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军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启示

2021-07-10姚志华

政工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命线我军军队

姚志华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对我军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形象概括和生动比喻,是党在领导人民军队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论断。因此,深刻理解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历史脉络,重温政治工作“生命线”的辉煌历程,从中汲取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有助于在强军兴军实践中充分发挥“生命线”的巨大威力。

一、我军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历史回顾

90多年来,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军队领导人以及我军政治工作的条例法规、重要文献都始终强调要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不断丰富拓展其深刻内涵。

(一)革命战争年代,围绕纠正忽视和轻视政治工作的错误倾向,逐步认识到“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

我军政治工作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创立于建军之初,奠基于古田会议。在古田会议召开之前,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红军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对组织发动群众、创建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原则、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等一些原则问题,红四军尤其是红四军领导集体中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第一次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第一次明确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奠定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坚实基础。但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正确的理论必将是在激烈的斗争中放射强大的理论光芒。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党推行“左”倾错误,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苏联红军的经验,无端指责红军的党委制犯了“党的包办主义错误”。在1931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上错误地作出了取消红军党委制的决议,把政治委员作为党在红军中的全权代表,以政治委员的个人领导取代党委的集体领导。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红军政治工作遭受了严重挫折,但并没有改变红军的无产阶级革命本质,红军政治工作所形成的一些正确方针原则仍然在部队中得到贯彻执行,且在许多方面还有新的发展。1932年7月21日中共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指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1934年2月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王稼祥在开幕词中说:“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一切战争中如果没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达到任务的。”周恩来在会议开始的致词中也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你们是领导者,每一战斗的胜利离不开你们,离不开政治工作”,要“反对忽视政治的现象”。朱德在会议的演说词中也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我们不仅加强前方兵团的政治工作,同样要加强预备队游击队的政治工作。”这次大会充分肯定和反复强调这一论断,从根本上确立了政治工作在革命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纠正一切忽视和轻视政治工作的错误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1944年4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由谭政同志所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总结了自党创建以来,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系统阐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问题,重申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的重大命题,第一次完整、准确地阐明“生命线”的科学含义。《报告》说: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教育军队,是以人民革命的精神教育部队,使革命军队内部趋于一致,使革命军队与革命人民、革命政府趋于一致,使革命军队完全服从革命政党的政治领导,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进行瓦解敌军、协和友军的工作,达到团结自己、战胜敌人、解放民族、解放人民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的军队和其他军队的原则区别。我们说,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从而使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作用,更加牢固地在全党全军立了起来,并深入人心。

(二)新中国成立后,围绕政治工作在和平建设时期必须继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战争年代基本结束,开始转入和平建设时期,我军也逐步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我军政治工作也围绕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这个中心,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开展了广泛的工作,为我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进一步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1954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毛泽东在审阅这部条例时,亲笔增写了一句话:“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毛泽东重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不仅明确规定了政治工作在军队和平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特有的优势,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并大力加强。

1978年4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着重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尽快恢复和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军队战斗力,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及工作方向和任务。会议形成的《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决议》指出:“毛主席创立的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历次制定和修订颁布的政治工作条例,都坚持和强调“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这一时期,政治工作为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三)进入改革开放后,围绕政治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机遇,阐明了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使命责任和重要方针原则

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和军队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军队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诸多新挑战新机遇。1987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作出了《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重申党在军队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生命线”的命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人民解放军的真正优势。”《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根据“党和国家的任务、军队的任务规定着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这一总的原则,规定了新时期我军政治工作使命任务是“两个服务,四个保证”: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军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1999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讨论形成了《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根据‘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是‘两个提供’,即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这一时期,政治工作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在革弊鼎新、正本清源中焕发政治工作的蓬勃生机和强大威力,再次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主席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亲自提议并直接领导在古田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习主席在会上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并用大量历史事实和生动事例阐明了生命线的意义,深刻指出了军队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出了问题。习主席深刻指出,要从政治工作的角度进行反思,认真总结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够、对领导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监督体系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制度建设存在漏洞的教训,认真研究怎么认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回应全军上下的关切,把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在革弊鼎新、正本清源中焕发政治工作的蓬勃生机和强大威力,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在强军兴军中的生命线作用。

二、我军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现实启示

总结重温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始终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才能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当前,我们正面临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时正处于强军兴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时期,形势逼人,任务艰巨。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彰显其巨大精神威力。

(一)政治工作只有始终为强军铸“魂”,才能确保我军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为此,政治工作必须高度关注和始终抓住铸魂这个首要,不断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要扎牢思想根子,持续深化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批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补精神之钙,培信仰之元,固军魂之基。强化官兵对党的忠诚意识,培塑对党全心全意的忠诚、言行一致的忠诚、始终如一的忠诚、无怨无悔的忠诚,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创新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机制,规范完善党委决策程序方法,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质量,加强对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的考核考察,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度落到实处。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夯实支部建在连上这个基础,完善和落实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等相关制度机制,强化号令意识和大局观念,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二)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为打赢砺“气”,才能保证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军队的根本职能使命是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加强军队各项建设,目的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离开了人的因素,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可能形成和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人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状态。政治工作是提高官兵政治觉悟、激发高昂士气、培养顽强战斗意志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深化战斗精神培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职能使命教育为根本,以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砥砺实现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为实践要求,以深化革命军人生死观教育为重要切入点,着力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为国捐躯、重于泰山”的价值情怀融入官兵血脉。要充分发挥作战准备、军事训练、重大任务、强军文化的特殊培育功能,锻造官兵枕戈待旦、闻战则喜、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血性胆气,保持我军旺盛不衰的战斗精神。

(三)政治工作只有持续为作风塑“形”,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工作为保持人民军队本色和作风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必须继续发挥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好,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我党我军的深厚伟力在于人民,始终不忘“为何而出发”,把树立群众观点作为共产党人的“经”时时念,作为共产党人的“本”天天悟;把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跑好作风建设“接力赛”,让我党我军的好作风好传统薪火相传、赓续不断;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眼睛向内”“刀刃向己”,把自己摆进去,进行自我革命,把作风领域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把解决问题作为硬任务硬标准,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感召部队、取信官兵。

(四)政治工作只有不断为改革聚“能”,才能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许多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当前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站在时代的潮头为改革鼓与呼是政治工作的神圣使命。为此,政治工作要积极适应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要求,把官兵热议的话题作为教育引导的课题,通过赞成就看未来、摆事实讲政策、话新政明优势,帮助官兵拉直思想上的问号,引导官兵正确对待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深刻认识肩负的使命责任,自觉当好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无私奉献者、具体实践者、坚定捍卫者。要强化官兵在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中的责任担当,着力纠正看全局少看局部多、看整体利益少看个人得失多的倾向,帮助官兵克服安于现状的“懒”思想、害怕出事的“稳”思想、瞻前顾后的“怕”思想,引导他们走出认识误区,主动肩负起投身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生命线我军军队
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工程质量是农田建设的生命线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百万潮汕侨眷的『生命线』——记抗战后期开辟的东兴汇路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黄河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