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河南暴雨引发企业爆炸看安全生产管理

2021-07-11文=刘

现代国企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产企业

文=刘 超

2020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个专题实施方案、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笔者认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是关键。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缺一不可。

8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灾情称,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全省共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全省组织紧急避险93.38万人,转移安置最高峰值147.08万人;倒塌房屋30616户、8900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635.6万亩,成灾面积872.3万亩,绝收面积380.2万亩。

除此之外,河南暴雨期间引发了多起企业爆炸,比如登封市,7月20日凌晨4时左右,颍河水位超警戒水位致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厂区围墙倒塌,大水冲进公司厂区并引发爆炸,附近的居民房屋都因爆炸产生强烈震动,墙体碎裂,屋内一片狼藉。再比如平顶山市,7月21日下午4时左右,平顶山市辖区内的舞钢市铁山街道棠李店村发生因电石遇水引发燃爆。还有河南新乡一变压器因强降雨起火,明火燃烧后突然连续发生闪爆。

河南企业洪灾中遇水爆炸

据登封市发布的官微消息,7月20日,位于登封市告成镇曲河村的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大概20日4时左右,事发企业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临近的颍河水位暴涨并超警戒水位,因河道水位暴涨致围墙倒塌,厂区进水,该公司立即停电并组织人员安全撤离。6时许,因洪水漫延到厂区内合金槽内高温溶液发生爆炸。

资料显示,高温熔融金属爆炸,主要是物理性爆炸,即大量液态高温金属,遇到大量的水,液体固化冷却放出大量的热,引起水变成水蒸气,高温气体瞬间膨胀千倍,引起爆炸。这类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铝锭(铝棒)铸造,大型机械铸造企业。因多种因素,当熔融铝和水在适当条件下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剧烈爆炸。另外,水和铝之间的化学反应会增加爆炸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铝原子与水分子反应,形成氧化铝和氢气,这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氢气与周围的大气中氧气接触燃烧。此外,任何因爆炸而雾化的熔融铝也可以继续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从而在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所有这些因素的组合会导致难以置信的暴力爆炸。在最坏的条件下,只要有一个放错位置的水瓶就能够炸毁整个工厂。如果在铸造厂,或者铝厂工作,工作场所完全禁止使用一次性水容器和软饮料的情况并不罕见,因为担心丢弃的容器最终会进入废料箱,将水分带入熔炉。高温溶液爆炸事故很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巨大。

据悉,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位于登封市阳城工业区,是由国投高科技创业公司和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9700万元,在原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铝合金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4日,现有职工500多名,固定资产3亿元,主营硅铁、重熔铝锭、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冶炼、加工及技术咨询等业务,拥有国内最大的16.5MW矿热炉铝硅合金生产线,并承担着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电解法生产铝硅钛多元合金项目的建设任务。

爆炸事件发生以后,有媒体查询显示,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7次环保抽查检查都正常,只有2019年3月因未按要求报送书面材料受到了行政处罚。换句话说,本次事发企业——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微企业,而是拥有先进技术、承担着国家高科技转化落地任务的国有企业。

无独有偶。7月21日下午4时左右,平顶山市舞钢市铁山街道棠李店村发生一起因电石遇水引发燃爆事故,有个别群众灼伤,附近群众已疏散。截至当晚8时已基本得到控制,后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现场有序清理处置,爆燃面积约60平方米,灼伤群众中3名轻伤、8名留院观察,无生命危险。

电石即碳化钙,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乙炔气。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电石与水、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热量,可能引起喷溅。生成的乙炔气体易燃易爆,遇明火、高温等容易引发燃烧爆炸。反应还会产生少量硫化氢等气体,有引起中毒的危险。另外,电石大量散落到河流、湖泊或潮湿地时,反应产生的电石渣浆呈强碱性,其渣液pH可达12以上,硫化物超标,极易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事故区域的各种生物会造成严重危害。

危化品企业汛期的安全管理

塑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汛期安全风险防控要点,一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吸取事故教训,全面辨识防水、避水、防雷、防高温等方面的安全风险。二要对照《遇水反应化学品名单及应急处置措施》,熟练掌握遇水反应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三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遇水反应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加大对易积水等区域巡查检查频次。四要时时关注高温及防汛预警信息,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五要紧扣汛期雨季高温特点,组织针对性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培训,配齐装备物资,确保在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和程序快速高效处置。六要把含遇水反应危化品的塑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列为汛期雨季高温安全防范重点对象,把开展汛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和企业联系人提示提醒相结合,督促企业落实好防雷电防电气、防汛防暑降温、防爆防超温超压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一旦遇水发生爆炸,企业应该首先立即报警,救援部门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质的包装、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其次是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深入现场内部实施侦检、控制泄漏等任务的救援人员必须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和无钉鞋,在确认泄漏物未与水反应的情况下可着简易防化服。第三是侦察检测,协助救援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检测,掌握事故区域有无水源、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乙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明确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等气象数据。四是设立警戒,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事故现场产生的危害性气体扩散范围较大时,应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五是疏散救生,疏散警戒区域内的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疏散时应明确疏散方向,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并应指导被困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关键

2020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个专题实施方案、9个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笔者认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是关键。

一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制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若干规定,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加强安全考核,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1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

无疑,落实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执行各项制度的有力保障。施工企业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其次,主管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使全局安全与生产工作一盘棋;最后,要加强监督管理,重在落实,真正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

二是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1年底前各类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在一个企业中,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风险评估”能为全面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使企业每位员工都能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让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识,这样,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所在。当任何生产经营活动被鉴定为有安全事故危险性时,便应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工作,以简化及减少风险评估的次数来提高效率。安全风险评估主要由三个步骤所组成: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

三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范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明确“查什么怎么查”“做什么怎么做”,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1年底前建立企业“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自查自改自报,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

党的十八大要求,“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就必须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实抓好,着眼长效,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就是要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安全生产标准,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提高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程度。建立这一体系,要着眼当前、重在治本,要明晰责任、各有分工,要结合全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仅仅是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更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从强制执法阶段向企业自我管理阶段迈进的重要标志,要使隐患排查治理从阶段性的突击整治向法制化、常态化、规范化过渡,企业应该知道怎么做,做什么。

四是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用足用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支持安全技术设备设施改造等有关财税政策,重点用于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实施安责险,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根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分行业领域明确3年建设任务,突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化、显性化,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

六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猜你喜欢

生产企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企业
企业
企业
阿宽的生产小组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