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晓彤:找上门来的角色叫钟晓芹

2021-06-18毛晓彤工作室Jee彭

微型计算机·Geek 2021年5期

毛晓彤工作室 Jee彭

20岁那会儿,毛晓彤正在中央戏剧学院念书,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排练、交作业。对于未来的事,几乎什么都没想,没想过毕了业之后怎么才能接上戏,更没想过30岁时会是什么样子。提起这茬,她不自觉地回到当时的立场回忆道,“完全没想过,我就觉得离我好远”。而那个看似好远的时间节点,一晃就到了跟前。尽管完全看不出来,但1988年出生的毛晓彤今年33岁。

而恰好,在刚迈过30岁门槛儿没多久的时刻,她拿到了《三十而已》这部剧的大纲。还未等翻开,就被剧名给吸引了,当下便有种预感,自己会对这四个字背后的故事产生共鸣。再等到看完剧本,感动、开心、生气、舒爽……有各种感触和情绪涌上来。

长久以来,大家对她的印象都不可避免地建立在其长相和气质上。甜美、清新和可爱,都是用来形容她的高频词。对演员来说,这是容易被记住的幸运,但也意味着或多或少要面临局限。她经历的就是,“前几年很多人找我演小可爱”。所以,面对《三十而已》的毛晓彤很难不跃跃欲试,想着,“终于有一个跟我心智年龄成熟度差不多的角色找来了”。

“所谓三十而立,并不是需要我们在30岁时达成什么伟大的事业,而是要拥有强大的内心,能做自己的避风港。”这是毛晓彤在去年7月22日钟晓芹生日这天发的一篇微博,好似在与“角色”完成一次跨次元对话。

01

在观众眼里,她的状态是最贴近现实的。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以让人省心的速度推进着人生的标准流程:上学、工作和结婚。但平静稳定的生活里,往往暗藏玄机。上班几年,同期都已晋升,她还在给大家当便利贴女孩,当到领导反过来发出灵魂拷问:你怎么想的?

但真正让观众感到“窒息”的,还是她和老公陈屿的婚姻。他们的相处模式,在第一集的亮相中就铺垫开了。早饭,一个吃西式的面包果酱,一个吃中式的油条豆浆;衣服,分开洗、分开晾、分开叠;一个养鱼,一个养猫……在以往的都市情感剧里,似乎很少看见如此貌合神离的年轻夫妻。

尤其是那些在家里吵吵闹闹的戏,都集中在拍摄前期,眼看着他们明明处处有分歧,却全无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习惯有话直说的毛晓彤干着急。演着演着就忍不住跟导演说,“这两个人才结婚三年怎么就成这样了,再这样拍下去,我可能要恐婚了”。但钟晓芹不是那种一味成全别人的角色,用毛晓彤的话来说,她在小事上非常非常迷糊,大事当前又会很果断。

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钟晓芹仿佛真实存在着。而她在毛晓彤的陪伴和见证下,完成了那个三十而立的过程,成长为自己的避风港。最终实现另一种属于三十岁的姿态:三十而已,好像随时可以接上一句,“不过如此嘛”。

了解毛晓彤后便会知道,她生活中的样子与剧中的钟晓芹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个北方女孩,毛晓彤的性格更加洒脱、直爽,这与钟晓芹的软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作为一个自小离家学习艺术的女孩子来说,她又更加独立,对未来和梦想有更坚定的目标,这与从未真正离家、毫无主见的钟晓芹也截然不同。

02

毛晓彤给钟晓芹写的小作文里,这样形容对方,“经历了孩子的一来一去,一夜长大总是伴随着痛苦到来,晓芹从这一刻开始学会了打破重建”。与之类似,打碎重塑是她身为演员在不断经历的事情。对毛晓彤来说,演戏的乐趣似乎就在于和角色建立联系。幸福和辛苦,也都发生于期间。

能够成为不同的“她”,体验她们的生活和性格,好像自己的人生也会随之丰富起来。但也因此,“要不停地把自己交出去、交给角色,投入到她的情绪里,她痛苦,你就跟着痛苦”。好在,她属于出戏、入戏比较快的演员,得以足够干脆痛快地享受这个过程。这和她的创作习惯有关,总是妥帖地拿捏着理性与感性的分寸。

每每拿到剧本,毛晓彤通常会先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一遍,“因为怕一上来就把自己代入进去,太主观了,很难发现角色闪光点”。接着,才会挑出自己角色的部分再看一遍。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她会根据情况做一些记录。像拍《三十而已》,她跟着角色演到糟心了,就记过不少当时的心情。记录的视角,有时候是钟晓芹的,有时候是毛晓彤的。

杀青之后,她不喜欢在她们身上做过多的停留。“快速地把角色抛到脑后,但也不是说立刻就对她没有感受了,但我会尽可能地去过毛晓彤的生活,选择把她剥离开”。不过,在最开始决定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她没有预见到表演这件事的迷人与复杂。也许是因为,兴趣的来源就很简单。说起这个,她提到了80、90后都很熟悉的一部作品—《还珠格格》。

毛晓彤回忆自己看这部剧的时候,正处在爱美的年纪,古装、花盆鞋、旗头,每一样都让她觉得好漂亮,还想要模仿剧里面的桥段,看人家演什么就演什么,跟着学,就这么找到了一个兴趣点。后来的事,她就记得更清楚了,關于那个新世界的大门是如何一步步打开的。

她是天津人,在当地的报纸《每日新报》上看到有表演培训班的宣传,就去报了名。等到艺考的时候,她说自己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之前并没有很系统地学习过,也不知道这一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了那儿之后发现,排队的人好多啊,这么多考生”。尽管时隔很久,但那种惊叹的心情依然被她保存完好,面对面地传递过来格外生动,把人拽进当时的情境中。她同时报了中戏和北电,好巧不巧,考试时间还撞了,要在同一天参加两个学校的二试。慌乱地穿梭于还不熟悉的北京,紧迫又紧张。

重新温习这段经历,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有考试期间,北京正下着大雪,“特别大的雪,那会儿有短暂的学过琵琶,就背着那个从地铁站走走走,我妈妈就一直陪着我”。入学中戏后,正式站上了演员生涯的起点。同时,也开启了一段如今看来缺乏规划的日子。

所以,当听到“有机会对20岁的自己说点什么”的假设时,她冒出的四个字回答是,“长点心吧”。那是因为,她属于那种认真勤勉的学生,老师布置了作业就好好完成,也有努力的方向,但不太会设定长远而具象的目标。

而想到这样“敲打”过去自己的她,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确实更明确了一些。无论被问到未来想要尝试的角色类型,或是整体而言的小目标,毛晓彤都能给出相应的答案。因为小时候曾考虑过当律师,就很想尝试那种职业感更强,特别飒爽利落的角色;至于小目标,她希望能在年底前再接到一部有质感的剧。

03

毛晓彤更习惯于把自己“藏”起来,这是她的选择。因为她的想法一直都是,工作和生活要分开。在外界看不到的空间里,她其实过得很充实,处于一种为演戏充电的状态。虽然比较宅,但不太闲得住。如果不拍戏的话,她会追剧、旅行、见朋友、陪家人、看剧本、练跳舞……有放松,也有沉淀。

即便时间不长,也能从交谈中的信息感知到,她骨子里的个性有着与肉眼所见截然不同的质感。而柔弱乖巧的外表,加上刻意限制自己被了解的范围,毛晓彤总是会接收到来自外界的迟钝反应。从小到大,这种情况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可以久远到小时候。新班入学,她一开口讲话,老师就觉得奇怪,“你嗓子怎么那么哑”。因为早在看到她的时候,脑海中就先有了一层想象。

翻开毛晓彤的百度百科,会发现她从4岁开始,一路学习电子琴、声乐、钢琴和跳舞的经历。但在这件事情上,不似平时那般听话,也难逃小孩子的天性。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钢琴,就觉得好枯燥、好无聊。妈妈出门前,叮嘱练习,她答应得好好的,“然后等她走了就不练了,因为那会儿我们家住一层,听到脚步声,马上又开始练”。

听她说起20岁时会玩《魔兽世界》,记者的反应是疑问语气的“你打游戏”,让她露出一种可以被翻译为“你看,我就知道”的表情。她早都习惯了,“当时也是很多人都觉得,‘你长这样,我无法想象你狂敲键盘的样子,但我就觉得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我不能(打《魔兽世界》)”。绕过外表的欺骗性,再加上属于水瓶座的跳跃性,更容易就能找到让人对她内外反差产生认知的时刻。

大一刚开始学表演,最先要做到的就是释放天性,老师让大家模仿动物。她的模仿对象是鹤,因为想法创新,还得了个很高的分数。最初拿到这个命题,毛晓彤就决定与众不同,一定要模仿一个不一样的,不是大家都会一下想到的小猫、小狗、老虎、猴子……她特意买了台DV,带着它去了趟北京动物园,“我就一直在找,什么动物是特别的,然后就看到了鹤”。

她顺便分享起好笑的后续。老师没有让同学们挨个交作业,而是让大家把教室当成动物园。作为一只鹤,毛晓彤只能单腿站着,站到怀疑人生,“那个课我都站不住了,后来觉得,我为什么要选鹤”。她一边讲,还一边对着镜头比画起自己当时的具体形态。说着这些的毛晓彤,脑海里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场景,那里有更加年轻且对未来报以美好憧憬的自己。年龄的话题和过去的回忆,遍布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但她显然不属于贪恋青春的类型。

04

在角色的揣摩和塑造上,毛晓彤坦言并没有借鉴生活的经验或从他人那里获取灵感,而是在理解剧本、理解角色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钟晓芹是个贴近大众、普世性非常高的角色,但是她的经历又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诠释的时候就特别要注意把控这个角色的真实感。”

演员的“辛苦”最主要的不是体现在体力上,而是在塑造角色、感受角色人生的过程中,演员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没有经历过婚姻的毛晓彤,却在钟晓芹的灵魂里感受到了婚姻的压抑与挣扎。“我常常跟导演说,这两个人才结婚三年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种状态了。”在塑造钟晓芹的过程中,毛晓彤也吸取了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婚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沟通。

为了让角色更加贴合生活,更加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毛晓彤在各种细节上都十分把握分寸。比如因为钟晓芹是上海本地姑娘,所以她会学习上海人说话,在钟晓芹每句话的尾音加上“的呀”以及穿插一些上海方言;为了表现钟晓芹性情上的转变,她在“眼神”上也做了细节处理,用“分散”的眼神来诠释离婚前钟晓芹漫无目的、毫无主见的懵懂状态,而在离婚后,钟晓芹的生活目标逐渐清晰,她的“眼神”也愈发坚定了起来。观众能够迅速理解钟晓芹、心疼钟晓芹,这自然得益于剧本中的细节铺垫,而毛晓彤全情投入地演绎才能使剧本暗藏的细节变得更加明晰。

05

回顾毛晓彤塑造的角色,似乎每个角色都并不相同,她也坦言“虽然没有特意设定过选剧本和角色的标准,但一直以来都不想演雷同的角色,不想待在舒适圈里。”观众们熟悉毛晓彤或许是因为甄嬛传里浅笑温婉的瑛贵人,或许是《天涯明月刀》里活泼开朗的南宫翎,也可能是《天龍八部》里古灵精怪的钟灵。但真正使她获得广大观众认可和赞誉的则是《锦绣未央》里的李常茹。这个角色不同以往,是个腹黑反派角色,却也书写得异常丰满,有前后明显的反差对比。

“当时导演来找我演李常茹的时候,直接问我怕不怕被骂,我团队里的人也提醒我说这是个反派,播出后可能会挨骂,但我当时就觉得不怕啊。我看了剧本,李常茹这个角色是丰满的,我不希望演一个工具人,一直做坏事却没有心路历程,但李常茹前后是有反差的,站在她的角度上可以理解她的原因。何况有人敢用我演反派,我还挺开心的。”毛晓彤聊起李常茹的时候仍旧非常兴奋,反派的戏约无疑是对她演技的莫大认可。

在《锦绣未央》播出以后,观众们的反馈一致觉得惊喜,毛晓彤不仅演出了李常茹可恨可恶的一面,更演出了这个角色无奈和让人心疼的一面。“看整个剧本的时候我也觉得李常茹三观不正,但既然由我来塑造她,那我就要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那段时间我就完全沉浸在这个角色中了。”

尝试反派也塑造了不少活泼正能量的角色,毛晓彤演绎过的人物在性格、年龄、背景上的跨度非常大,而她也表示演员这个职业有意思的地方正是“不断突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更想要去接触到一些成熟的角色,“我一直想演一部真正的职场剧,我接演《三十而已》的原因也是因为这部剧是讲我这个年龄段的事情。”年龄对于毛晓彤来说并不是演艺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赋予了她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的空间。

06

毛晓彤实际上是很“佛系”的人,在采访中她坦言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并且不会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有目标的话也仅是希望在年底拍一部怎样的作品。但“满意现状”并不等于“安于现状”,聊起毛晓彤的过往经历以及塑造角色的过程,总能从言语间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努力积极向上的女孩子。

用“惊喜”来形容她带给观众的作品和人物形象一点也不过分,与其说是“天赋”使然,不如归功于她幕后的努力和坚持。在前几年播出的《新舞林大会》中,毛晓彤灵动的舞姿再次刷新了观众们对她的认识,从小学习拉丁舞的她很难有机会在荧屏上向大家展示舞蹈,而在这个节目中,毛晓彤的舞蹈征服了观众和评委。

“我上这个节目的时候每天都累到想要被淘汰,我觉得我快熬不下去了,但每当上场的时候我又觉得我不能输。”毛晓彤坦言在上《新舞林大会》之前有快十年的时间没有密集性地练舞了,但就是因为对舞蹈的热爱和想要展现自己的决心才使她毅然决然地参加了这个节目。

毛晓彤是个精力特别充沛的人,她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工作上也非常努力认真。她不是一个幸运的演员,出道几年都只是出演配角,在刚出道时由于连机位都找不准给自己施加了很大压力,但由于对表演的热爱以及出于母亲多年栽培的孝心,毛晓彤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如今向观众递交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