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豹源水貂肠炎病毒分子鉴定及NS1基因进化分析

2021-06-19简莹娜张学勇李秀萍赵海龙王光华王戈平马利青

青海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貂雪豹肠炎

简莹娜,张学勇,李秀萍,赵海龙,王光华,王戈平,马利青*

(1.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2.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青海 西宁 810001)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感染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其病原MEV是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无囊膜单股负链D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5 kb,基因组包括2个开放阅读框,其中一个编码调控病毒复制的非结构蛋白NS1和NS2,另一个编码组成衣壳结构蛋白VP1和VP2[2-3]。非结构蛋白NS1在MEV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NS2在MEV的DNA扩增调控和结构蛋白的转录和组装中发挥作用[2];结构蛋白VP1在MEV的复制和组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P2是MEV主要的衣壳蛋白,诱导感染动物产生ME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同时在致病性和遗传进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5]。1949年Schofield[6]在加拿大报道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暴发,1952年Wills[7]成功分离到了该病的病原MEV,之后水貂病毒性肠炎相继在美国,丹麦、挪威、芬兰、瑞典、英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发生[2,3,8]。目前,水貂病毒性肠炎已成为危害我国养貂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在我国的辽宁省(大连)、山东省(潍坊、威海、烟台、青岛)、吉林省、河北省都有病原的鉴定分析[2],我国学者在水貂感染MEV方面做了大量研究[8-10],但对雪豹感染MEV的检测鉴定分析尚无报道。

根据雪豹临床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用抗生素无效等特征,本研究对雪豹源疑似感染MEV的雪豹粪便样本进行特异性诊断、鉴定,并对MEV的NS1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为雪豹源MEV的生物学特性、疫苗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采集

两份雪豹腹泻粪便样本取自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置于采样箱中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2×TransStart FastPfu Fly PCR SuperMix、Trans 2K DNA Marker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和pMD18-T载体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TIANamp Virus DNA/RNA Kit、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质粒小提试剂盒均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引物合成及阳性质粒测序均由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其他均为国产常规试剂。

主要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离心机、微量移液器等。

1.3 病毒基因组的提取

取1 g左右新鲜粪便加入0.5 mL灭菌PBS溶液中,反复冻融2次,12 000 g/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病毒基因组提取,提取过程按照TIANamp Virus DNA/RNA Kit说明书进行。

1.4 PCR分子鉴定

依据参考文献[9]中的引物对MEV进行PCR分子生物学鉴定(表1)。扩增反应体系:Premix Taq 25.0 μL,上、下游引物(浓度10 μmol/L)各2.0 μL,模板DNA 3.0 μL,补充水18.0 μL 至PCR反应体系为50.0 μL。反应条件: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 55 ℃退火40 s(短片段)和56 ℃退火40 s(长片段)、72 ℃延伸20 s(短片段)和2 min(长片段),各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扩增后将PCR产物在1.2%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测(电压为恒压120 V, 时间为35 min),检测完成后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中观察结果并拍照。

表1 MEV分子鉴定所用引物Tab.1 Primers used fo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MEV

将长片段PCR阳性产物凝胶回收后按照连接试剂盒说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中培养,然后挑取平板上单克隆菌落于液体培养基中,再经PCR鉴定后将阳性质粒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1.5 基因序列分析

PCR阳性质粒(长片段)测序委托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峰图分析后,在GenBank上采用BLAST(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方法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应用MEGA 5.0软件和Clustal Omega (https://www.ebi.ac.uk/Tools/msa/clustalo/)在线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分析。

1.6 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通过NCBI提供的BLAST在线搜索服务软件获取其他MEV的NS1基因序列。使用MEGA 5.0软件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功能对这些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邻近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使用自展值(bootstrap)检验其可靠性,重复次数为2 000,分析不同分离株病毒间的进化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分子鉴定

利用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后,对基于NS1基因短片段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扩增出约200 bp的目的片段(图1a);对基于NS1基因长片段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扩增出约2 000 bp的目的片段(图1b)。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

图1 NS1基因两个片段PCR扩增结果Fig.1 PCR amplification of two segments of NS1 gene

2.2NS1基因长片段PCR鉴定结果

对NS1基因长片段PCR阳性产物进行凝胶回收、连接、转化,再经菌液PCR鉴定后将阳性质粒送测序公司测序,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质粒pMD18-T-NS1基因(长片段)PCR鉴定结果Fig.2 PCR identification of plasmid pMD18-T-NS1 geme(long fragment)

2.3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由表2可知,将NS1基因长片段测序结果进行在线BLAST序列比对,MEV-QH1与Genebank 中水貂肠炎病毒(登录号:JX535284、KY094124)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99.00%~99.75%),MEV-QH2与Genebank 中水貂肠炎病毒(登录号:JX535284、D00765)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98.85%~99.65%),由此表明检测到的病毒为MEV。

2.4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本研究克隆NS1基因长为2 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与不同病毒株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80%~100.00%(表3);由表4 可知,对本研究克隆的毒株与其他株间NS1氨基酸非同义位点进行比较发现19个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但不存在特异性变异位点(不存在与现有氨基酸序列完全不同的氨基酸位点,即突变位点在现有序列中均存在),而MEV-QH1与MEV-QH2在350位(D(Asp)-N(Asn))、574位(I(Ile)-V(Val))和595位(Q(Gln)-H(His))存在3个变异位点。

表3 不同毒株间NS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of NS1 among different strains

表4 不同毒株间NS1氨基酸非同义位点的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non synonymous amino acid sites of NS1

2.5 系统进化分析

运用MEGA 5.0软件,基于NS1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由图3可知,MEV-QH1和MEV-QH2聚在一个大的分支上,但并未聚在一个微小分支上;分离株MEV-QH1与中国山东分离株聚在一个微小分支上,分离株MEV-QH2与日本Abashiri株及中国L株聚在微小分支上。

图3 基于NS1基因以邻近法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Fig.3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NS1 gene by neighbour-joining method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对雪豹源MEV-QH1/2进行了分子鉴定,即对NS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比对分析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本次克隆的NS1基因序列2 007 bp,MEV-QH1/2与Genebank 中水貂肠炎病毒(登录号:JX535284、KY094124、D00765)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98.85%~99.75%),编码668个氨基酸,与不同病毒株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80%~100.00%。据张海玲等[2]研究报道,MEV的NS1蛋白中有一个从389位氨基酸开始的长为150个氨基酸的保守区域,包含细小病毒的391-394GKRN高保守序列,其在细小病毒中的氨基酸保守性远远高于其他位点区域,由于此区域中具有解旋活性并与ATPase或GTPase相关的ATP或GTP结合位点,因此该保守区域为病毒DNA复制所必需的。本研究中所克隆的NS1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391-394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异,同时在389-539位中的150个氨基酸序列,即细小病毒的高保守序列中MEV-QH1株和MEV-QH2株序列相同,未发生变异,但MEV-QH1株与MEV-SD8株512位处存在L(Leu)到S(Ser)的突变,MEV-QH2株与MEV-SD4株519位处存在K(Lys)到E(Glu)的突变,这两处的突变是否对NS1蛋白功能产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NS1基因构建的MEV系统进化树显示,雪豹源MEV-QH1/2两株并不聚在一个微小分支上,这两株病毒间有3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存在一定的株间遗传变异,但MEV-QH1/2分离株并未与其他分离株形成微小分支,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或宿主相关,应对雪豹源动物不同个体分离株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后续需采集更多的样品进行研究。

目前,水貂病毒性肠炎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进行免疫接种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卢悦[11]研究报道, MEV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导致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控依旧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动物居住的屋舍一点要定期打扫通风,用烧碱(氢氧化钠)、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从而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12]。

猜你喜欢

水貂雪豹肠炎
山东省部分地区水貂养殖场户貂源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认知调查及病原检测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笼养数量对育成期水貂行为的时间分配的影响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雪豹这只猫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雪豹,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