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

2021-07-06杨丽英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白血病循证口腔

杨丽英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545000)

感染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常见并发症及患者死亡直接原因,积极预防及控制化疗期间感染,可增强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起着重要临床意义[1]。循证护理基于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多方面渠道了解病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护理计划,提出问题、循证支持及护理实施等步骤,最大程度保障护理计划合理性,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责任意识。白血病化疗期间会引起口腔、呼吸道及胃肠道等感染,有效合理护理干预可防范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2]。文章就循证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护理效果及其护理质量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白血病化疗患者总计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白血病;②所有患者均开展化疗治疗,均可进行简单交流;③本次研究经纳入对象同意,并自愿参与;④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纳入对象合并糖尿病、严重身体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②中途失访者。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0~80岁,平均(56.3±4.5)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0~80岁,平均(57.4±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及时向患者宣教化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化疗后会产生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口腔及维持清洁卫生重要性,饮食上以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高热量半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放慢进食速度,预防口腔粘膜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小组:积极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带领成员进行循证护理模式有关学习及培养,全面增强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理念及护理技能知识掌握程度。小组成员在头脑风暴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以此为核心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分析白血病化疗期间常见感染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和早期预防护理措施。②制定并实施循证护理计划:(1)负性情绪干预:因化疗会引起脱发、呕吐及疼痛等反应表现,因疾病因素患者负性情绪加重。为此,对护理人员而言,将患者可安排与入住治疗效果好患者为同一病房,可相互鼓励及支持,加强对亲属管理,可告知亲属及好友经常沟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社会支持,及时纠正疾病、知识错误认知。定期组织活动,提高病友之间互动性。(2)口腔及呼吸道感染管理:化疗开展期间,因缺乏粒细胞且身体处于虚弱状况,会引起感染,需加强对患者口腔管理,做好呼吸道防范及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每次10min,每日3~5次,咳嗽无力时,需及时指导患者排痰,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每日定时测量口腔内PH值,依据结果采取氯己定漱口液、2%碳酸氢钠溶液做好口腔护理,餐前、餐后及晨起、睡前均做好口腔管理。(3)胃肠道感染:饮食摄入管理上,以易消化、高热量及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摄入,叮嘱患者化疗前2h,避免进食,进食前后1h内科减少饮水,餐后协助取坐位、半坐位30min,避免食物反流。(4)预防肛周感染:指导患者开展肛周循环并定期进行提肛训练,每日10次,每4h锻炼一次,持续时间10min,必要时配合坐浴,如高锰酸钾、明矾或中药等,局部做好热敷,加强局部血液循环。(5)院内感染防范:做好病房内管理,若患者免疫力偏低时,会导致病原菌侵袭。定期采取紫外线灯消毒空气,选择1:5000含氯消毒液对床头柜物体及地面消毒,定期消毒体温计、血压计及听诊器,做好院内感染防范。做好护理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佩戴好帽子、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后感染发生率,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肛周感染。(2)比较两组生存质量,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QOL)[3]评估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满分为6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感染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15.56%,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感染发生率比较(n=45,例)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周、1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n=45,分)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归为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当发病时,骨髓内合并大量增殖异常原始细胞及白血病细胞,聚集在骨髓内,会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且侵犯患者肝、脾及淋巴结等髓外脏器器官[4]。感染、出血及贫血等为引起急性白血病常见临床表现,早期若不及时开展干预治疗会造成严重不良预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缩短[5]。化疗开展基础上,配合恰当护理措施干预下,可有效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且延长患者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为目前常见一类新型护理模式,作为指导护理人员日常护理措施开展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将自身护理经验、专业技能及其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合理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措施[6]。研究指出[7],循证护理模式开展下,可保障化疗质量安全性,化疗期间毒副反应降低,整体生活质量提升。文章研究指出,对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循证护理更注重患者自身情况及周边环境评估,以预防性为主,最大程度降低治疗后续所产生不良反应。循证护理工作开展前,以及科室化疗患者表现评估常见危险因素,查阅资料及结合日常实践经验及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出完善防范护理措施,通过对常见感染部位进行护理,降低感染风险,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从源头杜绝感染,加强人员管理,强化知识及操作技能,降低患者入院化疗期间感染风险因素,从而保障患者化疗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降低护理后感染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白血病循证口腔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循证护理》稿约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