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洲河流域航道管理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1-06-24龚明正广东省深圳航道事务中心深圳航标与测绘所

珠江水运 2021年10期
关键词:茅洲航标船型

◎龚明正 广东省深圳航道事务中心深圳航标与测绘所

张向东 广东省深圳航道事务中心

1.航道概况

1.1 地理位置

茅洲河流域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跨越深圳、东莞两市,干流全长42.6km,流域面积约450km2,感潮河段长约13km,下游至入海口11.68km为深圳市与东莞市界河,是深圳市最长的内河通航河流。

1.2 水文气象条件

茅洲河流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夏季热带气旋多,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大。下游至入海口13km为感潮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年最高、最低潮位多出现在汛期,年均涨、落潮差为1.37m,历年均最大涨、落潮差为2.32和3.16m;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支流众多、集雨面广、干流较短,加之强降雨集中,汇流面小、汇流时间短,汛期存在洪水暴涨暴落,尤其在台风季节,暴雨暴潮往往随之发生。

2.航道维护管理现状

茅洲河流域干流全长42.6km,其中23公里为通航河段,包括沿海航道里程6公里、内河Ⅵ级航道5公里、Ⅶ级航道里程8公里、等外航道3公里,由广东省深圳航道事务中心及下属航标与测绘所负责建设和维护管理。

2.1 航道尺度维护

航道维护现状等级对应的航道维护尺度主要包括航道维护宽度、维护水深、弯曲半径、水深年保证率,由航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广东省印发的最新航道维护标准,茅洲河流域号位维护尺度如表1。

表1 茅洲河流域航道基本信息

2.2 助航设施维护

茅洲河流域航道共设有航标167座(盏),其中公用航标18座,专用航标149座(盏);2座桥梁设置了通航净高显示系统。

2.3 跨、拦、临河等设施建设维护

茅洲河流域航道管理范围内,渉河建筑物主要有10座跨河桥梁、3座临河码头,1座拦河闸、9座排涝站、1处水质检测点取水口、12处市政排水口、3处过水涵洞。

2.4 航道养护存在的问题

2.4.1 航道养护尺度低于主流船型航行所需尺度

茅洲河流域航道现状维护等级最高为Ⅵ级,维护水深1.0米,不满足当前主流通航船型吃水要求。船舶密度观测显示,茅洲河1当前通航主流船型为1000吨级驳船,年均潮位1.37m,每天船舶可待潮乘潮通航1次,通航时长不足2小时。2020年航道测图显示,茅洲河1航道大部分水域水深在3.0m以上、宽度达到30m以上,基本能够达到1000吨级船舶通标准,但个别地方水深虽达到养护标准但不能满足1000吨级船舶吃水,限制了主流船型航行。因此,茅洲河流域主流船型尺度超过了航道维护尺度,仅靠乘高潮通航,主流船型(1000吨级)航道通航保证率低。

2.4.2 养护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内河航道养护类型大致分为应急性养护、矫正型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三类,茅洲河流域航道为前两种类型。采用传统的航道养护方法,即通过定性观察和结合主观经验,判断航道当前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缺乏准确性和先进性。同时,该方法也具有被动性,通常出现局部航道通航条件恶化或发生水路碍航事故时,采取调整航标、航槽疏浚或航道改线等应急性养护措施。当前的航道养护模式下,茅洲河流域航道养护人力、物力和费用投入大,航道通航条件没有明显的改善,航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2.4.3 养护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茅洲河流域航道养护管理以水路和陆路巡查为主,人力、车船设备需求大,航道距离养护基地较远,巡查往返车船油耗高,养护成本大;全河段无水位监测和水深预警系统,船舶航行时以实测水深为准,不能预知航道水深情况;当前技术较为成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现有助航标志上应用不普及,航标管理以实地巡查维护为主,航标维护保证率难以提高;茅洲河通航水域现有10座通航桥梁,仅有2座桥梁设置净高显示系统、2座桥梁通航孔桥墩设有防撞设施,桥区安全通航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沙井河拦河闸建设,将茅洲河航道一分为二,航道巡查需水陆转接,进一步加大了航道养护的成本。

3.优化航道管理

3.1 航道扩能升级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优势,是茅洲河流域两岸经济发展的支撑。茅洲河流域航道扩能升级,既能满足该地区对砂石、水泥、砖等建材运输的实际需求,也能改变大船走小路的窘境,同时也迎合了自2016年以来茅洲河流域污水治理和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对航运的需求和航道实际条件,可将茅洲河1航道通航等级从现有的Ⅵ级(100吨级船)提升至规划等级Ⅲ级(1000吨级船),使航道养护尺度与当前主流船型相匹配,充分发挥航道的航运承载力。同时,航道等级的提高使航道输沙和泄洪能力得到提升,既能盘活水生态环境,也能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经济、生态、安全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2 转变养护模式

广东省正推进航道“三高体系”建设,即建设高等级的航道网络体系、高质量的航道服务体系和高效率的航道事务管理体系,对茅洲河流域航道养护提出新的要求。

3.2.1 引入精细化航道管理的理念

通过精细化的航道养护计划、操作、核算、控制和分析,采用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护作业,有效地降低航道养护费用、提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

3.2.2 采用预防性养护模式

结合航道养护技术规范标准,建立航道技术标准评价系统,对航道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价,科学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确保航道始终处于最佳通航状态。

3.2.3 推行绿色生态养护

将航道养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研究制定生态航道和绿色养护相关技术标准,开展绿色生态航道管理试点,引导航道养护绿色循环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美观和谐型的绿色生态航道。

3.3 引进现代化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航道管理中的应用,为茅洲河流域航道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养护提供了新动能。以电子航道图为基础,配套设置水位实时测报、航道航标遥测遥控、航道地形测量等系统,打造“数字航道”;通航河段桥梁设置净高显示系统、桥墩防撞系统、重点航段视频监控系统等,打造“安全航道”;推进航标遥测遥控在内河航标管理中的应用,采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化装备辅助航道航标巡查管理,实现机械换人,解决水陆转换的窘境,打造“智能航道”。现代技术与航道养护管理相结合,将航道虚拟化、数字化,实现航道管理可视化、智能化,提高养护效率和服务水平。

4.结语

茅洲河流域作为深圳最大的内河通航河流,具备较强的航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能,通过优化航道管理、科学扩能升级,改善通航环境,提升航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将茅洲河流域打造成航道通、航行畅、生态优、环境美的现代化航道。

猜你喜欢

茅洲航标船型
沿着茅洲河散步(组诗)
航标工
深圳:全流域治理共同系统治污
环境视点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
——福船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广船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
内倾船型的非线性横摇仿真分析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