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志兵: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07-10毛志兵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筑业高质量驱动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

当今时代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的时代。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要站到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高度,紧密围绕国家城乡建设的基本方向,坚持以创新驱动助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其中钢结构具有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绿色和工业化建造的独特优势,是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将是未来新型建造方式推广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

深刻认识行业在构筑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运行相对独立,内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工程建设行业将成为我国稳就业、拉内需、保增长的重中之重,将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块。

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 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5%,占全国GDP 的7.18%,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依旧稳固。

二是全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带动能力最强的产业,2020 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6.39 万元,极大带动了建材、冶金、有色、化工等50 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对外经济的助推作用。2020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的营业额1559.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伴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的深入推动,建筑业必将在壮大对外经济、拉动关联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社会发展的稳定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筑企业数量11.67万个,建筑业从业人数5366.92 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7%左右,建筑业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保证“六稳六保”行稳致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是新基建应用主战场作用。新基建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产业升级需求急迫,应用场景广阔,未来建筑业与新基建协同共促的新城建模式将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把握科技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是在保持较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产业整体竞争力更为强大,集中体现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过程安全、精益建造、品质保证,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一是要紧紧抓住“三造”融合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以“制造+创造+建造”为特征,推动现代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建筑业融合创新,寻找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的完美契合点,探索“研发+设计+制造+建造+服务”高度集成的新生产与服务体系,代表了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基因,并将适应不同类型建筑特点要求,衍生出新一代装配式建筑MiC(模块化集成建筑)、现场工业化、3D 打印建筑等多条路径的有效探索,创造更广阔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以中国创造引领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支撑中国建造,中国建造推动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更好发展。

二是科学把握生产方式向新型建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工程建造正以品质和效率为中心,向绿色化、工业化和智慧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其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将推动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三全升级”,促进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的“三新驱动”。站在历史观,深刻理解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站在未来观,准确把握智慧建造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站在全局观,紧紧抓住绿色建造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归宿。

三是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建筑业承载着为人民提供幸福生活空间的使命,客观上要求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需求的结构矛盾和发展的牵引动力这两个根本问题,为实现“平衡”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正如历史上混凝土的发明、钢结构的应用一样,新兴技术必将改变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形态。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在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倒逼下,工程建造向“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型,已成为必然。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是以科技支撑迈向创新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其实质是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基本方向是推动“纵向拉通、横向融合、空间拓展”。要围绕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推动科技创新,围绕打造“横向联合体”推动科技创新,围绕空间拓展占据科技制高点,特别是要围绕“上天、入地、下海”,推动研发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海洋工程等人类工程能力核心标志的硬技术,有效支撑重大工程建设,为提升综合国力提供科技硬核支撑。

二是以科技赋能开拓新的蓝海。培育超强的建筑企业不仅要掌握产业链的资源优势,更要以科技创新赋能新业态的开辟,掌握独特的技术能力来占据高端市场,来开辟新业态、新市场,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三是以科技助力应对艰巨挑战。在“两山”医院建设中,中建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全产业链技术体系优势和一体化建造能力,以及探索新型建造方式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能力,精准契合应急医院建设需求,实现了极短工期下的建成即交付、交付即使用,为抗击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必将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帮助人类应对诸如海平面上升等各类艰巨挑战,以科技硬核力量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四是以科技支撑打造现代化体系。围绕建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壮大产业体系的核心优势,加快补齐产业体系的关键短板,有效支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面向“十四五”开局兼顾长远发展,要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放到突出的位置,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建造,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勇攀世界工程建造高峰。

以“加”“借”“联”系统推进科技创新

立足新时代,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不仅要有超常规思维,更要有超常规举措,围绕“加”“借”“联”三个字做文章。

一是做好“加”的文章来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加”,拓展发展空间。加主体,把富有活力的优势生产主体引进来;加技术,把发展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紧紧联系起来;加模式,深化相关体制改革和推进制度模式创新;加内容,丰富提升发展思路举措的内涵与层次。

二是做好“借”的文章来打开发展思路。“借势”,善于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借力”,有效借用各种来自于外部的力量为己所用;“借方”,广泛借鉴和运用来自国内外的成功做法和有效方法。“借”作为一种手段,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前提,对“借”过来的技术和方法,要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其成为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

三是做好“联”的文章来丰富发展手段。“联”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路径。“联手”,联手合作协同发展;“联动”,把握经济的联系性和互补性,推进产业联动;“联带”,把各种相关产业一并考虑,实现融合发展;“联想”,敢想敢干,把各种支持条件用活用足,对一些重要战略举措和合作机制能融则融、能攀则攀。

猜你喜欢

建筑业高质量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动物“跨界”建筑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