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新阶段

2021-06-25张程

检察风云 2021年9期
关键词:检察机关知识产权

张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从量化的数据来看,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1.4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其中90%左右的行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参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达到近四成,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向创新型发展国家迈进,保护知识产权将变得极其重要。

知识产权保护一路走来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在不断推进,尤其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商标法》,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制定的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承认了技术的商品属性,明确了国家鼓励发明创造的立场。紧接着1990年又颁布了《著作权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三部法律的相继颁布,标志着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在此期间,我国还在1985年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9年加入了《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1992年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积極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知识产权立法。2001年,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将驰名商标的保护增加到不相同、不相类似的商标,完善了商标的注册和撤销程序,并将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商标确权作出的决定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我国于2001年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此次《著作权法》修订细化并增设了著作权人的权利,特别是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通过修法,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5年之后,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水平已经符合主要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要求。但在法律的执行问题上,却屡屡遭到西方主要知识产权强国的刁难。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创新的需求也随之凸显。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引进外资技术或者符合某种国际标准,而是为了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此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注重立法的完善,还注重执行层面的操作性。2008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修改,不但将“相对新颖性标准”提高为“绝对新颖性标准”,赋予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许诺销售权,为保障执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2013年对《商标法》的修改也有类似的特点,除禁止抢注因业务往来等关系明知他人已经在先使用的商标外,还从完善执法的角度增加了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加重了侵权人的举证责任。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面向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的出台,彰显出中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20年11月30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就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正式发布。文中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十年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目标,也彰显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

司法机关不断完善保护机制

在中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历程中,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始终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向前发展。其中,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随后三地相继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也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6年至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14万余件4万余人,批准逮捕1.63万余件2.8万余人;审查起诉3万余件6.5万余人,提起公诉2.3万余件4.5万余人;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661件817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构成犯罪的案件1000余件1300余人。检察机关在发挥知识产权刑事追诉职能的同时,还注重检察职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力度,依法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审判违法行为和执行违法行为。2016年至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涉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495件、行政监督案件205件。

在大量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20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决定整合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以检察官专门办案组织的形式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随着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的成立,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检察机关也逐步开展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试点工作。

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的设立对于各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强化知识产权诉讼监督,提升企业家的创业信心和安全感,激发社会创新精神,监督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现出的跨区域、链条式发展态势,知识产权保护区域间的协作也在不断推进。例如,上海检察机关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区域协作,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区域合力。在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会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检察院签署《关于加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检察机关经济、金融、知识产权犯罪领域刑事检察工作协作配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实施细则》,开展办案联动,重拳打击经济、金融、知识产权犯罪,保障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在2020年5月份,青浦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跨地区假冒某品牌新型建筑材料案件。青浦区检察院依托前述《实施细则》主动赴吴江区沟通协作,两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对案件证据标准、侦查方向、行刑衔接等进行研商,并就跨区域协作达成共识,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需要认识到的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着多重挑战。知识产权侵权模式日益多元化,呈现出产业化、区域化、链条式发展趋势,同时侵权行为的认定也错综复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更为隐蔽,侵权证据容易灭失,证据难以固定。此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维权能力尚不足,一些企业的技术秘密保护措施流于形式,被侵权后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也不足。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仍面临较大挑战。

猜你喜欢

检察机关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浅析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浅议检察机关会计司法鉴定的主要职责
知识产权为“互联网+”护航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