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菌群优化算法优化生产车间传感网能耗

2021-07-07王海林张春光唐超尘

关键词:传感菌群能耗

王海林,张春光,唐超尘,刘 鑫

(1.广州商学院 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5;2.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4.桂林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传感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得到了充分应用[1],将企业生产车间的生产环节、环境、工具和人员等进行数字化管理与监控,为车间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通过前端行使数据采集功能的传感器获取生产各步骤的数据,然后通过传感器网络将采集数据进行不断转发与路由,搜集至网关节点,最后通过网关节点发送至应用层网络,在应用层实现数据的分析、监控与可视化管理等。

前端的数据采集和后端的数据分析实现方法比较常见,其中前端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布置传感器节点[2],后端只要获得有效数据就可以进行纯上层应用开发。相比之下,中端的传感网数据的传输部分最为关键,如果仅采用自组网的网络方式,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或者因传输能耗不均衡而导致网络不稳定[3],甚至不能传输数据。

本文中研究如何采用智能算法对传感器网络能耗进行分析,采用基于菌群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简称本文算法)对传感网数据进行融合,去除冗余感知数据并降低数据维度。首先分析传感网节点的分簇及数据传输方式,然后建立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生产车间传感网数据融合模型,引入菌群算法,利用菌群算法的趋化、复制和迁徙操作对神经网络的权重进行优化,获得稳定的RBF神经网络结构,以便能够降低能耗,提高传感网的使用强度,改善生产车间传感网络传输的稳定性。

1 传感网能耗优化

传感网络的应用环境不同于一般网络,在能源提供方面,大部分节点采用的是电池供电方式,当电池耗尽时,传感节点将停止工作,与所连传感网络“脱网”。为了避免频繁地更换电池,且考虑到生产车间一般需要的传感器节点数目多、分布面积较广等现状,必须控制生产车间的传感网能耗[4],提高传感网能源利用率。目前,关于传感网的能耗优化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考虑:一是传感数据融合,通过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对原始数据及特征进行训练,去冗余优化后获取特征更强的数据,这种数据量的优化能够降低传感网能耗;二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传感网节点的簇首及路径,合理选择簇首节点及路径[5],控制拥塞,均衡处理网络能耗。

目前主流的传感网数据传输协议为低能耗自适应聚类分层协议算法(LEACH)结构,将传感节点分为簇首和普通节点[6],节点分布如图1所示。根据应用环境特点、场地分布以及需要获取的传感数据精度等,可以将需要分析的传感节点进行分簇,降低整个传感网络的复杂度。传感节点的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路由和转发完成,工作方式如图2所示。

图1 低能耗自适应聚类分层协议算法(LEACH)节点分布

图2 数据传输基本流程

在所有传感节点传输到汇聚节点之前,经过有效数据融合,减少数据量,有效地提高了传感节点能量使用效率。

2 菌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

2.1 RBF神经网络

设输入样本为Xi=(x1,x2,…,xn),i=1,2,…,m,其中m、n分别为样本总量和单个样本的特征总数。一般而言,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和特征总数相等,经过样本特征筛选净化后,输入层神经元数量一般小于特征总数[7]。第k个样本经过模型运算得到的输出为Yk=(y1,y2,…,yN),N为输出层神经元个数。

首先,输入样本经过权重到达隐藏层第1层的S1j[8]为

(1)

式中:Sij为隐藏层第1层第j个神经元的输出;W1ij为隐藏层第1层第j个神经元与输入层第i个节点的连接权重;θ1j为隐藏层第1层的第j个神经元的偏置向量;p为隐藏层第1层神经元总数。

S1j经过特征转换函数[9]后可得

(2)

经过所有隐藏层的输出结果[10]为

(3)

式中:Lt为t时刻的隐藏层输出值;Vj t为t时刻的第j个神经元的权重。

以此类推,经过Gaussian函数求解得到整个模型的输出结果。

2.2 菌群算法

设菌群个体总数为S,个体的优化维度为ρ,通过不断的趋化(次数为j)、复制(次数为k)和迁移(次数为l)操作,获得适应度值大的优良个体[11]。主要参数如下:da为引力深度;ωa为引力宽度;ωr为斥力高度;hr为斥力宽度;Pe为迁移驱散概率;Nc为总趋化次数;C(i)为趋化更新步长;Nr为总复制次数;Ne为总迁徙次数。

设第i个个体θ(i)(j,k,l)的趋化位置更新方法[12]为

θ(i)(j+1,k,l)=θ(i)(j,k,l)+C(i)。

(4)

(5)

P=Amin+rand(Amax-Amin),

(6)

式中:Amin和Amax分别为边界最小值和最大值;rand(·)为在(0,1)范围内随机取值的函数。

2.3 菌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的优化主要有以下2种途径:一是通过算法不断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各层权重,通过权重优化,使RBF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更接近;二是通过算法不断调整RBF神经网络的节点数以及节点分布,使得RBF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更接近。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将这2种途径混合使用,从而能够得到全局最优解。

本文中采用菌群算法对RBF神经网络权重进行优化,根据初始权重及随机预设节点生成的网络模型结构,把该网络结果进行数学表示及编码,数学表示为矩阵的形式,将多个权重矩阵作为菌群算法的输入集合,选择误差函数较小的网络结构模型进行算法优化。

菌群混合优化得到的最优个体的过程,实际就是求解RBF神经网络权重最优解的过程,获得了权重最优解就能够确定RBF神经网络的生产车间传感网能耗降低模型[14]。菌群算法训练的最优结果为最优RBF神经网络结构模型。经过混合菌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降低生产车间传感网能耗的大致流程如下:

1)采集传感网能耗样本,然后进行初始化及向量化;

2)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传感网能耗降低模型,由S个节点组成;

3)随机产生RBF神经网络权重;

5)根据菌群算法进行迭代和迁移过程,并判断是否满足截止条件,满足则跳转下一步,否则继续迭代操作;

7)得到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结构模型,可有效降低各个传感网节点的能耗。

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l—个体迁移次数;k—个体复制次数;j—个体趋化次数;Nr—总复制次数;Nc—总趋化次数;Ne—总迁徙次数。图3 菌群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传感网能耗降低流程

3 实例仿真

为了验证菌群优化RBF神经网络在生产车间传感网能耗降低的性能,采用MATLAB软件和NS2软件进行仿真,将常用的传感网能耗优化方法,如能量感知非均匀分簇(EAUC)、LEACH和自组织特征映射数据算法(SOFMDA),与本文算法进行能耗性能对比[15-16]。仿真环境主要参数见表1。在仿真过程中,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传感节点个数分别为1 012和15,隐藏层神经元个数为20。

表1 仿真环境参数

3.1 不同算法的传感网能耗优化

3.1.1 传感网存活节点数

不同算法的传感网存活节点数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随着训练轮次的增加,训练时间增加,而存活节点数减少,EAUC、LEACH和SOFMDA算法在运行时间为400 s时开始出现传感网节点电池耗尽的情况,而本文算法在运行时间为520 s左右开始有节点“脱网”。在运行时间为400~800 s时,经过EAUC、LEACH和SOFMDA算法优化的传感网节点数量减少速度快,其中EAUC算法的性能最差。在运行1 100 s时,EAUC、LEACH和SOFMDA算法的在网节点数为0,而运行1 400 s时,本文算法的在网节点数才开始趋0。

3.1.2 网络节点平均能耗

初始设置共有1 012个网络节点,每个节点初始能量为1 J,因此全网所有节点共有能量1 012 J。通过不断地分簇和路由传输,对4种算法在不同运行轮数的能耗进行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算法的节点能耗比较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运行轮次不断增加,生产车间的传感网能耗不断增大。当运行轮次为200~800时,4种算法的能耗均增加较快;而当运行轮次达到1 100时,EAUC、LEACH和SOFMDA算法的能耗趋于稳定值,约为999 J,此时网络中的节点能量大部分均已消耗。由于本文算法的网络存活节点数减少缓慢,因此能量消耗持续的时间较长。在运行轮次达到1 500时,4种算法优化的传感网所有节点均停止工作,能耗总量达到1 012 J。

3.1.3 数据包接收结果

对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仿真。从普通节点开始定时、定量上行发包,统计在网络所有节点能耗耗费完之前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量,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所有节点能量消耗完毕后,本文中提出的算法的传感网汇聚节点收到的数据包个数最多约为5.5×104,EAUC算法的最差,约为4.5×104。在运行时间为200~1 000 s的快速增长期内,相比其他3种算法,本文算法汇聚节点收到的数据包优势明显,获得更好的数据通信效果。

EAUC—能量感知非均匀分簇;LEACH—低能耗自适应聚类分层协议算法;SOFMDA—自组织特征映射数据算法;本文算法—基于菌群优化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图4 不同算法的传感网存活节点数量

3.2 菌群优化性能

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的菌群算法对传感网能耗降低的影响,对菌群优化RBF神经网络的能耗进行优化。

EAUC—能量感知非均匀分簇;LEACH—低能耗自适应聚类分层协议算法;SOFMDA—自组织特征映射数据算法;本文算法—基于菌群优化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图5 不同算法的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包数量

结合表1,菌群算法的主要参数设置值为S=100,Nc=100,Nr=10,Ne=5,Pe=0.2,C(i)=0.1,da=hr=0.01,ωa=ωr=10。

3.2.1 菌群优化算法性能提升

RBF神经网络算法和本文算法的存活节点数如图6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经过菌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能减慢传感网节点数的“脱网”速度,而且网络节点数减少的速度更平缓。

RBF—径向基函数;本文算法—基于菌群优化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图6 菌群优化对传感网存活节点数的影响

3.2.2 不同趋化步长的降耗性能

为了进一步分析菌群优化算法对传感网能耗降低的优化性能,选择运行轮次数为800,对趋化步长差异化设置,验证趋化步长对传感网的影响,仿真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发现,趋化步长为0.12时,存活节点数和汇聚节点接收的数据包数均取得了最优值,对传感网能耗优化更明显。

表3 菌群趋化步长对传感网能耗影响

4 结语

本文中采用菌群优化RBF神经网络进行生产车间传感网能耗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延缓传感网节点“脱网”速度,在有限能量内有效汇聚节点,从而接收到更多的数据。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差异化调整菌群算法参数,不断降低传感网能耗,提高生产车间数字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传感菌群能耗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