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材的视觉语意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25徐俊华HeRuiXuJunhua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意肌理木质

■何 蕊,徐俊华 He Rui & Xu Junhua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凭借新颖的创意概念,借助电商平台的影响和推广力度,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文创产品在大量年轻消费者中流行并形成更加自由、凸显个性的市场效应。文创产品作为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的一类特殊产品,第一要旨是传递文化特性,在满足此前提的基础上还需要像其他类别的产品一样有具体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除此之外,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文创产品是通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整体感受带给消费者更高层次精神体验与追求[1]。木材以其特殊温润的质感和优美的纹理特性成为一种独特而魅力持久的材料[2],以木材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不仅能很好地呈现文创产品的文化特性,回归自然、质朴的产品特点也符合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理念,从众多不同材质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可观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着人们由古至今的感受,成为人们的习惯和嗜好,甚至成为人类生理需要和心里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材的颜色具有特殊的色相、明度、彩度的搭配方案,或艳丽夺目、或平淡朴实;或冲突张扬,或含蓄沉稳。木纹的纹理、色彩、质感与木材的生物生长特性联系在一起,不仅具有绝对的唯一性,而且具有绝对的不可复制性,与文创产品的个性化原则相符[6-7]。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师把文化及实用价值的信息,在设计目标的驱动下,调动木材的视觉、触觉特征,借由恰当的木材加工工艺,通过大众所接受的视觉符号传达设计者的信息与象征,称为木质材料的视觉语意[8]。

1 木材的视觉语意

1.1 视觉语意

视觉语意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信息,在设计目标的驱动下,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创造力,将设计构思、设计创意用大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视觉符号表达出来,大众通过对视觉符号的分析、解读,理解设计师表达的语意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3]。

1.2 木材的视觉语意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材料。“木材是最有人情味的材料”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g劳埃德g赖特曾表达自己对于木材的喜爱。木材的外部视觉特征包含光泽、颜色、花纹、肌理等[4]。木材的花纹是由木材的构造纹理和特殊纹理决定,给人以动感。木材的生长轮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割,径切面和横切面上呈现的都是相互不会交叉的接近平行或同心圆的图案,这种图案线与线之间不轻易交叉,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韵律之美、生命之美、秩序之美、雅致之美。此外,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培育条件、不同树种、同一树种的不同部位都会影响木材纹理,材色的变化,呈现出变化不一的视觉语言,其独特的材质美感是任何人工材料无法比拟的[5]。木材质感承载

2 木质材料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价值

2.1 木材的文化属性

木材自身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木与文化就有密切联系,木的文化属性更多的是源自古人把木与社会生活现象做了关联性的比较,把“木”生活化中赋予了更多的主观意向性。“木”源自树、源自植物,《说文》中记载“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表达的是一种人类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寒木春华”树木是岁月的记载,是时间的沉淀,其顽强持久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向上的象征,故从古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木文化一致得到人们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尚木情节”自古有之,在五行之中,象征生命力和生长力的木是东方的代表,是春天的代表[9]。

木质产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是其文化属性的加码。大众将自然人化,将木材运用联想和想象赋予了更多的文化符号语义,通过古人细腻的情感和想象把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在不同的木质载体上折射出来。当下,消费者追求的慢生活,极简设计、生态设计,其内心是对大自然的渴望,对生命本真的追求,感悟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淡雅。来源于自然的木材,天地孕育,是人们与自然对话的一个通道。木材的文化属性对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2 木材的加工属性

木材除了具有特别的视觉特性以外,质朴亲切的质感,较强的结构强度,更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可以运用不同的工艺对其进行造型。可以通过物理的工艺,如劈、锯、刨、铣、车、钻、雕、磨、弯等改变木材大小、表面肌理及外在形态。设计中常常刻意使构件表面或局部表面呈现出木材劈裂的效果,以取得与光滑切削面的对比效应,塑造拙朴的艺术效果;车削加工可以带来平滑的肌理和曲面;雕刻往往利用木材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挖掘美的要素,或写实、或抽象、或夸张呈现出奇思妙想的形态。也可以通过化学的工艺,如木材的乙酰化处理,增加密度,提高木材的生物耐久性。还可以通过生物工艺使木材呈现出特殊的肌理如瘿木、花斑木。木材不同的加工属性对于文创产品多样化的形态塑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成型保证。

2.3 文创产品的情感化需求

在当下以体验式经济为主的大环境下,大众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关注,从单纯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拓展到对人使用的整体感受。大众消费市场对文创产品的兴趣点,也由最初的简单的文化外在形态转向精神内涵传达、使用过程的情感互动体验。作为文化情感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创产品已由最初的明信片、文化衫等单一复制品,逐渐演变为种类繁多的产品群,呈现多层级、细分化的多样性发展特点。

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将传统、地域、民族等文化内涵与人的感受、记忆、情绪、理解、反馈等一系列情感认识联系起来,通过设计构思呈现在一个具有交感体验的载体上,传达集实用价值与象征价值为一体的整体文化价值与情感体验,给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愉悦。木材的温暖、质朴、舒适之感,经由人的视觉、触觉、嗅觉感受,在芳香的味道、温暖的触感中让人们安抚心灵、平抚情绪,也能赋予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创意亮点。

■图1 横、径、弦切面木材纹理产品设计

■图2 特殊纹理的木产品设计

■图3 木质文创色彩多样化

■图4 几何化木质文创产品

■图5 仿生形态木质产品

■图6 榫卯造型产品

3 木质文创产品创意策略

随着现代设计构思的多角度及文创产品载体的多样化,利用木质材料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要赋予产品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更要适应现代的社会审美要求。利用木材肌理、色彩、造型、结构等视觉语意探寻文创产品新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方法。

3.1 肌理个性化

木材之美很大程度源于肌理之美。木材的肌理是在自然规律下形成的天然纹理,因树种、地理条件、生长环境等差异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木材的不同切面,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横切面是有许多有机的同心圆组成,间距或窄或宽,线条或平缓或陡峻。在每个年轮之间有早材和晚材的变化形成了变化且有节奏感的图案,充满韵律之美的横切面展示了一种生命之美。故利用木材横切面肌理设计挂钟等有时间或岁月沉淀的产品如图1A所示。而径切面表现为以树干髓心为中心平行排列的线条,线与线之间间距较均等给人平和、均齐的细腻柔和之美,尺子、笔筒、储物盒等很多文创产品都适合用径切面表现和加工,如图1B所示。弦切面的肌理则更加繁复多变,山峰状的图案优雅大气可以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如图1C所示。

木材的纹理是木材生长时空的直接记载,除正常纹理之外,节子、瘿木、花斑木等异常纹理的视觉语言更具人文意义及审美内涵,赋予文创产品个性及更广的语意联想空间。节子是指由于树木的自然生长,被包在木质部中的树枝部分。树木中的节子,在木材中具有清晰的反映,节子在木材有呈现独立的一部分,有的圆形,有的呈条状或掌状,与周边组织纹理区别较大,且周边纹理方向变化大,有的节子与周围部分颜色区别明显。如图2A所示的木质砧板“岁月的乐章”,是眺望远方的长者、是生长茂盛的植物藤蔓,无需更多的结构本身就是一幅画卷。瘿木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害虫或真菌的刺激发育形成的愈伤组织,这种组织最明显的视觉特征就是特殊扭曲的花纹,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在中国古代,很多硬木的瘿木切片制成文房产品,受到文人的喜爱,如图2B所示。花斑木是一种由于腐朽或染色真菌在木材生长而形成有独特肌理的木材[10],真菌形成的菌纹线在木材组织中的无规律随机分布的,有机的曲线多向分布,没有特定方向,粗细不均,时缓时急,增添了木材视觉层次性[11],如图2C所示,利用其进行钢笔、笔筒的文具设计,不确定性流动的线条赋予产品更多的意境。

3.2 色彩多样化

木材的颜色有更多的语意内涵,颜色在色相、明度、彩度上的不同变化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紫檀、花梨木这种色相上红味较强、光泽感强的硬木,给人大气、明亮、华丽的感觉。明度高的木材给人以靓丽、诚挚、快乐的心里印象;明度低给人稳重、深沉、雅致的印象。彩度高的木材有艳丽、刺激、豪华之感,彩度低则有沉静、安稳、厚重、素颜之感。木材的色相主要分布在2.5-9.0R(浅黄色-灰褐色),以5-10YR(橙黄色)居多,使得木材给人一种温暖与亲近之感[12]。即使是同一种木材,颜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长时长、生长环境、生长部位的不同使得木材的颜色呈现出不同之感。自然木色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面貌,不雕琢、不矫饰,却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力量和张力,给人以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感。它带着特有的温度和情怀,在岁月沉淀中变得愈发温润动人,自然木色的文创产品给人一种简洁的品质之感。多色的搭配使用,增强视觉对比,使形态更加的立体。拼木是东西方较为传统的一门工艺,是将各种天然色彩的木材重新叠加拼接以后再制作成各种工艺品。自然木色的深浅、冷暖变化增强了产品的趣味性。木与木之间的巧妙结合,饱含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如图3A所示。

染色木材的利用也是色彩多样化的设计策略,其中自然染色和人工染色又有较大的视觉差异,人工染色属性多样化,从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结合现代染色技术做调整,染色后的界面匀质,平滑,搭配木色本身一起使用,近似彩色和非彩色之间的对比,层次鲜明,如图3B所示。而自然染色则是染色真菌对木材的作用,和人工染色相比保留了木材本身的肌理的生态美感而改变增加了更多的色相,色彩更通透,如图3C所示鸟的羽毛部分。

3.3 造型情趣化

木材可通过切割、相交、位移、旋转等构成方法构成几何化的产品形态,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如图4所示文创产品有规则的长方体、圆柱体,也有柱体的切割,相交构成的形体。木质产品几何化造型可以使用加法设计、分割设计、减法设计、组合设计、渐变设计、异色同构设计。此外,还可进行无规则的拼接构成,通过无规则的碎木块的构成,创造出意想不到的造型。

木材也可以通过车削、雕刻等工艺开展仿生形态的造型变化。从古至今,在设计领域,仿生设计的独特性,趣味性使其成为众多设计师所钟爱的设计创新方法之一。仿生设计对于自然界的探索挖掘与文化创意产品注重创意,讲求个性化、情感化的设计需求相吻合。木材多样化的加工特性易于对其形态的塑造,仿生形态的木制品有自然有机形态的趣味性,又多了些木材的亲切感,木材对于植物、动物的刻画本身就是一种趣味性的材质碰撞,在此基础上巧妙融入产品的使用功能,让仿生的木质产品增加功能性与趣味性,如图5所示赋予了精神寓意的产品,更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此外,利用车、削、切、刨等加工工艺在木质产品外部进行凹凸、刻痕、镂空等表面装饰肌理的变化,也能赋予产品更多的趣味性和设计感。

3.4 结构造型化

榫卯,是中国古代传统木质器械的结构方式,它是采用一凹一凸的连接,形成两个部位的组合,是中国古代家具、建筑、木质产品的重要连接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榫卯结构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榫卯结构采用基本和简单构图和排列组合,提炼出大自然的质感,获得特有的视觉美感。我们欣赏明代家具的美,结构运用对称、和谐、统一等美学规律的形态带给我们愉悦。榫卯结构蕴含了我国古人们的智慧结晶,在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后,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构建建筑的结构而存在,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榫卯结构的一凹一凸和我国阴阳平衡的理念一致,凹凸的配合不仅作为连接,同时可以作为造型创意的手法,色彩的对比,肌理的对比,图形的嵌合都可以通过榫卯完成,增加了整个造型的趣味的同时传达更多的符号语意(图6)。

4 结语

随着文旅振兴政策的继续深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文创产品的核心要义是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通过对木材肌理、材色、造型、结构等视觉语言的挖掘分析找到文创产品的创新策略,丰富木制文创产品的传播形式;通过木材的视觉语言把文化因素以复合现代生活形态的形式转化成设计要素,以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猜你喜欢

语意肌理木质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木质风景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学语意——读《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