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1-06-18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学科

熊 颖

(天津泰达电力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1 电力企业档案

电力企业即电力设备制造厂、发电厂、送变电站等与电力相关的附属公司。电力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所以电力企业一般为大型国有企业。通常人们所说的电力企业指国家电网公司,从概念上还包括除国家电网外的其他与电力相关的公司。

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原始载体,通常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活动之中,用于记录社会活动,起到凭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电力企业档案所记录的社会活动主体即该电力企业自身,记录的客体为电力企业在经营、生产活动中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电力企业因其特有的电力档案独具特性,各电力企业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也不尽相同,电力企业档案的共性研究和差异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情况

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现已成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其中,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包含文献总量7000多万篇。文献类型包括: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知识元、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古籍等;还可与德国Springer公司期刊库等外文资源统一检索。

笔者在CNKI中将字段设置为“主题”,关键词设置为“电力企业档案”进行检索,共检索出494篇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

2.1 发表年度趋势

1988年《山西档案》发表第一篇研究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的文献,1988年《档案法》的颁布,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对指导我国档案工作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规范了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杨德润认为贯彻《档案法》,提高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要从管理体系、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档案管理、开发利用工作入手,建立档案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对党政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归档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归档任务,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编制多种检索工具方便利用。提出要实现档案现代化,对本单位的缩微工作和保管工作提出要求,并提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具体工作,通过开展编研工作和建立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以促进利用。

由图1可知,2013年达到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首次巅峰,发表相关文献61篇。2015年到达谷底,发文量为48篇,2016年达到第二个峰值,发文量为60篇,随后有关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发文量逐年下降,表明人们对于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下降。

图1 电力企业档案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2.2 主要主题分布

本文对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主要主题进行分析,得出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主要主题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电力企业(263篇)、电力企业档案(187篇)、档案管理(161篇)、电力档案管理(28篇)、档案管理工作(27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24篇)等。由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主要主题可知,电力企业档案的研究方向在于电力企业档案及管理工作,涉及的档案类型主要有电力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工程档案和基建档案;“如何做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管理”作为主要主题词,表明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注重实践,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档案理论的探讨,并将档案理论与档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新时期”、“与时俱进”、“大数据”作为主要主题词,表明现在与以往的档案工作、档案研究有所不同,应抓住时代变化,努力让档案工作适应新的挑战,而大数据作为引领信息化的新动力,成为档案研究的新主题;“信息化”、“开发利用”作为主要主题词,表明学者关注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管理是手段,开发利用是目的。

2.3 文献来源分布

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企业档案文献的主要分布,发现电力企业档案文献主要分布在《办公室业务》(19.69%)、《现代国企研究》(6.25%)、《企业改革与管理》(5.94%)、《低碳世界》(4.38%)、《城建档案》(4.38%)、《中外企业家》(4.38%)、《中国档案》(4.06%)等刊物。

2.4 学科分布

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档案文献的学科分布,发现研究电力企业档案的学科主要为档案及博物馆专业(41.94%),另外工业经济(34.06%)和电力工业(18.39%)研究电力企业档案也较多,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15%)、企业经济(1.49%)、会计(0.18%)在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方面也均有涉猎。总体来看,研究电力企业档案的学科比较单一,利用多学科进行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程度较差。

2.5 中国作者分布

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档案文献的中国作者分布,得出各电力企业档案文献作者的发文量较为均衡,未出现明显的核心作者,表明专门研究电力企业档案方面的学者较少,尚无十分专业的参考。其中刘海涛、孙炎、张屏的发文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在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方面的贡献较大。其次,黄辽兰、曾海娇、张新波的发文量次之。

2.6 中国机构分布

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档案文献的中国机构分布可知,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方面的发文量较多,其余机构无明显差异。表明在电力档案研究方面的核心机构有一个,但发文量差距不明显,其优势不明显。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本文选取文献量丰富的知网作为数据库,在其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出与电力企业档案有关文献494篇。从总量上来看,电力企业档案的研究还未受到充分重视,电力企业档案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笔者从发表年度趋势、主要主题分布、文献来源分布、学科分布、中国作者分布、中国机构分布等方面,分析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现状。

从年度发表趋势来看,1988年《档案法》的颁布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将《档案法》与电力企业具体的档案管理实践工作相结合,《档案法》的颁布促进了各类档案事业包括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从主要主题分布呈现的关键词来看,电力企业档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力企业档案及其管理,在现有的电力企业的档案研究中主要以具体的实践工作为引领,涉及的档案类型多样,主要有电力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工程档案和基建档案,同时注重新时期发展下的变化,注重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主要文献来源为《办公室业务》,除档案专业外,工业经济和电力工业也对电力企业档案有所研究,电力企业档案研究尚无十分专业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

3.2 展望

3.2.1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档案文献的现状,发现目前电力企业档案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管理,轻理论。笔者认为主要由于目前电力企业中的档案人员多数无专业的学科背景,往往身兼数值,缺乏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学术分析能力,所研究问题多着眼于具体的实践问题,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并且,企业注重效益,理论研究产生的效益不明显,或者说它产生的效益是长期的,无法立刻将效益变现,因此多注重管理操作,而忽视理论。

二是现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笔者分析其原因在于“大数据”等新鲜术语并非出自档案管理工作自身,需要长期的研究和磨合,现有阶段无法将理论层面快速与实际相结合;并且,电力企业注重自身职能业务,往往忽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工作的财力、物力及人力投入较少,推动档案实践的发展存在困难。

三是研究学科较为单一。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存在研究壁垒,学者对非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涉猎较少,源于学习的范围狭隘,只深入研究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

四是尚无核心机构和作者。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上所述,高校中拥有专业学术素养的科研工作者,但因环境方面的差异,无法深入电力企业档案工作,很少将电力企业档案作为研究主题,而身处电力企业的档案人员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较为薄弱,因而难以出现核心作者。机构方面,由于企业将效益放在首位,档案工作无法直接产生效益往往被忽视,所以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不深,投入就较少,因此目前难以产生研究电力企业档案的核心机构。

3.2.2 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电力企业档案研究文献的发文量逐年减少,对电力企业档案研究的重要性认识逐渐淡薄,应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提高档案意识,在财力、人力以及物力上加大对档案科研工作的投入,在招聘档案人员时,以学科背景作为重要的选人用人条件。我国正值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二阶段,要牢牢把握住时代特色,加强对电力企业档案的研究,以更好地改进电力企业的档案工作。在注重档案管理实践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的探讨,从实践中获得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鼓励不同学科背景之间人员的合作,打破学科之间的研究壁垒,多角度、多学科地对电力企业档案及其管理进行研究,例如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档案用户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档案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激发档案用户利用档案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档案价值,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