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7-06陆清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病患通路

陆清

(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105)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指通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延长肾功能衰竭病患生命的过渡方式。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改善病患临床表现,但是治疗时间较长、并发症多,病患机体耐受程度较差,因此极易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生活质量水平产生不利影响。血管通路是有效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若未能对血液通路进行有效维护,当出现堵塞以及感染等情况时,则会降低血液透析效果[1]。故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升血液透析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组病患开展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现就研究相关内容作出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75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237例)以及实验组(238例)。常规组与实验组中,女性病患例数依次是114:119、男性病患例数依次是123:119;年龄平均值依次是50.62±3.89岁、50.70±3.94岁;透析时间平均值依次是3.27±0.51年、3.30±0.58年。在统计学计算软件内分别录入每组一般数据,当计算结果显示P>0.05时,代表存在分组研究价值。所有病患均病情稳定且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研究方法

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内容包含:在开始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为病患全面介绍开展血液透析的重要性、方法、注意内容以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提升其对治疗的了解程度。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例如管道扭曲和堵塞等,并采取有效措施解除。若病患出现低血糖等并发症,需立即告知医师予以处理。予以实验组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措施有:(1)选择血液透析室5名护理人员以及1名医师组成护理小组,在病患入院后为其建立档案,准确记录其血管通路位置、建立时间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出现等。另外,了解其对血管通路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2)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在血管通路维持知识方面掌握程度将病患进行分类,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查房以及床边护理等。使用宣传手册、视频等形式为病患开展健康宣教。(3)对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进行血管通路相关内容培训,定期开展内瘘渗血以及管道滑脱等突发情况演练,提升其应急能力。(4)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病患开展指导,通过定期举行小组会议,总结常见并发症类型,分析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

1.3 观察项目

(1)分别在干预前以及干预三个月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对每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最终得分越低则说明焦虑情绪越轻微。对比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2)分别在干预前以及干预三个月后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3]对每组生活质量实施判断,选择其中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疼痛。每项得分在0分至100分之间,最终得分越低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差。对比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开展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达,实施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实施 X2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 P<0.05时,表明数据存在研究价值。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差异

干预后常规组SAS得分高于实验组(P<0.05)。见下表1:

表1 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差异对比(分)

2.2 对比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

干预后常规组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疼痛方面得分均低于实验组(P<0.05)。见下表2:

表2 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对比(分)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采用对流以及扩散方式将机体内有毒物质和多余的电解质进行清除,一方面能够改善因肾脏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情况,另一方面还可缓解其临床表现,维护病患生命安全[4]。血管通路作为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受到医护人员对血管通路护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并发症,对病患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基础护理措施仅是机械性开展各项护理流程,在安全风险防范方面意识不高,同时未能关注病患个体差异性,因此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本次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通过组建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一方面能够使病患获得专业化、系统化以及高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临床表现,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能够使其共享信息资源,通过实践、改良、实践的形式对血管通路干预过程中的解决措施、注意内容等实施集中处理,并且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对血管通路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自身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开展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在进行血管通路护理时,遵循个性化需求,依据病患自身病情以及对血管通路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相应护理服务,提升病患对血管通路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还可培养其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减少血管通路风险事件的发生[6]。病患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能够有效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因此生活质量水平有明显提升。

综上,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开展透析血管通路护理,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维持性病患通路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