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优化建议

2021-06-17王骞汤明尧

种子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土壤肥料农产品优化

王骞 汤明尧

摘    要: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肥料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对于农业工作者而言,应该认识到土壤肥料和农产品质量间的关系,明确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所造成的具体影响,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管理,让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科学化。首先结合具体的农作物,分析了其在种植过程中的肥料需求,然后探讨了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士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土壤肥料;农产品;质量;影响;优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7-008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158       文献标志码: A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由于人口数量众多,解决吃饭问题一直是重要的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吃饱上升到吃好,这就对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质量好的农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农产品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肥水、病虫害、自然条件等,土壤肥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在现代农业视角下,科学施肥,让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生长保持相对应的关系,这能够对农作物生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农作物种植的肥料需求

不同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对于肥料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这里以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麦在种植过程中的肥料需求。小麦种植需要的肥料以氮肥、磷肥及钾肥为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小麦对于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也不同。比如对于氮肥的吸收,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有两个节点,一是出苗到拔节阶段,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小麦对氮肥的吸收量,占整个生长周期的40%左右。而在第二个阶段,小麦吸收氮肥的数量,占整个生长周期的30%~40%。在开花后,小麦依然会有少量的氮肥吸收。由此可见,在小麦出苗后一直到开花,这一过程需要施加充足氮肥,确保小麦株体能迅速生长。也需要注意对氮肥的控制,不能施用过多。如果氮肥使用量超标,那么会导致分蘖生长过猛,从而导致群体大、个体小的现象,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低[1]。

对于钾肥,在小麦生长周期,拔节之前会少量吸收钾肥,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拔节到孕穗这一阶段,是小麦吸收钾肥的高峰期,能够占到小麦整个生长过程钾肥吸收量的60%~70%,这一时期钾肥的吸收量非常大,利用率也很高。钾肥的吸收,可以让小麦植株生长粗壮、旺盛,增强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并加快籽粒灌浆。开花后直到小麦成熟,小麦生长出现根外排钾的情况,对于钾肥需求量急剧下滑,植株整体的含钾量也大大减少。

对于磷肥,小麦吸收磷肥的阶段主要在拔节到扬花这一时期。这一过程中,小麦植株吸收磷肥的量,可以达到总量的60%~70%。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小穗小花分化发育,以及让小麦内部的含氮物质与碳水化合物实现转化、累积、灌浆成熟,从而达到增加小麦颗粒粒重的效果。保障磷肥,就能让小麦粒重较重,这样果实饱满、品质高[2]。

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肥料需求量存在差异。拔节到开花这一时期,是肥料需求最旺盛的时期,拔节之前对于肥料的需求量小。而到了开花结实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有变化。不同的肥料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这也是其在不同阶段使用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小麦种植对于肥料的需求会随着生长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中,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律,比如玉米的种植,在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肥料种类、肥料数量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就需要对肥料加强管理,确保土壤肥力的科学变化[3]。

2   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具体影响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用到不同种类的肥料,这些肥料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而土壤肥料的情况,会对最终的农产品质量产生影響,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施肥量

土壤本身含有一定的肥料,具有一定的肥力。但是从农作物种植的角度来看,土壤本身具有的肥力不足,无法支撑起农作物生长的全部过程。因此,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人工施肥的方式,为土壤补充肥料,保障农作物生长。不过,从实际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对施肥量控制不合理,就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施肥过多,会造成植物徒长,虽然植株大,但是结实情况却不理想;施肥不足,又会导致农作物结实干瘪、不够膨大,品质不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施肥量不合理,导致农作物品质低。

2.2   施肥时机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于肥料的需求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肥,让土壤肥力充足,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提到的小麦种植,对于氮磷钾肥的需求,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求不同,施肥就需要抓住小麦生长的具体过程,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施肥。施肥过早或过晚,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最终影响农产品质量。然而从目前农作物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农户对于施肥时间的把握并不准确,没有在适宜的时间施肥,从而导致施肥效果不佳,影响农产品的质量[4]。

2.3   施肥方式

在农作物种植中,施肥是增加土壤肥力的主要手段。而不同的施肥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同,对于农作物生长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从施肥来讲,一般有土壤施肥、配水施肥与叶面施肥等形式。土壤施肥,有沟施、穴施、撒施等不同的形式。配水施肥,则是将肥料溶于水中,然后通过冲施、滴灌等方式,将水肥混合物作用于农作物的根部。针对土壤肥料来讲,土壤施肥方式直接将肥料置于土壤中,能够短时间内增大土壤肥力。但是,这种形式容易出现肥料流失的情况,利用率也较低。配水施肥能够提高施肥的精准性,但是相关的设备与人工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户还是选择传统的土壤施肥模式,一次性给足肥料。但是由于后期出现的肥料流失,导致农作物后期生长出现肥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农产品质量低。

3   优化土壤肥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建议

土壤肥料和农产品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需要通过合理措施优化土壤肥料,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5]。

3.1   依据农作物长势控制施肥量

在土壤肥料优化时控制施肥量,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施肥量的控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决定。农作物长势不同,就需要对施肥量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土壤肥力的优化调整,使其符合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比如小麦种植中,钾肥的使用可以促进小麦植株健壮。因此在小麦种植中,可以根据其粗壮程度,来控制钾肥的使用量。结合农作物的长势控制施肥量,可以确保施肥量合理,让土壤肥力处于合理水平,对农作物生长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者来讲,应充分理解其所包含的技术内容,对施肥量形成合理控制,确保肥料使用量和农作物生长态势一致。

3.2   立足农作物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除了对施肥量的控制之外,在土壤肥料管理中,还应该注意具体的施肥时机,确保肥料能够为农作物生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基本了解。不同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这就需要先了解其基本的生长周期情况,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其次,要着眼实际生产判断生长阶段。根据种植模式的差异,在同一时间,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农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并不相同。因此,要具体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确定其所处的阶段。最后,根据农作物的具体生长阶段,制定施肥策略,实现针对性施肥,及时为土壤补充肥力,支持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   優化施肥方式,保持土壤肥力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需要优化施肥方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需要结合农作物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比如施基肥时,应该一次性施足,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在后续追肥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多次少量的原则,也就是多次追肥,每次少量追肥。根据农作物追肥的具体长势,以便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追肥。不能一次性追施过多肥料,会导致烧苗或植物徒长。而在施肥方式上,应该以配水施肥为主,利用一些施肥工具,优化施肥模式,提高施肥效果。同时,还需要结合天气变化,避开降雨,以免雨水造成肥料流失,影响施肥效果。

4   结束语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肥料会对农产品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在农作物种植的具体过程中,应当结合农作物长势、生长周期等基本信息,合理确定施肥时机和施肥量。还需要注意施肥方式、天气情况的控制,确保施肥让土壤肥力充足,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 1 ] 张娟,金艳,郭飞.试分析土壤肥料与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性[J].现代园艺,2019(10):222-223.

[ 2 ] 朱大雁.浅谈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发展方向[J].种子科技,2018,36(4):19.

[ 3 ] 胡超.小议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发展方向[J].农家科技, 2018(6):45.

[ 4 ] 张桎瑛.土壤肥料的的使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82.

[ 5 ] 金海燕.关于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土壤肥料的作用及对策分析[J].农家科技,2018(8):199.

猜你喜欢

土壤肥料农产品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试论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土壤肥料与未来的林业发展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