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

2021-06-20李晓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

李晓璐

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对患者病情改善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20.1~2020.8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作参考组和试验组(n=50),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FBG、2hPBG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试验组FBG、2hPBG水平较参考组而言控制效果更佳,且护理后1周、2周、3周,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依从率为(49/50)98.00%,高于参考组(40/50)80.00%,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依从性及預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关键词: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85-02

据数据统计显示[1],目前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均呈迅速增长趋势,肥胖、超重者为好发人群,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增长、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等因素,都会造成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疲惫乏力、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2]。老年人作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不仅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还常常伴有其他合并性疾病,加之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代谢缓慢,导致治疗难度增大,且由于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等特征,使得患者除了需接受必要的治疗外,科学高效的护理工作在治疗恢复过程中也尤为重要[3]。本文对护患沟通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20.1~2020.8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作参考组和试验组(n=50),参考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4~83岁,平均(73.6±5.2)岁,病程1~20年,平均(13.8±2.1)年,体重53~96kg,平均(73.3±12.1)kg;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3~86 岁,平均(74.3±5.4)岁,病程1~19年,平均(14.5±1.4)年,体重50~93kg,平均(74.1±14.0)kg。两组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饮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护患沟通,①通过宣教方式指导学习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以及自我血糖监测,提高依从性和信心。②告知饮食控制是减少危险因素及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方式,制定科学饮食规划,多食用蔬菜,少食高甜高糖分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同时可根据患者身体、年龄,选择各自喜爱和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游泳、跳舞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备好糖果饼干防止低血糖发生。③邀请患者与家属共同学习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学会处理出现不良反应时的一般方法。并长期坚持、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④分析治疗中出现的血压反复波动及不良因素的影响,予以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

1.3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

(2)两组护理前、护理后1周、2周、3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依照生活质量自评表[4](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进行评估,总分 100 分,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理功能,每项25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两组依从性对比。根据本院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率进行评价,满分100分,优:≥90分;良:89-65分;差:≤64分。总优良率=(优+良)×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依从性对比

护理前两组FBG、2hPBG血糖水平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试验组FBG、2hPBG水平较参考组而言控制效果更佳,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1周、2周、3周,试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依从率为(49/50)98.00%,高于参照组(40/50)80.00%,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糖尿病为其中之一[5]。由于该病是长期慢性病,治疗过程较长,除必要的医疗手段,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和恢复阶段同样必不可少。但因老年人依从性较差,身体器官代谢各项功能均有所减退,常规的护理措施已经无法达到所需护理要求,而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6-7]。

本文研究得知,护理前两组FBG、2hPBG血糖水平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试验组FBG、2hPBG水平较参考组而言控制效果更佳,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说明在护理过程中增加护患沟通,通过健康宣教方式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学习自我监测,加强自我行为管理;通过饮食运动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强健体魄,增强自身免疫力,从根源处控制血糖波动可能性;通过心理疏导对患者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消除负面情绪,防止病情恶化发展;通过用药监督使患者正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因病情反复而再次入院的可能性。研究还证实,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1周、2周、3周,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依从率为(49/50)98.00%,高于参考组(40/50)80.00%,P<0.05。说明护患沟通能够整体上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治疗信心,了解慢性病特质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服药,维持血糖值稳定,同时通过科学有技巧的沟通交流方式,快速对患者病情作出评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最终达到改善病情,促进预后康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依从性及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乔吉艳,于王锋.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129-131.

[2]解杰梅,顾桂芹,迟俊涛,等.SBAR沟通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11):35-37.

[3]胡东方.治疗性沟通对合并糖尿病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8):1660-1662.

[4]何丽芸,张国明,孟桂云,等.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199-4203.

[5]孙敏,吕忠艳,王丽,等.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241-243.

[6]高莲竹.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248-249.

[7]刘冬桂,王晓蕾,杨丽花,等.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沟通技巧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68-170,174.

平果市人民医院 广西平果 531499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评分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