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DP增长目标6%以上,底气何来?

2021-07-08

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期高质量疫情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GDP增速的预期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国经济韧劲和发展后劲很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GDP增长6%以上的目标。”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相较于去年,这样的目标背后有何深意?

有实力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党中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外贸外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措施,推动各行各业有序恢复。在一季度GDP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二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令世界惊叹的V形曲线,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这为今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锦石说,2020年,疫情让中国经济经受了“大考”。在国内外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2.3%的增长率,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制度优势和社会稳定,以及改革开放积累的巨大红利。

有信心

“6%以上”的增长目标不仅代表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任务。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今年将增长目标定在6%以上,是因为中国经济现在主要的矛盾不是总量问题、速度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提出这一目标,要让各方将更多精力放到质量和效益上,同时,也要让大家知道,经济工作的主要难点仍然在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另一方面,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要保持发展。“综合来看,这是考虑到方方面面因素之后设定的科学合理的目标。”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而去年经济增长2.3%是非常不容易的,明显好于预期。

孙国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综合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考虑到经济恢复的情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在逐步恢复,包括到第三、四季度,状况在不断转好,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考虑基数的因素。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由于基数原因可能同比上升较多,但全年季度的环比之间可能还是会相对平稳。

此外,还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要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有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表明要利用好当前经济较快增长的窗口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重视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此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也没有设定5年的年均增速指标,这种表述方式在五年规划史上还是首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济增长目标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并不意味着不要GDP增速。同时,纲要草案当中其他主要指标,比如失业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和GDP是相关联的,这些指标给出了具体数字,隐含了要努力使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6%以上”的目标不是片面的,需要各类经济指标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只有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引领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编辑:翟晓汀

猜你喜欢

预期高质量疫情
战疫情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