APP下载

立足公路隧道调研分析消防救援处置

2021-07-11朱荣来

消防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防救援公路隧道辖区

摘要:开展辖区情况熟悉是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执勤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上海市奉贤区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开展调研,归纳了公路隧道的火灾特点,简析了公路隧道的救援原则,思考了应急救援的难点,旨在抛砖引玉,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公路隧道;辖区“六熟悉”;消防救援

一、虹梅南路隧道概况

(一)设计概况

虹梅南路越江隧道途径闵行区和奉贤区,全长5260米,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净宽10.75米,净高4.5米。内部均采用了确保耐火极限达2—3小时的12mmSD型耐高温隔热防火涂料,车道层工作井位置均设置了防火卷帘门隔断和联通双向两侧通道,消防一级负荷供电。车道层一共设有摄像机143台,下层逃生通道68台,救援通道68台,24小时监控。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消火栓箱。上部车道层的一侧每隔50米设一只消火栓箱,整条隧道共设213套消火栓箱。下部逃生通道消火栓箱间距200米,设于逃生楼梯旁,与固定30L水成膜泡沫和消火栓箱34套。

2.市政入户管。隧道在闵行、奉贤工作井地下一层内各设一座消防泵房,每座泵房接入两根DN250进水管,形成环网供水。闵行进水取自虹梅南路DN500市政给水管;奉贤进水取自金海公路DN300市政给水管。每座泵房的消火栓泵出水管中引出两路DN150管道、水喷雾引出两路DN250管道、泡沫泵引出两路DN70管路,分别进入隧道的管廊,且闵行、奉贤对应贯通,形成三种环网。

3.水泵接合器。在闵行、奉贤工作井外各设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套,泡沫、水喷雾系统水泵接合器7套。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上部车道层的一侧每隔25米设置一组泡沫、水喷雾控制箱,每组设有5只喷头,渐变段则每组最多设有10只喷头(两侧布置)。整条隧道共设391只水喷雾控制箱,每只箱内设一套雨淋阀,用以控制每组水喷雾。

5.移动灭火系统。上部车道层的两侧每隔50米设置一只灭火器箱,下部逃生通道内每隔100m设置一只灭火器箱。每只箱内设4具5kg装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整条隧道共设277只灭火器箱,其中车道层209只,逃生通道68只。

6.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附近15—40m设置室外消火栓。闵行、奉贤各设地上式室外消火栓4套。

(三)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检测和人工干预来联动控制消防设备的运行。工作井弱电室里设有感温光纤主机;每隔50米设置1个手动报警按钮,每隔100米设置了紧急电话。

(四)防排烟疏散设施

隧道内共设有148台射流风机。在剑川路风机房、闵行、奉贤工作井内共设有7台大型轴流风机,其中5台联动参与隧道8个火灾排烟区段。隧道内除设有与消防监控联动的紧急报警电话、应急广播和可变情报板。隧道盾构段内每隔100米设有1逃生盖板,盖板下为逃生楼梯,通向下层逃生通道,整条隧道盾构段共设67处逃生盖板。另盾构段每隔200米设1救援盖板,盖板下的救援楼梯设在逃生通道内,供消防救援使用。而与逃生通道相邻的下层救援通道可供小车行驶。整条隧道盾构段共设34处救援盖板。

二、公路隧道火灾特点

(一)突发性强,燃烧蔓延速度快

全天候通行决定了事故发生的突发性,行驶中的车辆有很强的惯性,装载有易燃、可燃、易爆的物品,则更易引发较大的火灾,风助火势,迅速蔓延。

(二)烟雾量大,排烟疏散效果差

燃烧产物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性质往往与空气中的含氧量密切相关,加上隧道空间的高度和横向流通程度限制,大多数为不完全燃烧,烟雾颗粒多,二次燃烧缺氧。如果空气的自然流通不能及时排除烟雾,隧道内的机械排烟滞缓动作,就会导致隧道内大量浓烟聚集,水平、垂直方向迅速流动。隧道出入口少、横截面小,是一个狭长的管状结构,洞内有照明作用不大,进而加大了人员的疏散难度,甚至会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

(三)交通瘫痪,进攻通道被拥堵

大多数的公路隧道两出两进设置,隧道内部只要发生状況,肯定会导致交通瘫痪,上下班高峰尤为显现,前往作业的消防车辆无法正常行进,大型器械装备和专业人员不能快速抵达事故现场,一定程度阻碍救援加重危害。

(四)专业性强,处置事故难度高

公路隧道设置单向通行,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车辆拥挤,很难回旋。火灾事故车辆的潜在爆炸等危险极易导致事故车辆乘客人员引发心理恐惧。危险的空间、高温狭长的战斗环境对于参与处置的消防指战员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面对这种环境面前即将出现的化学危险品泄露,或者是可能导致的爆炸等威胁,自身防护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公路隧道救援原则

(一)集中兵力,迅速调派

指挥中心要按照参照预案、适当超前的要求准确迅速调派力量,并将GIS地图同步推送,确保参战力量准确到达事故现场。

(二)救人第一,有序疏散

公路隧道救人疏散的途径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相对安全的主要出入口,当情况危急需要疏散大量人员时,应该将平时调研中地下通道合理利用,引导疏散被困人员脱离险境。

(三)坚持内攻,重点排烟

参战指战员要在指挥部的指挥下,做好个人防护,深入内攻,利用大型正压送风机加强排烟散热。危急关头,可以拖离事故车辆。

(四)防护到位,强调安全

参战时要安排安全员在出入口对深入内攻人员的个人防护、进出时间、空呼压力进行记录和标识,并根据隧道进入口烟雾的颜色和隧道的结构变化及时发出联络信号,确保内攻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四、救援处置四点思考

(一)火情侦查

外部观察主要看烟雾的喷出高度,感知出入口的温度初步判断内部火势的态势,向值班人员询问隧道结构以及车道上下行之间的进出口、位置。利用值班室内的视频监控掌握火灾信息以及内部设施的动作情况,并借助联动联勤力量实施交通管制。

(二)送风排烟

优先使用隧道内的机械送风系统,及时开启射流风机等固定机械送风排烟。人员疏散后,将射流风机开启到最大,为内攻近战创造有利条件。视情开启相应的通风井排烟,使起火隧道内风流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无法满足隧道内通风排烟需要时,必须利用移动通风排烟设备。

(三)科学救援

优先启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着火点进行快速精确打击。灭火作战小组应携带个人防护装备,快速抵达着火点,利用墙式消火栓、灭火器等装备,通过强攻近战,尽快控制局面,掌握火场主动权。没有临时供水系统,应尽快实施长距离供水。物资较多,燃烧面积较大且有其他危及进攻人员人身安全时,可采取架设摇摆水枪保护未燃烧物资,寻找火灾衰退期实施进攻,避免盲目进攻。

(四)互联互通

在充分利用隧道内部的专用和公众通信设施之后,消防救援队伍还必须配备地下移动通信设备,迅速组建现场通信指挥网络。利用车载设备建立现场通信指挥中心,开通现场指挥无线、有线、计算机通信网,完成消防救援指挥部与地方其他救援部门建立和保持有线和无线的通信联系,传送现场图像,接受和传达指挥部的指令。

参考文献:

[1]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15-16.

[2]贾宝林.青兰高速公路鼓山隧道施工技术[J].重庆建筑,2012(7):35-36.

[3]刘金山.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J].铁道建筑技术,2012,13(6):23-29.

作者简介:

朱荣来(1973—),男,汉族,江苏东台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指挥及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的执勤战备基础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消防救援公路隧道辖区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甘肃省公路隧道运营防灾及安全保障综合体系研究
基于WIFI定位的消防救援系统软件设计
浅谈火灾事故及预防策略
卫星通信在消防应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