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做BC一体化

2021-07-08刘昭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品类偶像数字化

刘昭

现在很多品牌企业都在选择BC一体化,因为品牌企业产品最终是要卖给C(消费者)的,但是多年来品牌一直无法触达消费者、连接消费者。这让品牌方非常恐慌,一方面是担心消费者被别的竞争对手的品牌给连接去了,另一方面是担心消费者的喜爱发生变化,有一天不喜欢自己的品牌了。

所幸的是,现在还有各种SaaS工具、各种企业数字化的方法(比如外勤365),很多品牌企业不但连接自己的经销商B,还通过B2b工具连接上了小b门店,离最终的消费者只有一步之遥。所以BC一体化已经成为品牌企业最热衷的事情之一。

笔者从事消费品行业数字化多年,在观察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以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立即开展BC一体化。

首先,不同的品类,在连接C端时,效率有天壤之别。我按照连接效率,把品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电动汽车,必须有一个APP连接消费者,可以操控汽车。智能手机,都得有一个账号、云同步系统通信录、照片、应用等。这层属于强连接需求,必须与消费者建立连接,不连接反而不行。金融、保险类的服务产品也属于此类。

第二层为家电,连接消费者以后,可以做维修、维护服务。如净水器需要不定期换滤芯。油漆/防水,连接消费者,定期做刷新/防水服务。部分慢性病管理的药品,连接消费者,可以登记患者定期用药后的效果,一方面统计各项生理指标用于药品计量的调整参考,一方面也能收集患者对药品的反馈。这层属于中度连接,连接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帮助。餐饮、旅游类服务产品也属于此类。

第三层为婴幼儿配方奶粉,连接消费者以后可以传递喂养知识。美妆护肤类,连接消费者以后可以传递护肤化妆技巧。调味调理品,连接消费者以后可以传递烹饪的技巧。属于轻度连接,对消费者的帮助有限。

第四层为服装、休闲食品、饮料、酒、米面糧油等,连接消费者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就较少了。

连接消费者后,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越大,连接消费者的效率就越高;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越小,连接消费者的效率就越低。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品牌商都希望通过连接消费者,促进消费者的复购。最常见的想法就是不定期发券。不过大家往往忽略了,连接消费者是需要成本的,连接的效率越高,连接的成本就越低,连接效率越低,连接的成本就越高。不是说上述第四层的品类,就不能连接消费者了,只是连接的成本极高而已。

这里定义一下连接,连接指的就是和消费者的一次接触,BC一体化就是让品牌企业可以比较轻松简单地和消费者发生接触,而不用付费去购买大平台商的流量。因为流量的获取是有成本的,不便宜。

但BC一体化的连接消费者,也是有成本的,比如为了连接消费者而进行的扫码抽奖,为了构建BC一体化搭建的数字化平台等等。而如果一个品类,商品单价低,连接消费者成本高,那么就不经济了。通俗地说,连接消费者,再发券使用的成本,低于拉来客户以后能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很多知名企业费了很大劲去做一瓶一码,让消费者扫码抽奖送红包,但是发现,实际用处不大的原因。虽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用户数据中台,但不知道用来干吗,只能拿这些用户数据去微信朋友圈投放一个广告,让投放更加精准,但复购的指标,是肯定完不成了。

BC一体化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误区,就是把消费者当作自己品牌的粉丝。自从小米出现以后,粉丝的概念就深入人心了,很多品牌做BC一体化言必称粉丝。

我经常和品牌商开玩笑,一个粉丝会在音乐平台上买自己偶像的同一首歌,买1万次。如果自己要听歌的话,买一次就够了,买1万次就是为了支持偶像,我们的品牌能做到让客户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买个三次吗?即使是茅台,我买来以后不用存着,也是在等着未来涨价而已,我不是茅台的粉丝,只是茅台的消费者而已。

试想,自己费劲搞的品牌公众号,给粉丝们推送一条打折消息,就引来大批粉丝取消关注,这真的是粉丝吗?

粉丝需要的是了解偶像的一举一动,而消费者,需要你不停地给他带来价值。

最后总结:品牌企业想做好BC一体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连接消费者以后,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而不是先想到让消费者复购。给消费者的价值传递到了,BC一体化就自然建成了,复购也就随之而来了。

猜你喜欢

品类偶像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偶像报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数字化制胜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