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育种田除草剂的筛选

2021-07-11陈敏菊孙喜云袁海波张福娟孟宪政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杂交种药害出苗率

陈敏菊,孙喜云,袁海波,张福娟,孟宪政,孟 彦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0 引言

草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除草剂的使用是人们在与草害斗争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经济、有效、安全、低成本的好方法。生产实践证明,使用化学除草剂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除草问题,使用得当,可以使燕麦增产13.82%[1],但应注意使用量,除草剂使用量过大会污染农田环境[2],使用不当会降低作物株高及粒重[3]。中国高粱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hm2[4],危害高梁的杂草有数百种,它们在外形、生态、繁殖习性、危害特点以及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都不相同,而高粱是一种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高粱田专用除草剂种类只占除草剂总量的0.5%[5]。在除草剂种类上,美国高粱生产中多用64%莠去津,但莠去津的使用不但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6],而且张福丽[7]研究发现莠去津对高粱会产生轻微药害。中国高粱生产用除草剂多为绿麦隆等,有研究显示二甲戊灵对高粱出苗及生长无副作用[8],异丙甲草胺多用于高粱苗前除草[9-10]等。高粱田除草剂的应用,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杂交种高粱生产田的应用,如刘宾等[11]、张姼等[12]、王江红等[13]、王艳秋等[14]的研究均是以杂交种为载体,也有高粱田土壤水分与除草剂的研究[15]及除草剂与杂草种类的研究[16]。目前在高粱育种种质田的除草剂研究报道很少,抗除草剂育种是未来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17]。为选育抗除草剂高粱种质做准备,解决高粱育种田除草难的问题,本研究选用4个不同类型的夏播高粱种质、2个杂交种和3种本生态区常用除草剂,分析除草剂对不同种质出苗及田间杂草的影响,为高粱育种田除草剂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高粱研究室的4个育种材料2个杂交种和3种本地常用的夏季除草剂为研究材料,其中‘野生高粱’、和‘A-3194’为中国农科院种质资源库提供,具体试验材料见表1。

表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双八试验基地(39.9289N,116.3883E)进行,试验田为多年冬小麦-高粱轮作田,土壤为轻壤土,2018年取土化验(院化验室)0~20 cm耕层有机质含量1.56%,全氮(N)0.087%,水解氮40.76 mg/kg,速效磷(P2O5)69.98 mg/kg,速效钾(K2O)105.32 mg/kg,水溶性钙0.19%。7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6行区,6.7 m行长,行距0.5 m,株距0.222 m,密度90000株/hm2,走道1.0 m。采用精选种子人工开沟单粒播种法播种,2年的播期分别为:2018年6月10日、2019年6月12日,喷药时间苗前为播种后间隔一天喷洒除草剂,苗后为三叶一心期喷洒除草剂,具体各处理的喷药时间见表2。

表2 各处理喷药时间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二叶一心期调查各处理的出苗率,五叶一心期调查苗受药害株数及危害程度并计算最终药害率(简称SD),其中危害程度分为0、1、2、3、4共5个级别,分级标准见表3,药害率计算如式(1)所示;出苗28天调查一个重复的杂草总鲜重,各种质对应的T7草害率设为100%,计算各处理的草害率(%)(简称DW),如式(2)所示。

表3 药害分级标准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2018—2019年的值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做相关统计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0.05和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各种质出苗率的分析

由表4可知,方差分析中F值为6.94,大于3.37,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出苗率最高的T2与T7、T6、T4之间虽有差异,但不显著,这4种处理与苗前的T1、T3、T5处理比较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苗前处理出苗率的差异与除草剂种类及种质直接相关;苗前处理出苗率由低到高依次为T1<T5<T3,三者间的差异达不到极显著水平,T1与T3、T5比较达显著水平,T5与T3比较差异不显著,三者的出苗率均低于其他处理,T1、T5与T3外的其他处理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除草剂对高粱种质的出苗率均有不同的影响。

表4 高粱出苗情况调查表

由图1和图2可知,不同处理对各种质的出苗率影响不同。图1为不同种质苗前各处理出苗率平均值与对照比较,杂交高粱‘豫粱8号’、‘豫粱9号’的出苗率分别为98.4%、99.1%,二者的平均值为98.7%,较二者对照的平均值低1.1%,差异不显著,4个非杂交种的平均出苗率89.0%,4个非杂交种对应的对照平均值为98.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除草剂对高粱品系或不育系的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杂交高粱的出苗率影响不大。图2为苗期处理杂交种和非杂交种出苗率的比较,T1、T3、T5中的2个杂交种平均值出苗率分别为99.1%、98.3%、98.9%,分别显著高于4个非杂交种的平均出苗率85.3%、92.4%、89.3%。T7中的2个杂交种平均值出苗率为99.8%,与4个非杂交种的平均出苗率98.8%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非杂交高粱种质的出苗对除草剂敏感,而杂交高粱反应不敏感。

图1 苗前处理各种质出苗率

图2 苗前各处理杂交种与非杂交种出苗率

2.2 各处理间除草剂药害方差分析

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对不同种质产生的药害不同,所有种质不同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2和T7对所有种质均没有产生药害,二者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T6产生的药害最重,与其他处理比较,所有种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T5,产生的药害与其他处理比较,所有种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生药害较轻的T4,在种质‘TX623A’、‘野生高粱’和‘A-3194’上产生的药害与其他处理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种质‘M17A’和‘豫粱九号’上产生的药害与T2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在‘豫粱8号’上产生的药害与T1和T3比较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T1产生的药害除在‘豫粱8号’上与T3、T4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种质上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T3产生的药害除在‘豫粱8号’上与T1、T4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种质上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总体而言,T4处理对高粱不同种质产生的药害较轻。

表5 不同处理药害方差分析表

2.3 不同种质间的药害情况分析

由表6和图3知,各种质产生的药害因处理不同而不同。T1、T3和T5各种质间的差异较大,T2、T7处理的各种质间不发生药害,T4对各种质发生药害程度较轻;T6对各种质发生药害程度最重,但差异不显著。不同种质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豫粱8号’和‘豫粱九号’两个杂交种的药害较轻,其他非杂交种种质药害较重。在非杂交种中,‘M17A’在T1处理下药害最重,与其他种质比较达极显著水平,在T3、T4和T5处理下药害最轻,与其他种质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他3种非杂交种种质在各处理内的差异均达不到极显著水平。

表6 不同种质的药害

2.4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由表7可知,不同处理的除草效果有所不同,以T7草害率为基准,各种质草害的平均值中,以T6的除草效果最佳,其次是T5,各种质间的草害平均值分别为0.11%、0.19%,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T1、T3、T4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T1、T3与T4外的其他处理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T4与T1、T2、T3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T7与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各种除草剂均能起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与药剂或处理时间有关。

表7 草害率 %

3 讨论

3.1 不同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

苗前的3个处理对高粱出苗影响程度依次为T1>T2>T3,且杂交种出苗率>非杂交种出苗率。T3中各种质出苗率平均为94.32%,与T7比较达显著水平;T1对出苗率的影响最大,平均出苗率为89.88%,比T7的99.08%低9.20%,达极显著水平,这与石永顺[8]的结果不一致,需要扩大除草剂选择范围作进一步研究;各种质间,杂交种的出苗率显著高于非杂交种,2个杂交种的平均出苗率为98.8%,显著高于T4,非杂交种的平均出苗率89.0%,其中T3对2个杂交种的出苗率无影响,这与姜艳喜[9]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对非杂交种的出苗率有一定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不同种质产生的药害

不同处理间产生的药害不同,严重程度依次为T6>T5>T3>T1>T4,T2和T7对所有种质均没有产生药害,所有处理,杂交种药害较轻,非杂交种药害较重。T6对所有种质均产生严重药害,平均值为3.87%,原因可能是烟嘧磺隆产生的药害[18],需要进一步对烟嘧磺隆和莠去津两种除草剂单剂进行深入研究,与李志华[19]的研究结果出入较大,原因应该是本研究涉及的种质类型较多,T4对各种质产生的药害最轻,平均值为0.13%,与强胜[5]的研究结果一致,且后期药害可以缓解[20];在各种质中产生的药害严重程度依次为‘野生高粱’>‘M17A’>‘TX623A’>‘A-3194’>‘豫粱九号’>‘豫粱8号’,其中非杂交种的平均值为1.44,显著高于杂交种的1.07,说明不同处理对不同种质产生的药害有所不同,差异来源于种质和施药方式的共同作用。

3.3 不同处理的除草效果

不同处理对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T6的除草效果最佳,各种质的草害平均值为0.11%;T2的除草效果最差,各种质的草害平均值为0.98%,与T4外的其他处理比较达极显著水平。所以,除草剂的种类选择及使用方法,应在对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上考虑除草效果。本研究没有分开调查草害的种类,需要进一步研究T4对不同种类杂草的防治效果。

4 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不同处理对高粱出苗率均有影响,各处理中,杂交种平均出苗率98.73%,显著高于非杂交种的88.97%,说明杂交种的耐药性较强。T4对高粱各种质产生的药害较轻,危害程度达不到极显著水平,平均药害程度为0.13%,显著轻于T6的平均药害3.87%,除草效果也比较理想,平均草害率为0.95%,在草害阀值之下,是最理想的处理。所以,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在夏播高粱育种田3叶1心期喷施,不仅能有效防治高粱育种田的杂草,而且不会对育种种质产生药害,可作为高粱育种田的理想除草剂类型及使用时间。

猜你喜欢

杂交种药害出苗率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