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5G网络的工控PLC通信实现方法

2021-06-27刘梦晓

铜业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控互通IP地址

刘梦晓,严 铭,谭 弘

(1.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城门山铜矿,江西 九江 332100;2.九江友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九江 332100)

1 引言

5G通信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稳定性好等优秀特性,在无人驾驶、远程诊断及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均具有广泛前景。工控系统是国民经济生产的核心,一般用于生产过程监控及控制,对数据传输的时延及稳定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工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已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如何将5G通信与工控系统结合,打造具有高度柔性生产的工业生产线,推进5G+工业融合,已成为了工控领域的重要课题[1]。

2 企业工控与5G应用现状

东部某铜矿在5G商业化伊始,率先在矿山范围建设了7座5G基站,实现了矿山5G公网的全覆盖。5G基站由通信运营商和矿山投资共建,基站与采集设备之间通过CPE连接。通信运营商开通5G卡并插入CPE后,配置好相关APN接入点,通信运营商基站即可识别,之后为CPE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接入运营商核心网中,进而可以实现互联网信息共享的需求。数据经CPE-基站-核心网传输。如图1所示。

图1 5G通信流程示意图

该矿区建有两座选矿厂,日处理量设计7000t/d,采用SAB+浮选+浓密脱水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水平较高,建有一套DCS系统及若干下挂子站。DCS采用control-logic1756作为主CPU,wondeware作为上位机平台,子站PLC包括三菱,西门子,施耐德等,目前正逐步统一为西门子1500及1200系列[2]。在尾矿浓密机子站建有一套加药系统,可根据生产工艺定时、定量自动添加絮凝剂等药剂,加快矿浆沉降。中控室上位机系统监控和采集生产现场数据,服务器和絮凝剂PLC之间交换数据基于S7协议,S7协议基于TCP/IP实现依赖于面向块的ISO传输服务,是西门子开发专门针对工控复杂条件下特殊设计的专有协议。

由于中控室距离浓密机现场距离太远,现场需要架设光纤到中控室机房。光纤敷设投资较大,且现场作业空间狭小,环境恶劣。在5G基站建设并调试完成后,5G信号覆盖已达全厂。可充分利用5G无线,实现服务器与PLC的通信。

但是,由于5G通信网由通信运营商建设,数据经基站需要走运营商核心网。而工控PLC部署在本地局域网中,通常要求为独立子网,且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一般不允许访问外网。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实现工控局域网与5G网络通信,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3]。

图2 5G网络信号覆盖强度图

3 工控S7协议底层分析

S7Comm(S7 Communication)是西门子专有的协议,是西门子S7通讯协议簇里的一种。S7协议被封装在TPKT和ISO-COTP协议中,这使得PDU(协议数据单元)能够通过TCP传送。S7Comm以太网协议基于OSI模型[4],如图3所示。

图3 S7协议与七层网络模型图

其中:

第1~4层会由计算机自己完成(操作系统底层驱动程序);

第5层TPKT,应用程序数据传输协议,介于TCP和COTP协议之间。这是一个传输服务协议,主要用来在COTP和TCP之间建立桥梁;

第6层COTP,定义于 OSI 7层协议的位于TCP之上的协议。COTP 以“Packet” 为基本单位来传输数据,这样接收方会得到与发送方具有相同边界的数据;

第7层,S7 communication,这一层和用户数据相关,对PLC数据的读取报文在这里完成。

图4 S7协议封装示意图

S7 PDU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①头(Header):包含长度信息,PDU参考和消息类型常量;

②参数(Parameters):内容和结构根据PDU的消息和功能类型而有很大差异;

③数据(Data):该数据是一个可选字段来携带数据,例如存储器值,块代码,固件数据等。在具体的报文中,TPKT的作用是包含用户协议(5~7层)的数据长度(字节数),COTP的作用是定义了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在S7Comm中 PDU TYPE:DT data)。

由此可以得出,S7协议也是基于TCP/IP封装,只是在高层协议上加上了自己独有的很多的校验、参数等报文,以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对于工程使用的通信要求来说,我们不需要关心上层S7 PDU的具体实现,只需要实现底层TCP/IP连接[5]。上层协议由上位机驱动解析后,即可自动识别底层PLC传输数据。

4 5G+MEC应用

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在网络边缘的智能网关就近采集数据并处理,而不需要将大量数据传送到中心的核心平台。在5G通信领域,相应的提出了MEC的商业概念[6],目标构建5G专网运用。如图5所示。在企业内部加装MEC设备后,通过5G网络传输的数据直接在企业内部分流,避免了流量迂回,也实现了5G网+企业局域网的融通。

MEC解决方案主要由UPF、硬件、MEP和APP四部分。企业部署MEC后,可直接在本地实现5G网络终端设备的管理。流量卡接入CPE后,数据无需进入运营商核心网分配公网IP地址,通过MEC的本地分流能力,在本地MEC设备完成私网IP地址分配,实现矿区业务在内部闭环。MEC与矿区局域网直连,减少了到中心的传输,进一步降低网络时延,同时也避免抢占出口核心网带宽资源[7]。

通过对企业内部机房和网络的改造后,矿内局域网部署了MEC解决方案的硬件设施,矿区网络作为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上层路由器上配置的路由地址表,实现了5G网络与矿区局域网直连互通。对于流量卡计费、管理等部分对外数据,通过路由器接入运营商核心网进行管理,其他业务都可做到数据不出矿区,在内网直接交互。工控网作为矿区业务子平台,与局域网通过工控网防火墙上配置的路由地址表,实现工控网与办公局域网互通,接下来只需要通过矿局域网的中转,5G网络与工控网即可互通。对其整体网络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MEC网络

5 GRE隧道技术

通过5G+MEC,实现5G网络与矿区局域网的互通。在测试工作中,5G工业网关与PLC通过网线直接相连,工业网关作为CPE设备,装上运营商5G流量卡接入5G基站,通过MEC进行私网IP地址分配(172.16网段),数据通信交换直接在本地局域网完成。PLC可以对上找到工控网192.168上位机,证明网络已实现互通。但是由于5G+MEC建立自己的局域内网,网关及PLC不能与矿区局域网实现跨网段直接通信,上位机不能找到PLC。如何解决PLC与上位机之间跨网段通信,成为了网络通信的关键。

隧道技术(Tunnel)是使用网络技术让跨越Internet的网络模拟出专线连接的效果,也是当前很常见的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隧道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也就存在多种隧道协议。GRE是一种最传统的隧道协议,GRE在两个远程网络之间模拟出直连链路,从而使网络间达到直连的效果[8]。隧道是模拟链路,所以隧道两端也有IP地址,但隧道需要在公网中找到起点和终点,所以隧道的源和终点分别都以公网IP地址结尾,该链路是通过GRE协议来完成的,隧道传递数据包的过程分为3步。

图7 GRE隧道协议封装示意图

①接收原始IP数据包当作乘客协议,原始IP数据包包头的IP地址为私有IP地址;

②将原始IP数据包封装进GRE协议,GRE协议称为封装协议(Encapsulation Protocol),封装的包头IP地址为虚拟直连链路两端的IP地址;

③将整个GRE数据包当作数据,在外层封装公网IP包头,也就是隧道的起源和终点,从而路由到隧道终点。

图8 隧道实现网络图

对于矿区来说,隧道两端分别为矿区局域网与5G采集工业网关,所以需在局域网三层交换机上建立Tunnel隧道,并在隧道上增加静态路由,指向工业网关地址,对于5G工业网关来说亦然。具体配置示意图如下:

图9 核心交换机配置图

图10 5G工业网关配置图

在网络配置完成后,理论上已经打通了5G网络与工控局域网的通信互通,在服务器商ping交换机地址后发现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功建立连接,时延也控制在10ms以内,完全达到了工控所要求的通信质量内。

图11 工控网与5G网ping图

上位机IP地址为192.168网段,在PLC编程软件里设置对端PLC地址,IP地址为172.16网段。通过编程软件的程序监控,可以发现在不同网段的PLC与本机成功建立了连接。

图12 局域网服务器监控5G网PLC示意图

5 总结与展望

经过对网络相关的改造及配置后,PLC与5G网络之间实现了直连互通,且绕过了工业协议之间复杂的解析,在TCP/IP之间实现了底层的互通。加入了MEC边缘网络设备后,数据不需经过移动5G网络核心网,数据的时延进一步降低。另外,数据在企业局域网内互通,可以做到数据不出园区,极大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从长远角度看,覆盖5G网络信号后,可以取代大量复杂恶劣条件下敷设光纤网络的要求,对企业的通信投资及网络安全不失为一个更加优越的替代选择[9]。

5G网络拥有低时延、高带宽的应用特性,天然适用于具有极高通信要求的工业控制网。在5G网络时代即将大规模商业的浪潮下,推进5G+工业融合的应用落地,可大幅提高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实现了工控系统中重要的控制中枢PLC与5G网络通信,对工控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工控互通IP地址
工控编程编译工具应用现状分析及展望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基于蜜罐的工控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智能矿井工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研究与实践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公安网络中IP地址智能管理的研究与思考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