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注水调整在牛某块降递减中的应用

2021-07-04石鹏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3期

摘  要:牛某块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牛居油田北端,是被一系列近东西向断层复杂化的断裂背斜构造。该项研究针对区块构造复杂导致注采调整难度大的现状,以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以三维地震细致对比为手段开展了“沙一段细化注水调整、沙二段和东营组实现注水”两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其中沙一段日产油稳定在40t,月递减率由注水前的7.5%下降至不递减;区块累计完善7个注水井组,对应9口油井见到注水效果,阶段增油4168t,区块自然递减率下降10.7%,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由53.1%提高至54.3%,新增水驱控制储量213×104t。

关键词:精细注水调整;剩余油挖潜;降递减率;复杂断块油藏

1 区块概况

牛某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牛居油田北端,石油地质储量*×104t,油层埋深1700-3200m,该块发育了17条近东西向Ⅳ级断层,及14条南北向断层,断层倾角大约为60º,西翼较陡,东翼较缓。区域内沙二、沙一段和东营组为主要产油层。砂体连通状况一般,250m井网条件下连通系数60%,平均孔隙度17.3%,平均渗透率470×10-3μm2,砂体间非均质性较强,均质程度较低,均质系数一般在0.3~0.6之间,东营和沙二段受辫状河沉积影响油层发育不连续,沙一段为水下分流河道,油层全区连片发育,但受断层影响连通关系一般,油藏类型为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2 存在问题

受储层连通性差局部注采网不完善导致产量递减快。近年来在牛某块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部署新井56口,受储层连通性差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注采井网,目前转注水井8口(控制油井35口),注采井数比为1:7,牛某块日产油由最高时156.8t下降至最低时45.5t,动液面由-1697m下降至-2042m,影响区块自然递减率8.3百分点。

3 主要做法

3.1精细落实注采对应,沙一段有效注水实现综合不递减

牛某块沙一段储层属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流方向砂体发育连续性好,地层标志层明显;但沙一段断层发育(12条控藏断层,19条次级小断层),含油井段长(500米左右),将地层对应关系复杂化。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相结合,分层位绘制井组连通图9张,精细落实各个井组地层对应关系[1];同时根据各个井组生产情况,实施转注5口(牛27-313、牛27-3008、牛29-313、牛29-317、牛31-316),结合吸水剖面测试资料,实施分注5口井、重组1口井、换管柱3口井并及时根据油井生产动态实施动态调配8井次。通过上述工作调整完善注采井组4个,累计4口油井见效,阶段增油3309t。牛18S1段月递减率由7.0%下降至不递减,日产油稳定在45t左右,沙一段段区块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由2017年的54.3%提高至55.1%,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由2017年48.3%提高至49.1%。以注水井牛27-313井为例说明,该井实施转注和分注调整后,抑制强吸水层8.3m/4层、启动新层22.1/6层。目前对应油井牛26-313井注水受效,日产液稳定在11t左右,日产油1.5t上升6.8t,含水由85.3%下降41.2%,阶段增油720.2t。

3.2精细基础地质研究,沙二段和东营组实现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近两年在整体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牛18S2段和牛18-1东营井区全面部署开发,但多数新井生产特点表现为自喷期短,停喷下泵不出,说明地层能力不足。为及时补充地层能力,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结合新井钻遇情况,开展精细基础地质研究,在构造高部位和储层连通性较好的区块开展试验注水,并结合注水情况逐步推广全面注水,目前已实施转注3口进,新增注水厚度89.7m,新增水驱控制储量108×104t,提高采收率1.5%,新增水驱可采储量1.62×104t。

一是沙二段反九点井网注水。针对牛18S2段没有明显标志层的特点,通过曲线对比厚度控制、三维地震约束校核,对该块进行构造再认识。[2]新构造与老构造基本一致,统计牛18S2段连通系数为40-55%,储层连通关系相对较好;基于新认识计划转注井4口(牛24-3010、牛24-3012、牛25-3011、牛26-3013),实现3注10采反九点井网注水开发。2020年5月优选构造高部位和储层发育相对稳定的牛25-3011井转注,结合牛25-3011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10月初对注水井牛25-3011实施四级五层细分注水,强化吸水层48.6m/23层,抑制吸水层6.7m/2层。2021年3月井组牛25-3012井见到注水效果,日产液由3.7t上升6.3t,日产油由1.9t上升至6.1t,含水由48.6%下降至4%,液面-1670上升至-1634m,阶段增油927t。

二是东营组试验注水。针对牛18-1东营井区辫状河沉积,砂体变化较快,储层分布受沉积相带控制,呈现北东向展布,通过分析绘制沉积相图、分析储层分布并利用地层厚度控制,落实储层连通情况。结果表明平行河道方向350m井距连通系数为21.5%,150m井距连通系数26.5%;垂直河道方向平均200m井距连通系数为10.1%;河道方向45度,200m井距连通系数23.8%。因此选取连通系数最好的牛31-5井组(24.6%)和牛31-K01井组(23.7%)开展注水试验,控制油井9口,新增水驱储量55×104t。

3 应用效果

通过开展精细地质基础研究,落实构造、储层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奠定了注水调整的基础,近两年来实施转注、分注、重组和补层完善、動态调配共计113井次,区块完善7个注水井组9口油井见到注水效果,阶段增油4168t,区块自然递减率下降10.7%,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由53.1%提高至54.3%,新增水驱控制储量213×104t。

4 结论和建议

(1)从沉积、构造、储层等方面入手,做到“系统筛查”,把各项基础研究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是开展精细注水工作的根基。

(2)有效运用三维地震、测录井等资料,精细井震结合,精确注采分析,是精准捕捉剩余油,“对症下药”的关键。

(3)精细注水调整工作对注水开发后期的老油藏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步建议在类似牛主某块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旭,杨建梁,何旭东,杨轹文,胡国梁.油田注水开发方式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2)

[2]刘军利.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及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1)

[3]陈辉. 透镜状油藏差异化调整对策研究——以现河庄油田河146块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03)

作者简介:

石鹏(1985-),男,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程技术部,从事石油钻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