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造物思想视域下的戏曲服饰“十”字型结构研究

2021-06-21谢杰玲

纺织报告 2021年4期
关键词:字型造物服饰

谢杰玲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受到明清交替的时代背景影响,民间艺人用明代服饰作行头,以缅怀明王朝,因此,戏曲行业的服装设计大多以明朝服饰为基础。以戏衣的品种划分,几乎所有官衣,如改良官衣、女官衣、男蟒、改良蟒、女蟒等均是从明代官服演变而来。明代服饰是中华传统服饰“十”字型平面结构系统中最具典型性的,戏曲服饰则遵循以明代服饰为依据的“十”字型服饰结构,蕴藏着古人“敬物尚俭”的哲学思想[1]。

1 传统服饰“十”字型结构流变

中国传统平面结构形成了一种“十”字型平面结构样式。中国传统服装廓形多以平面的轮廓呈现,运用裁片技术来解决服装与身体之间的不贴合的问题。中华服饰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十”字型平面结构是指在传统服装二维平面的概念下,以通袖肩线(水平)和前后中线(垂直)为轴线形成的“十”字型平面坐标为固有原始结构状态。先秦两汉时期,“十”字型平面结构简约规整,对面料的利用更加充分。宋元服装“十”字型平面结构理性稳重,如宋代直领对襟衣的“十”字型平面结构简约成熟,圆领袍衫“十”字型平面结构理性大气,呈程式化、稳定化的发展趋势;元代长袍无中缝“十”字型平面结构民族特色浓郁;清末民初,仍旧采用传统的平面整体剪裁方式,结构上依旧保持传统的平整的“十”字型结构。中国传统服饰在平面结构上历经数代的转换,虽细节处有所变化,但是在根本上并无实质性改变。从先秦到民国五千年,中华传统服饰结构一贯沿用“十”字型平面结构[2-3]。

2 从服饰“十”字型结构看传统造物思想

传统服饰“十”字型结构中蕴藏着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中国传统服饰设计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多种传统文化为底蕴,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的展现和反映。传统造物思想认为,造物者指的是天、地、自然。人对天怀有敬畏之心,并惊叹于自然的造化,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一切造物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总体上均是围绕“天”“地”“人”展开的。因此,“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传统造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思想在服饰文化上则反映为人与衣的和谐,故传统服饰结构大多是宽衣博带的服装样式。“十”字型的服装平面结构采用的是“十”字剪裁,其无肩缝、无装袖、无省缝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之物的崇尚及节俭意识[4-5]。

3 戏曲服饰造物思想转译

3.1 “十”字型结构

“十”字型平面结构是中华民族服饰结构的基本形态,以“平面体”“整一性”“十字型”为特征。戏曲服饰虽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改进,逐渐融合更多的艺术加工手段和新的流行元素,但服饰的“十”字型结构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与戏曲密切相关的服饰类型有“蟒”和“靠”。蟒衣是明代贵重的服饰,非皇帝赐予是不能穿的。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当,但减一爪耳”,人们将只有四爪的龙称为“蟒”,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以此来区别皇帝与臣子的袍服。戏曲服饰中,男蟒(图1)为男性角色所穿,造型与明代的官服相似,衣长及足,齐肩圆领,大襟右衽,宽腰阔袖。蟒衣形制由两截组成,蟒水和摆单独成片,衣身为塔型,方袖窿,服饰结构为“十”字型结构,左右前后对称。女蟒款式与男蟒相同,衣长及膝,身后无摆,结构为“十”字型结构,黑色花边,袖口分开裁。官衣结构基本上与蟒袍相同,衣身由素色缎料制作而成,无纹样,前胸与后背上各缀有“补子”,通过古代作战将士所穿战甲的艺术加工,衣身分为前后两片,结构复杂,共有绣片37块,但服饰结构依旧为“十”字型,左右前后对称裁剪[6-7]。

图1 男蟒“十”字型结构平面款式

3.2 接角补缀

在“十”字型结构的基础上,古代华服内用拼接、外用补缀,亦是一种朴素的节俭与务实的敬物精神的体现。拼,能够充分利用面料的边边角角;缀,能够减少对面料的磨损,通过缀饰延长服饰的使用寿命。“拼缀”也体现了古人敬物尚俭的精神。古人根据对材料的计算,成就了平面裁剪工艺,也投射了“敬物”精神传统。如戏服平面呈“十”字型(图2),前后左右腋下各有三角形的补缀,一方面可以节省面料,保证服装面料的整一性;另一方面在抬臂运动时能够增加腋下的活动量[8]。

图2 接角补缀平面款式

3.3 整一性

戏曲服饰平面打开呈整一性的“十”字型结构。整一性的服装剪裁是利用面料的幅宽直接裁剪拼接。古代宽大服饰的结构分片大都以幅宽为基础,直接在整幅面料或者半幅面料上进行裁剪拼接。古代袍服的上衣结构是以通袖线和前后中心线前后、左右分别对称,并且无论怎样拼接,衣身与袖连裁、前后衣身没有分割,是“十”字型服饰结构的本质特征。整一性“十”字型平面结构中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将世间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和精神境界,在服饰上表现为将服装和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待[9]。在中国传统服装包括戏曲服饰中,宽衣大袖是其传承不变的风格特征,通过加大服装松量尺寸来达到服装穿着的舒适度,以追求一种和谐、浑然一体的状态,没有衣身和袖、前后片的分割,整体呈现平面的“十”字型结构,反映了非常强烈的节约意识。

4 结语

戏曲服饰多以明代服饰为原型,传统服装结构即服装剪裁呈典型的“十”字型,是敬物尚俭等传统造物思想的体现。当下,中国传统服饰的宽博样式亦逐渐成为西方设计师进行结构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探索如何将传统服饰结构的裁剪方式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在“十”字型服饰结构的基础上对传统服饰结构进行创新性继承应用,是需要进一步探索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字型造物服饰
针刺无骨花灯的造物艺术与传承发展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大倾角煤层无轨胶轮车运输的适用性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并行大口径管道“V”字型沉管下沟施工方法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探析3D图像化字型设计及应用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