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呦呦:蒿草青青 呦呦晚鸣

2021-07-07冯虎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抗疟蒿草青蒿

冯虎

如果屠呦呦没有发现青蒿素,人类与疟疾已持续千年的战争,也许依旧一眼望不到尽头。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数为儿童。如果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由于她的发现,过去二十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蒿草青青

屠呦呦的个性,像极了她手中的一株青蒿。“执着”是身边的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1969年承担抗疟中药研发的任务,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名单进行世界范围的推广,屠呦呦花了整整30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

直到发表诺贝尔奖获奖感言时,屠呦呦对这些经历依旧记忆犹新:在接受研发抗疟中药的任务后,她开始马不停蹄地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醫,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要从640种药物中筛选出对疟疾真正有效的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研究一度走入了死胡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却意外在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了灵感,随即开始了对青蒿素的日夜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呦呦晚鸣

耄耋之年,屠呦呦的声音终于被全世界听到了。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属于她的时刻终于到来。她缓缓走到人群中央,接过金色的奖章。作为回礼,她赠送给世界的礼物是一座中国医药学的宝库。

荣誉纷至沓来,但她更在意的事情是,“在这座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登多久?”获奖后,这位年近90的科学家没有停歇,依旧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在屠呦呦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

(节选自“央视网”,有删改)

猜你喜欢

抗疟蒿草青蒿
五月雨
青蒿可退虚热
青蒿素的合成方法研究
泰国改变用药策略应对耐多药疟疾,抗疟效果有所改善
屠呦呦获诺奖赞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
乡野里的青蒿
生命是美丽的
炸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