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R市A大道为例

2021-07-01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海绵

李 芳

(中榕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1“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1 “海绵城市”的优势

“海绵城市”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在传统城市道路“快排理念”中,其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快雨水的末端排放,但不足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海绵道路利用全流程减排体系,对于补充地下水资源优势作用明显[1];二是有利于减小洪峰流量。海绵道路主要有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系列工序,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过程,能大幅降低雨水的洪峰流量,利用水循环系统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维护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平衡;三是有利于改善道路环境。海绵道路在雨天时,道路表面无积水,车辆行驶的安全感和舒适感都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2]。

1.2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一是低影响原则,指在对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降低人工设计对原生态的影响,景观设计中的植物保持原生环境,构建与大自然相近的生长环境,使之生态发展,让植物在原生环境下生长,其长势较好,更益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3]。二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景观设计中不容小觑,所谓科学性是指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规划应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进行统筹科学规划,景观构造、景观布局以及景观搭配等,都应富有科学依据。三是艺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要求景观设计具有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的同时使得城市建筑更具备观赏性[4]。四是地域性原则,指的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景观以及植物景观应该与当地地域环境相一致,选择适宜的树种[5]。

2 R市A大道项目概况及其景观设计分析

2.1 R市A大道项目概况

A大道位于R市,道路红线宽度为40 m(交叉口局部拓宽路段为41.5 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 50 km/h,路线长度约为 1.735 km。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项目属于扩建道路工程,现状道路宽约20 m,拓宽为40 m,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按改建、扩建项目确定: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60%,对应设计降雨量15.1 mm;②TSS 去除率≥50%。该项目道路海绵城市建设采用“透水铺装 + 生物滞留带”技术路线,可以减轻市政道路排水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大道位于R市项目分析

2.2.1 道路景观建设材料

该工程人行道面层采用透水砖,能应付60 mm/h的降雨量,非机动车道面层采用透水混凝土,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基层及垫层一般采用透水级配碎石,能减少甚至消除基层的冲刷现象;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稳定碎石具有“高强”和“透水”两个特性。

2.2.2 车道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

该工程车道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海绵城市车道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

该工程道路标准段路缘石按道路要求敷设,现场收 料需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工艺方面,要间隔30 m预留豁口,在路缘石上预留豁口,提前做好设计规划,将径流道路滞留沟中,这样在豁口处设置沉砂池,减少流量变化给处理系统带来冲击,防止雨水冲刷绿化带内的植物。

2.2.3 下沉式绿地的应用

该工程每隔30 m设置一个溢流井,控制过水流量。井盖为涡轮式雨水口,不仅能有效阻止树枝、杂物进入管道,且具有排水能力,在设计中应按照规范要求低于道路面10 cm,高于生物滞留带沟底15 cm。

2.2.4 雨水湿地及雨水花园

该工程将亭台与堆土结合在一起,注重雨水花园与环境的整体性(表1)。

表1 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花灌配置

该工程在雨水湿地及雨水花园建设中,对景观设计中的花灌配置进行了科学搭配,植草浅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不同景观类型下的植物配置具有差异性,同时采取了必要的养护措施,以更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发展理念。

3 结论

3.1 合理选择道路景观建设材料

在海绵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应精心设计,选择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材料,确保雨水的净化、渗透、回用等,才能确保雨水的合理利用,最大化发挥“海绵城市”的效应。在具体做法上,道路铺装材料选用透水铺装,下雨时雨水能快速渗入地下,防止雨水滞留产生内涝[6]。透水性的地砖、混凝土、鹅卵石等材料应用在不同功能区域,在有透水的作用同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2 优化车道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

在车道设计中,优化车道设计和道路景观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加强车道两侧的排水结构设计,在海拔较低的地段采取透水性材料,保证一定孔隙率,增强雨水的下渗,避免降雨后道路长时间浸泡雨水之中[7]。在非机动车道设计中,增加绿化面积,通过植被的储水功能避免道路积水,同时增加雨水下渗,在人行道的设计中可以采取碎石层设计以减少雨水滞留。

3.3 注重下沉式绿地的应用

下沉式绿地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市政道路园林工程建设中,还应注重下沉式绿地的设计规划[8]。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发挥“城市海绵”的弹性作用,将下沉式绿地一般设置在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之间,其地面高程降低到周边地面以下,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具有一定调蓄容积功能。从下沉式绿地使用的场所上看,可多见于广场、道路、停车场等区域周边,设置下沉式绿地汇集化雨水径流及降雨径流,从而实现防治内涝、水资源利用[9]。如果所汇集雨水大于下沉式绿地蓄渗容量时,将会流至雨水管网,这样既可以降低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3.4 重视雨水湿地及雨水花园的建设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景观设计还应重视雨水湿地及雨水花园的建设,将雨水进行沉淀、过滤、净化、调蓄,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将亭台与堆土结合在一起,注重雨水花园与环境的整体性。在选择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种植植物时,对植物的选择应遵循植物的发展规律,打造“会呼吸的雨水花园”[10],首选耐涝性良好的乡土植物,通过草坪、乔木与灌木的有效结合,满足景观需求和雨水管理,来打造多系统的群落结构,这样增强水体的自然循环代谢速度,以期更好地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绿地海绵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售楼处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竖琴海绵
走进绿地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