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山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

2021-07-08王潍波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家禽技术指导站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集镇种养畜牧业

文│王潍波(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家禽技术指导站)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是生猪、肉羊调出大县,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奶牛产业基地,畜禽养殖结构也由以前的一家一户散养,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养殖主导品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铜山区畜禽养殖发展迅速,按照“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合理布局”的原则,形成了以张集镇、三堡镇、棠张镇、何桥镇等镇为中心的奶牛产业带;以大彭镇为中心的蛋禽特色带;以郑集镇、刘集镇、马坡镇、柳新镇、黄集镇、房村镇等镇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以黄集镇、大许镇、茅村镇等镇为中心的肉禽产业带;以柳泉镇、利国镇等镇为中心的肉羊产业带。

目前,奶牛存栏0.69万头、蛋鸡存栏348万只;2020年生猪出栏58.23万头、肉牛出栏10821头、肉羊出栏15.87万只、家禽出栏3541万只(羽);牛奶产量2.81万吨、禽蛋产量5.71万吨、猪肉产量5.2万吨。规模养殖程度较好,千头奶牛场有徐州成丰畜牧有限公司、维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奶牛规模养殖接近100%。江苏铜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徐州市优特农牧有限公司、徐州六马种猪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家禽养殖以徐州优之牧禽业有限公司、江苏苏兴畜禽有限公司、徐州精艺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养殖实现了良种化、设施化、规模化发展。

二、畜牧业提质增效的经验和做法

1.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规范开展畜牧生产统计工作,实行动态监测。积极开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备案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养殖场户自觉、积极登记备案。加强市场监测与信息引导,强化畜产品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密切关注生产形势变化,加强对产业趋势、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的分析预测,深入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和周期性波动规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促进畜禽生产稳定发展。

2.创新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铜山区及时调整政策支持引导方向,优先安排肉牛、肉羊和蛋禽养殖场户申报各类农业项目,支持草食畜禽生产。近3年来,“菜篮子”工程项目及秸秆养畜项目一直支持牛羊养殖以及蛋禽扩能升级,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侧重于草食畜禽养殖,以增加产能,保障供给。利用生猪外调大县奖补资金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引导生猪养殖场调优养殖品种,升级养殖设施,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帮助、扶持了一批生猪规模养殖场为恢复性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3.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随着铜山区城镇化的发展,在畜禽养殖区域布局上积极调整,汉王镇、伊庄镇、三堡镇等镇慢慢淡出,培育壮大了单集镇、大许镇、何桥镇、刘集镇、郑集镇、黄集镇等镇畜禽养殖业。在畜牧业产业结构上,生猪产业着力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控制总量、提高水平。牛羊产业着力完善体系、提升质量、做大规模。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龙头、创新模式、打造品牌。

4.以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为抓手,着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铜山区以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开展发酵床养殖、林下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技术指导、财政资金引导养殖场户进行圈舍改造,并严格实行净污分道、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技术。积极开展粪污发酵肥田、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全区共创建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36个。

5.以生猪良补等项目为带动,加快畜禽种业创新。通过种公猪改造建设和引进优良种公猪,积极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好,目前铜山区已建成存栏能力达到100头以上的种公猪站两家,设施设备先进,有力提升了铜山区生猪良种化水平。

三、畜牧业发展典型

山里人家庭农场于2013年8月成立,位于铜山区伊庄镇伊庄村,承包荒山360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山坡种植了果树(桃树等)。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山里人家庭农场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从2013年开始在农场西南山脚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4栋,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猪舍内建设有锅炉、地暖、风机和水帘等设施。配套完成饲料贮藏室1座、沉淀池300多平方米、堆粪场100多平方米。与温氏集团签订订单式合同猪,每头猪盈利260多元。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水通过无害化处理后用于果树种植,这种“种果树+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仅给山里人家庭农场带来了更多的收益,而且通过推行养猪粪尿还田利用,还让一部分购买肥料的费用节省了下来,种田的成本也减少了。目前,山里人家庭农场全年总收入在100多万元。

四、畜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畜牧业提质增效工作打算

1.畜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一是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养殖风险增大。由于徐州市部分畜禽需要从外地购进,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如果畜禽交易频繁,养殖场户综合防控措施不到位,稍有不慎就有暴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可能。二是养殖污染问题不容回避。主要表现在养殖总量与环境总量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密、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导致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压力大。三是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政策出台后,将制约畜禽发展后劲,一些养殖场将面临关停、转产、强拆,畜禽养殖数量后续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减。四是养殖业用地需求不能保障。目前,养殖用地是限制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的首要因素。

2.畜牧业提质增效工作打算。

(1)以恢复生猪生产发展为重点,抓住市场行情好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性补助,进一步促进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设施,增加养殖规模。积极协调大型养殖龙头企业与铜山区养殖场户合作,订单生产、合同生产,规避市场风险,维持生产稳定。

(2)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依靠项目建设,实现养殖标准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在项目建设中,重点倾斜防疫消毒、污染治理环节的投入,做到项目支持建设的养殖场就是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的示范场,2020年新增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场3个。大力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才能有效破解养殖成本控制、疫病防控、环境保护、投入品监管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3)推广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加大畜禽粪污污染治理力度,指导做好养殖场减排工作。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种植环节是自然生态循环,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解决养殖污染的较好途径。

(4)坚持适度规模、种养结合,保护环境。制定畜禽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规划,按照“种养结合、种养平衡、以种定养、适度规模”的原则,科学布局、规划畜禽适度养殖规模,养殖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彻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5)加快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需要,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把握市场规律和畜禽生产的特点,掌控畜禽养殖数量和市场行情,及时向养殖场户发布行情信息,合理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畜牧业。

猜你喜欢

集镇种养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