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丰城市姜坪矿区煤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21-06-22肖玉如王先广肖臬莹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5期
关键词:岩浆岩煤系燕山

肖玉如,祝 强,王先广,肖臬莹

(1.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南昌 330200; 2.江西省煤田地质局,南昌 330001;3.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南昌 330025; 4.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南昌 330038)

1 区域地质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宜丰-景德镇深大断裂带与樟树-进贤-乐平断裂之间,即位于萍乐凹陷(Ⅱ1-1)中段, 又位于扬子板块鄱阳盆地(Ⅰ2-2)南缘复合带上[3-4]。

区域褶皱发育,形成的构造背景分基底和盖层褶皱。基底褶皱由新元古界潭头群、震旦系沅里组浅变质岩构成,表现为加里东、印支期基底强烈褶皱,形成了一系列北东方向的复式向斜[5-9]。受燕山期运动影响,盖层褶皱发育,走向NNE,为开阔近等厚直立褶皱,两翼产状大致正常。还发育SN向褶皱。

断裂构造以北东向走向逆断层、逆冲断层为主,规模较大,正断层、平移断层规模较小。有些逆断层受后期剥蚀作用,出现“飞来峰”或“构造窗”。这些断裂既有加里东期又有燕山期多次活动叠加的特点。

燕山期岩浆岩矿区均有较大面积出露。区域内以酸性花岗岩类为主,呈岩基式产出;中性以安山岩类为主,出露于煤系外围或煤系地层中;基性多为辉绿岩、玄武岩,常成脉状侵入煤系地层。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Pt31bs)四周有出露,为工作区煤系地层的基底。岩性为灰绿色、灰色、紫红

1.第四系;2.白垩系南雄组;3.三叠系安源组;4.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5.燕山期第一期岩浆岩;6.燕山期第二期岩浆岩;7.石炭系华山岭组;8.地层不整合线;9 地层倒转;10 正断层;11.逆断层;12.向斜;13.地层整合界线;14.勘查剖面线;15.槽探;16.未见煤钻孔;17.见煤钻孔;18.矿区范围;19.产状;20.县行政界线图1 区域地质图Figure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图2 5线勘查剖面图Figure 2 Exploration line No.5 section

色千枚岩、变质砂岩,含绢云母,具有丝绢光泽,夹少量板岩,见石英脉侵入。

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 矿区内大面积出露,为赋煤地层,可分为三家冲、紫家冲段。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接触。

第四系(Q) 灰褐色、灰黄色、棕黄色黏土质砂质层,含砾石,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变质岩碎块,岩浆岩碎块等少量,磨圆度及分选性均差,其厚度0~10.73m,一般厚度5.99m。

2.2 构造

姜坪-饶家向斜内发育两组断层(图3),一组为NE向(走向)断层,如F3、F7、F9、F13、F14、F15,主要发育复式向斜两翼,延伸4~20km。向斜NW翼一般为正断层,向斜SE翼则为逆断层。另一组为平移式或斜切断层如F10、F11、F12,规模较小,延伸0.5~2km。

F3、F7、F9、F13、F14、F15断层性质、产状展布、断距及控制情况(表1)。岩心上见构造破碎及毫米级小断层(照片1、2)。

表1 姜坪矿区断层控制一览表

(照片1 破碎带) (照片2 毫米级断层)

1.第四系;2.白垩系南雄组;3.三叠系安源组;4.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5.地层不整合线;6.正断层;7.逆断层;8.向斜;9.地层整合界线;10.矿区范围图3 矿区构造纲要图Figure 3 Structural outline map of mining area

周坊至下东源岩浆岩出露较多,多为顺层或沿断裂带侵入,少数岩浆岩与围岩发生接触变质作用,泥岩变质迹象较明显,岩石呈丝绢光泽。

3 煤层

表2 姜坪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统计表

4 煤质

采取煤心煤样206件、煤岩样14件、瓦斯样共6件、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样17组共58块(图4),炭质泥岩及夹矸样11件。

1.瓦斯样;2.煤层顶底板力学样;3.煤岩样;4.煤心样;5.矿区范围;6.剖面线及编号图4 矿区取样分布图Figure 4 Sampling points distribution in mining area

煤的宏观特征为灰黑-黑色,条带状结构为主,条痕黑褐色,多呈金属光泽,光亮-半光亮型,偶夹泥岩、泥质粉砂岩线理,含黄铁矿结核。

煤岩特征以有机组分为主,含量95.86%~96.90%,组分类型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少量。镜质组多数为无结构基质镜质体为主,极少数的团块镜质体、均质镜质体、碎屑镜质体。惰质组以丝质体、半丝质体为主,其次为碎屑惰质体,少见粗粒体、菌类体。无机组分含量3.10%~4.14%,组分包括黏土矿物及硫化物,以黏土矿物居多。黏土矿物呈团块状、细粒状、条带状充填裂隙或胞腔。硫化物为黄铁矿,金属光泽,亮黄色,莓粒状充填于有机质空隙。方解石呈脉状充填裂隙。反射率:4.25%~5.09%。

原煤以高灰分煤为主,中灰分煤最少。煤层酸性矿物总量占79.83%,碱性矿物总量占37.47%,碱酸比为0.47。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以特低挥发分煤为主,其次为低挥发分煤,中等挥发分煤极少。原煤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以中热值煤为主。原煤焦渣特征1~4,精煤煤焦渣特征1~2,焦块特征大多数为粉状,少数为弱黏结。原煤干燥基CO2.d含量1.30%~12.18%,平均3.02%,二氧化碳反应性弱。

原煤干燥基硫含量测试74个,最大值2.08%,最小值0.13%,平均值0.47%。特低硫占70.83%,低硫占12.5%,低磷分煤占62.5%,中磷分煤占25.00%。原煤干燥无灰基氢Hdaf≤2.0%煤样59个,占90.77%。Hdaf在>3.0%范围煤样5个,占7.69%,以无烟煤一号为主,少量贫煤。

精煤煤样的洗选密度液采用1.62~1.80g/cm3,回收率2.21%~25%。矿区可采煤层以高灰分煤为主,中高灰分煤次之,中灰分煤少量。煤层多数属低等可选性。原煤干燥基磷以低磷分煤为主,中磷分煤次之,高磷分煤少量。瓦斯含量测试CH4为0.03~0.18 mL/g,为低瓦斯。

5 成因分析

5.1 古地理环境

中三叠世末的印支造山运动,江西由海上升为陆地,晚三叠世安源成煤期,本矿区为陆相山间盆地沉积[2]。在安源晚期紫家冲时,丰城姜坪矿区接收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沉积,产丰富苏铁杉、蕨类等植物叶茎化石及其碎片,局部见动物潜穴等痕迹化石,岩性以砂砾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具多沉积旋回,发育多层煤且多数赋存中下部至上部旋回的特征。三家冲段粉砂岩、细砂岩发育斜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和平行层理,为湖泊相-沼泽相交互沉积,具多沉积旋回发育多层煤的特点。丰城洛市、秀市、河湖艾湖矿区也是发育多沉积旋回的特征,发育多层煤。

5.2 构造

矿区两组断层,一组为走向断层,向斜NW翼一般为正断层,向斜SE翼则为逆断层,一组为平移式或斜切断层。平移式或斜切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走向同沉积断层下降盘对矿区煤层来说,既起同沉积作用,又起保存作用,可是上升盘对煤层来说,抬起不利于煤层沉积甚至抬起被剥蚀,利多弊少。走向非同沉积断层主要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弊多利少。

矿区煤层煤类以其现状埋藏深度关系不明显,与其所处的区域构造、矿区构造有直接关系,更与区域、矿区岩浆岩发育有直接联系。矿区岩浆岩与围岩发生接触变质作用,泥岩变质迹象较明显,岩石呈丝绢光泽,脉岩侵入含煤地层或煤层,吞噬了部分煤层,同时造成煤层变质程度加深,具体体现在灰分增加,热值降低,向高变质阶段煤类无烟煤一号转变。

江西三叠纪成煤期后,经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与喜马拉雅期伸展成盆,形成隆、坳和盆构造格局。九岭与赣南隆起区,煤系地层剥蚀殆尽,萍乐凹陷、饶南凹陷保存了较厚的煤系地层。另外,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运动,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等老地层覆盖在萍乐凹陷、饶南凹陷新地层之上经常可见,在其下可能保存了煤系地层。矿区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分布四周,是构造窗内成功发现煤炭资源的实例。

6 结论

1)加里东期旋回对江西区域内含煤沉积起重要控制作用。加里东期的姜坪-饶家向斜保存了较完整的安源煤系地层。

2)加里东期、燕山期以来形成的断裂,对区内含煤地层起保存或破坏作用。

3)安源组紫家冲段煤系地层、主要3层可采煤层受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交互沉积控制,三家冲段煤系地层、主要2层可采煤层也受湖泊相-沼泽相交互沉积控制。

4)燕山期岩浆岩侵入活动,是引起姜坪矿区煤质灰分增加、热值降低,向一号无烟煤类转变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煤层瓦斯含量低的原因之一。

5)燕山期以来形成的盖层褶皱对区内含煤地层起一定的保存作用。

6)燕山期以来江西推、滑覆构造发育,赋煤盆地因其复杂化,形成“二层楼”或“三层楼”式结构,为推、滑覆构造下找煤提供了条件。姜坪矿区处于推、滑覆构造区,青白口系潭头群神山组分布四周,是构造窗内成功发现煤炭资源实例之一,可指导“老地层”下寻找安源含煤地层煤炭资源。

猜你喜欢

岩浆岩煤系燕山
焦煤的石墨化及煤系矿物的变迁研究
燕山水库
硬厚岩浆岩下采动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燕山水库
重磁资料在岩浆岩综合解译中的应用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
家在燕山
和顺区块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环境研究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