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木版年画门神造型的当代立体转化与应用研究

2021-07-06王恒战周爽

雕塑 2021年3期

王恒战 周爽

内容摘要:木版年画门神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神在人民心中已是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将木版年画门神造型进行立体转换,是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木版年画门神文化历史传承的阐述,分析了木版年画门神造型当代立体转化的形式及其应用,探讨木版年画门神造型立体转化的现实意义。

關键词:木版年画、门神造型、立体转化

木版门神年画是源于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当今的传统木版年画门神对于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精神的内化。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门神造型进行立体转换,并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多元化发展,是实现艺术大众化进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木版年画门神文化的历史传承

门神是中国的民间文化符号,也是正义的象征。它是伴随着门的出现而诞生的。“门神”二字最早见于《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君释菜,以礼门神也。”从周朝的画虎于门,到汉代墓室两侧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面可以看到最早的门神形象。门神画最初命名为“神荼”“郁垒”,源起于古代神话故事。汉代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之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御凶魅。”[1]

木版门神年画是伴随着中国人民注重传统农历新年的节日气氛发展起来的。据清代的竹枝词中记载“挂门钱纸杨春风,福字门神处处同。香墨春联都代写,依然十里杏花红。”由此可见,当时门神年画的流行程度。人们通过在门户周围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画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显示出人们在艺术领域的伟大智慧。其中驱鬼钟馗和秦琼、尉迟恭,这些门神形象备受尊敬与爱戴,可谓家喻户晓,堪称天下第一门神。

正如殷伟、程建强先生所说:“门神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最受欢迎的题材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大众对于驱邪避凶、保家护院的美好愿望和步步高升、祈福纳祥之生活愿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2]门神艺术源自于民间,深受广大人民的认可与喜爱。在艺术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与祝福的同时,也是基于消费文化空间中的特定文化内容。

二、活化木版年画门神文化,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化

中国木版年画的立体转换由来已久,明代宫内岁时活动,就出现了木版年画门神立体转换的作品。“西城红箩厂,厂中旧有香匠塑造香饼、兽炭,又塑造将军或福判、仙童、钟馗各成对偶,高二尺许……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奉安于各店两旁,此亦岁末募植将军炭于门旁之遗意也。”[3]这是中国关于早期立体门神的记载。明代门神中的“将军炭”“监斋神”的立体雕塑形式者,为现代木版年画门神的立体转换提供了依据。

(一)以木版年画门神为蓝本的雕塑艺术品转化

木版年画门神雕塑艺术品的转化,主要通过借鉴其夸张的造型、图案化的处理方式,以及服饰特征来实现。

第一,不论武门神还是文门神的造型,在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都有一定的夸张性,而且大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凤翔年画人物造型中遵循:“年画画的好,头大身子小,不要一个眼,十分八分才凑巧。”“人物要得好,头大身子小,人物要有神,眼睛大一轮。”[3]这是一种夸张的造型思维方式,符合民间造型艺术的特点,是民众审美趣味的体现。年画门神造型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也是其保持艺术本真的独特内涵所在。在实现年画门神立体转化的过程中,雕塑艺术家通过借鉴不同地域门神的造型特点并与当下流行时尚风格相结合,用现代性的艺术语言呈现出门神形象的现代雕塑艺术品。

第二,木版年画门神中图案的戏剧化处理,也是在进行立体转化中可以参照的重要内容。把戏剧中的图案与门神年画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门神画常用戏剧化的造型手法,极具装饰感。”[4]中国的木版门神年画不论从服饰处理还是面部表现,大都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其中武门神脸部所采用的社火脸谱的表现手法,便具有脸谱化的图案特点。将其运用到立体门神雕塑作品中,既可以凸显立体门神的性格特征,又能增加他的装饰美感。

第三,木版年画门神造型中的服饰,也是实现其立体转化的重要参照。门神画在吸取了戏剧中“大衣”“二衣”的服饰造型特点的同时,将“龙鳞纹”“钉子纹”“短线纹”应用到武将门神服饰中,不仅丰富了门神画的韵律感,而且彰显出人物八面威风的特征。而文官门神服饰中的“祥云纹”“龙纹”“凤纹”,在增加画面装饰性的同时,凸显其地位的高贵。雕塑家将木版年画中门神的服饰直接运用到立体门神雕塑艺术品中,能够使立体门神形象更加具有民族特质。

(二)以木版年画门神造型为参照的立体文创产品转化

文创产品是对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将传统木版年画门神与文创产品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而且也是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实现文创产品转换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借助上文所论述的木版年画门神的造型特点、图案化及服饰的风格之外,同时要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门神形态,并对其色彩的提取。木版年画门神中色彩的表现,蕴含了中国人的审美标准,表现出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与喜庆欢乐气氛的向往。源引年画口诀中的“文相软”“武相硬”“北方硬”“南方软”等,即可溯源至木版年画门神色彩选取的基本原则。所谓的硬色主要是指黑色、深绿,大红、深紫等色,其色彩呈现艳丽浓重的特征;软色主要包括粉红、淡黄、浅紫、浅绿等,色彩相对更加柔和。

陈钢先生的泥塑彩绘《门神》,在借鉴传统门神的基础上进行了IP文创产品的转化。圆润的造型,憨厚可爱的表情,以及富有现代性的“胜利”手势,把门神形象塑造得生动和亲切。两位彩塑门神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在传统年画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粉绿色的铠甲、淡红色的斗篷上以淡黄色的图案点缀,灰蓝色衣袖和黑色的靴子,给人以一种清新、明快的视觉感受,受到大众的喜爱。(图1)

三、木版年画门神立体转化在当代的应用

(一)应用于不同空间中,实现文化价值共享。

木版年画门神从传统文化中源起、产生、发展,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将木版年画门神形象转化为现代雕塑艺术品,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公共空间、消费空间与美学空间。它既可以为独立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也可以置于空间中作为装饰品,成为家居风水中美好寓意的象征,是实用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雕塑家张西同近年创作的《门神》雕塑作品引起很大的关注,他的雕塑作品正是以中国传统木版年画门神造型为原本,其作品实现了木版年画门神从平面线条到高浮雕和圆雕的立体转化。当他的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中,不仅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而且让人产生了穿越历史、感受文化的情境感。李玉仓评价道“《门神》雕塑基于年画门神的形象、形态、含义、情景,进行了当代雕塑艺术的转化与探索。”[5]门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和精神符号,需要在迭代中传承,在创新中转化。所以,根植于传统门神文化创作出的门神雕塑艺术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二)應用于文创产品中,促进文化多元化传播。

文旅产业融合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产业发展重要的是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将传统木版年画门神置于当今时代语境之中,将木版年画中的门神形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再通过手工彩塑或者3D打印技术,实现木版年画门神形象文创产品的立体转化,不仅能够形成新的门神IP,促进门神文化的多元化传播,而且能够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根据木版年画中门神形象,设计出在文旅产业中护佑出入平安喜乐、别具特色的伴手礼、文具、陶瓷人偶、茶宠、香薰玩物摆件等,是集实用性、审美性、趣味性、美好寓意于一身的潮玩文创产品。既符合年画门神的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又是兼具实用价值的文创衍生品。近年国博藏品中的镇宅门神《哼哈二将》、王少华的紫砂雕《门神》等都是门神文创产品中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国人的热捧。大众在收藏这些文创产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门神文化的传播。(图2)

四、结语

实现木版年画门神形象立体转化与应用的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创新,也是对门神造型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融合,信息互通的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国民间文化重要代表和精神寄托的传统木版门神形象转化成雕塑作品与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树村.中国门神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29.

[2] 殷伟、程建强.图说民间门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65.

[3] 修建桥. 陕西木版年画[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12):41.

[4] 李梦芊.朱仙镇木板年画中门神形象的装饰艺术研究[J].汉宇文化,2019(4):156.(原文题中"板"为错别字,应为"版".本刊为便于读者查询注释资料,仍遵原文沿用为"板",特此注明.)

[5] 李玉仓.回望与拓新-读张西同的雕塑.门神[J].艺术品,2020(2):4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从"自觉到自信"版画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FBJG20200063;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传承与创新—以木板年画为载体的武夷文化表现研究,项目编号:JAS1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