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早强剂在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

2021-06-22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胶砂水泥石硫酸钠

孙 燕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00)

0 引言

早强剂是混凝土生产中颇具代表性的外加剂,以无水硫酸钠与三乙醇胺单掺及复掺为试验条件,若硫酸钠取水泥的2%(按重量计),此试验条件下1 d 抗压强度增幅约44%,而相比于空白组而言,28 d 抗压强度则出现偏低的情况。复掺三乙醇胺和硫酸钠,可发现早强效果均较好,后期虽然降低但幅度微乎其微,因此复掺早强剂的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1 混凝土早强剂的概述

早强剂常见有以下几类:包含氯盐、亚硝酸盐在内的无机盐类;包含甲酸钙在内的有机物类;集早强减水剂、早强防冻剂等多种材料于一体的复合型早强类[1-2]。混凝土凝结硬化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减少该阶段的时间,可按需使用早强剂,以达到提高早期强度、缩短养护时间的效果。我国幅员辽阔,北方地区的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且温度偏低,混凝土生产及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冻害,而通过早强剂的应用,则有助于缓解该问题[3]。早强剂的类型丰富,单一材料所取得的应用效果相对有限,由此衍生出集多类早强剂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方式,其在提高混凝土工程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可兼顾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而多种早强剂的应用可以实现互补,由此避免钢筋锈蚀、水泥石质量不达标等不良现象。

2 试验内容

2.1 原材料

水泥:42.5R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标准砂;硫酸钠:化学纯试剂(纯度>99%);三乙醇胺:工业级三乙醇胺(纯度>98%);水:普通自来水。

2.2 仪器选择

包含JJ-5 型水泥胶砂搅拌机、2HDG-80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YH-40B 型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TYE-2000B 型液压式压力试验机等相关装置。仪器使用期间需注意以下内容:

(1)使用前检查:①用前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②使用前认真检查电源插头座的PE 黄绿线是否安全接地,而不是接电源零线,确保外壳安全接地;③使用前应拿掉定位套,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运动自如,电控部分是否正常滑油后开机空转,检查正常方可使用,每次使用前必须拿掉定位套;④使用前检査振动台的振动时间及制动时间一次,试车前放上空试模及漏斗。

(2)使用后检查:①使用后检查设备在检测中有无损坏;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检测设备,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正确填写使用维修记录;③使用后应切断电源,并将定位套放于原位。

2.3 试验方法

在硫酸钠、三乙醇胺单掺及复掺条件下组织试验,水泥∶标准砂∶水=1∶3∶0.5。取适量硫酸钠粉剂,将该部分与水泥充分混合;取适量拌合水,向其中掺入三乙醇胺液体,并给予搅拌。试验期间的各项操作均以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为依据,根据规范制得胶砂试件,转至水泥标准养护箱内,在相同条件下给予24 h 的养护,随后拆模,水养至28 d凝期,最后组织检测,分析各试样在各阶段的抗压强度情况。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单掺硫酸钠时的水泥胶砂强度

以1 d、28 d 抗压强度为分析对象,各硫酸钠掺量下的具体表现,如图1 所示。

图1 单掺硫酸钠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根据图1 内容可知,硫酸钠在特定掺量0.5%~2%区间内,水泥胶砂的1 d 抗压强度呈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硫酸钠掺量的提高,在2%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后续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与空白组的差距逐步缩小。从硫酸钠的特性来看,其易溶于水,随水泥硬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能够与氢氧化钙(源自于水泥水化反应)接触,经作用后生成石膏和碱,形成较丰富的细微石膏颗粒,其活性较强,可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因此水泥1 d 早期抗压强度较未掺入早强剂而言有所提高。当然,若硫酸铜掺量高于合理值,将生成过量的硫酸钙,即便水泥已经转变为结晶结构形态,但依然存在大量的膨胀性硫铝酸钙,导致水泥石强度下降,因此混凝土后期强度具有下降的变化特点。

3.2 单掺三乙醇胺时的水泥胶砂强度

以1 d、28 d 抗压强度为分析对象,各三乙醇胺掺量的具体表现,如图2 所示。

图2 单掺三乙醇胺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根据图2 内容可知,硫酸钠在特定掺量0.02%~0.06%内,水泥胶砂的1 d、28 d 抗压强度均呈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但幅度相对较小。现阶段,业内对三乙醇胺促进水泥强度提高的作用机制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多数观点里,认为三乙醇胺N 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将与金属离子发生作用,形成共价键,产生的络合物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受此影响,水泥颗粒的表面将产生可溶区点,可见C3A 和C4AF 的溶解速率均有所提高,能够与石膏发生更为剧烈的反应,生成丰富的硫酸铝钙,可提高水泥石的早期强度。在络合物的作用下,促使液相中Ca(OH)2介稳过饱和度提高,所带来的效果则是C3A 水化期间的疏松结晶物生成进程受阻,水泥石在致密性和强度方面均有所提高。

3.3 复掺硫酸钠与三乙醇胺时的水泥胶砂强度

以1 d、28 d 抗压强度为分析对象,不同硫酸钠与三乙醇胺复掺的具体表现,如图3 所示。

图3 复掺硫酸钠与三乙醇胺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根据图3 内容可知,在采取硫酸钠与三乙醇胺复掺的方式后,随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1 d 抗压强度呈提高的变化趋势,且相比于单掺而言具有更良好的应用效果。28 d 抗压强度与空白样相比,未见提升,或存在小幅度下降的变化趋势。经复掺后,可以解决前述单掺硫酸钠后28 d 强度偏低的问题,而在相同的早强效果下,复掺硫酸钠用量明显少于单掺,可缓解对水泥石质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最优复合早强剂在某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验证

在前述复掺试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某公路隧道C30 二衬混凝土配合比为依据,组织试验并检测1 d、28 d 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在硫酸钠为1%和三乙醇胺为0.03%的条件下,该混凝土1 d 的抗压强度为9.3 MPa,相比于未掺入该类物质的空白组而言增幅约33%,可满足二衬混凝土拆模要求;此外,28 d 抗压强度表现依然良好,未见强度减小的情况。总体来看,在应用复合早强剂后,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其产生的促进作用与水泥胶砂试验结果吻合,该类材料具有可行性。

4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

(1)硫酸钠对于提高水泥胶砂的早期抗压强度而言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中以2%的掺量最为适宜,相比于空白组而言,1 d的抗压强度增幅约44%,但其后期强度呈下降的趋势。

(2)三乙醇胺对水泥胶砂的强度提升效果相对较差,但其优势在于后期强度无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根据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要求,不宜单独使用三乙醇胺。

(3)通过硫酸钠与三乙醇胺两类材料复掺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早强效果,并且在三乙醇胺的作用下,可解决单掺硫酸铵时后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在应用复掺的方式后,硫酸钠的用量相比于单掺方式而言明显减少,可有效保证水泥石的质量。

(4)经过胶砂试验后,可确定最佳的复合早强剂掺量值,而将其应用于隧道工程中加以验证后发现,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通过复合早强剂的应用,可兼顾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双重要求,同时衬砌混凝土脱模时间可提前,施工效率得以提高,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胶砂水泥石硫酸钠
无固化剂水性树脂提高固井水泥石抗腐蚀性能*
提高超低密度水泥石抗压强度的方法
煤制乙二醇浓盐水分盐结晶工艺探讨
废旧玻璃粉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
橡胶粒径和掺量对橡胶混凝土胶砂性能的影响
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胶砂高低温性能研究
CO2盐水层埋存条件下Mg2+对油井水泥石腐蚀的影响
过硫酸钠缓释材料的释放性能及其对2,4-二硝基甲苯的降解效果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自主学习任务单
硫酸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