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香云纱:时光珍藏的面料

2021-07-06李颖琳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香云纱文化遗产

李颖琳

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是珠江三角洲人民创造的一种农业物质循环高效的利用模式,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东南部的佛山基塘农业保护区,包括儒溪、七星、朝山、岭西村周边的基塘农业区域,总面积10659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000亩,次核心区约1万亩,辐射周边基塘农业总面积20万亩。

“黑色闪光珍珠”

广东佛山西樵镇纺织业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就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生产形式。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而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

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种养结合方式,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鱼粪肥桑” 的完整能量流系统,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形式。

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力。

在漫长的600多年发展过程中,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基塘种养方式,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衍生出独特的农耕、生态和人文文化,构成了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文化遗产。2019年,“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今,佛山西樵山下保存着一片近万亩的珠三角地区最好的桑基鱼塘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就产自这里。香云纱又名“响云纱”,本名“莨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最初叫“响云纱”,文人雅士谐其音,美称为“香云纱”。

香云纱在织造上的特点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经线以绞纱组织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胚纱,在织成纱罗组织织物和平纹丝织物后,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多次浸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后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

香云纱,听其名,难免要想象成轻薄香艳的蝉翼纱之类的织物。事实上,它却平淡真实,七分柔软,三分坚硬。其纱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凉爽宜人、轻薄柔软、遇水快干、不易起皱、不沾皮肤、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被纺织界誉为 “软黄金”,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成为中国丝绸的著名产品。

悠久的养蚕缫丝历史

佛山市南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从中草药薯莨中提取红褐色颜料的历史可上溯1700年之久。“薯茛”是香云纱染色的主要原料。薯莨汁液黏稠,不仅能附着在纱绸纤维上,还能与丝绸纤维发生反应,一定程度上改变面料的结构。

据说,莨纱的灵感来自渔民。当时,珠三角渔民为了使渔网变得坚硬耐用,就用薯莨汁浸泡,身上的衣服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薯莨汁。后来,渔民穿着染了薯莨汁的衣服下河撒网,加上河泥的作用,衣服不仅变得结实,还发出黑亮的光泽,而且越穿越柔软。随后,渔民便复制此法,造就了莨纱。

清道光年间南海开始织造土蚕丝平纹织物——绸,经晒莨染整后便是莨绸;清宣统元年佛山有晒莨户9家,工人约200名。莨绸主要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清末到抗日战争前期,是香云纱兴盛期。据《南海县志》记载,当时民乐村一带乡村机房栉比,从业人数以万计,民乐儒林村程家一族600多人,除1人务农外,均以织纱为业。

“莨纱绸”的生产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期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南海县西樵,丝织厂多达数千家,多数丝织厂兼作晒莨。民国中期的《蚕纱报导》和《广东蚕丝业调查报告》载:全省丝织机3万多台,仅西樵官山村、民乐村一带就有丝织机1.5万台,占全省丝织机总数的一半数,晒地500余场,从事丝织及晒莨的工人达三四万人,年产“莨纱绸”200~250万匹,约占全省输出总值的80%,被誉为“纺织之乡”。

20世纪30年代,桑、蚕、丝业被列为广东经济命脉,广东省政府组织中外专家对全省桑蚕丝业进行实地考察,1933年7月,省政府下令设立振兴桑蚕丝业总实施区,直辖于广东省建设厅。

2020年,国家六部门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保护利用丝绸文化遗产,利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等平台,推动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制作技艺

民国初期,南海首创具有扭眼通花的桑蚕丝织物,小提花者称“帐纱”,大提花者称“云纱”,统称为“纱”,经晒莨后即为莨纱,其时,南海、顺德、广州等地相继开设了织造白坯纱和晒莨的工厂,或单独从事晒莨工艺的晒场,珠三角呈现出莨纱生产欣欣向荣局面,普遍出现了“织晒卖”“自晒卖”等形式的经营者。

有别于其他精雕细琢式的独立手工技艺,制作香云纱是集体劳动的艺术。一间作坊需要数十名工匠同时操作,才能保证一匹面料的顺畅生产。

香云纱的制作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与阳光、泥土、植被、河水等自然元素密不可分。不可控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香云纱生产的周期与产量,这也使成品更加珍贵。

把已准备好的绸缎放入浸莨用的水槽中,用最浓的薯莨水(称“头过水”)浸过绸面,并不断用手翻动。其浓度比例,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师傅才懂,他们根据每天工作的进度和数量,随时调节薯莨汁的浓度,这种调配全凭常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香云纱制作需涉及到十几项纯手工操作,其中,以“晒莨”一环最为关键,却也最为辛苦。七月里炎热的正午,正是人们躲避酷暑的时分。但对于制作香云纱的工匠们而言,这是每天最重要、最宝贵的工作时段。

绸匹晒干后,用桶盛莨水喷洒到绸匹上,如是重复好几遍,使染色更均匀。洒莨水的工匠有点像杂技演员,表演着某种行进间扎马步的功夫。洒莨水后还要用蒲叶帚扫匀,工匠像手着画笔一样,在天地之间创作,画面颇有意境。

面料在草场铺开后要用竹竿固定。待日晒充分,经验丰富的匠人将竹竿收回。只需用脚向上一踢,竹竿即被纳入臂弯,被称为“踢竹”。轻巧的技术背后,是反反复复的辛苦训练。

整个晒莨场上可同时操作的布料最多可达百匹,每一匹长度在20米上下。要在短时间内铺展与收纳数量与体积如此庞大的布料,且要保证整齐,全仰仗“卷绸”的工夫。力量、速度、幅度,都需依靠经验。展开的布料在匠人的操作下,只需十几秒,即被重新折叠齐。

“涂泥”也称“过乌”。如果说浸莨与晒莨,凭的多是对“火候”的把握与手上的功夫,那么“涂泥”所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体力。入行不久的年轻工匠,最先接触到的多是这一环节。

“涂泥”的画面有着近乎集体舞蹈般的张力。因为是讲求配合的多人操作,只要一个人跟不上节奏,整体的节奏都会被打乱,所以休息时间也要统一。对人的体力、耐力均有要求,十分辛苦。

涂泥后的绸缎需再晾晒半小时,期间泥土中的矿物质与面料充分融合,而后以“卷绸”回收,被运至小河边。年轻的匠人们跳入河中,将剩余的河泥(此时已呈粉状)洗净。

洗涤后的香云纱需再经过约30分钟的晾晒。此时香云纱黑色的一面已然显现。河泥中的矿物质,使为面料增添了如陶一般的光泽,成为香云纱織物的正面。

刚刚制作好的香云纱需存放3~6个月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加上每年为数不多的生产时段,一匹香云纱从开始制作到投入使用,需耗时近一年。

目前,西樵镇正在全力建设一个集南海香云纱传承、保护,工艺标准化展示,文化传播与推广,文化体验与研学旅游、文创衍生品、主题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型文旅基地。

猜你喜欢

香云纱文化遗产
基于香云纱染整技艺的文创饰品研究
张震隆:非遗传承看少年
非遗传承理念下香云纱服饰的年轻化创新设计研究
与文化遗产相遇
香云纱的艺术表现及传承路径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历史与现代发展思路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