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耕翻深度对直播稻田自生稻等出苗的抑制作用试验

2021-06-16安徽省怀远县农机推广中心陈佩勤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4期
关键词:稻苗测验田间

○安徽省怀远县农机推广中心 陈佩勤

怀远县自2003年开始应用水稻旱直播技术,目前应用面积已达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90%左右。但是,近几年田间自生稻、稆稻乃至杂草稻逐年增多,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对水稻品质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对此,笔者于2020年开展了“不同耕翻深度对直播稻田间自生稻等出苗的抑制作用”试验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机械。动力机械:纽荷兰T140-4和久保田904型轮式拖拉机;耕翻犁:龙丰L-1LYFT-360液压翻转调幅犁;旋耕机:1GQN-200;播种机械:背负式鱼塘投料机。

(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选在稻作区域中心的白莲坡镇叶湖村,面积:15亩;土质为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等。前作是稻茬麦,单产375kg左右。

2.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设旋耕深10 cm,耕翻深20 cm、耕翻深25 cm和耕翻深30 cm,共计四个处理。以本地常规耕种方法—旋耕10 cm深的处理,作为对照。

田间设计。田间设三次重复,采取随机区组法排列。小区面积540m2:南北宽4.5m(三个耕幅宽),东西长120m。小区间距0.5m,区组间距1m。小区和区组,均南北方向排列。四周设1m宽的保护行。

(2)试验实施。2020年6月6号上午,划定小区和区组,小区、区组均为长方形。下午,根据田间排列图,按照试验设计进行耕翻作业。晾晒一天后,6月8号,先对耕翻的各小区,进行两次浅旋耕(10 cm深)碎土作业。然后全部处理统一播种,亩播干稻谷7.5kg。最后对全部处理统一进行浅旋耕(10 cm深)覆土作业一次。6月10号灌水。

(3)调查取样。出苗后,于6月25号进行田间调查。调查采取双对角线5点法,每个小区取5个点,每个样点面积0.05平方米。样点内不区分播种稻苗、自生稻苗、稆稻苗和杂草稻苗,全部作为“水稻基本苗”数取,并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田间调查结果,把各处理的基本苗列成表1。

表1 不同耕翻深度各处理基本苗 (万株/亩)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个处理,相对于对照而言,对播种稻、自生稻、稆稻以及杂草稻的萌发出苗,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方差分析和F测验的结果与对照相比,各个处理对各种稻的种子萌发出苗的抑制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

表2 方差分析和F测验表

表3 新复极差测验的最小显著极差表

再对各处理效应,做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和对照之间,对各种稻的稻种萌发出苗的抑制效应,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但是,耕翻20cm、耕翻25cm以及耕翻30cm的,3个处理相互之间,对各种稻稻种的萌发出苗的抑制效应,差异均不显著。详见表4。

表4 新复极差测验表

三、结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对土壤进行20cm以上的耕翻,就能够极为显著的抑制自生稻和稆稻等种子萌发出苗,土壤深耕翻是一项可以推广应用的技术措施。

本地应用土壤深耕翻抑制自生稻和稆稻等种子萌发出苗土壤耕翻深度以25cm左右为宜。因为耕翻30cm及以上,除了动力消耗大以外,对于有些地块,可能会把生土翻上来,影响到水稻的生长;耕翻20cm及以下,碎土和播种后的浅旋耕作业稍微深一点,就可能把已经被翻埋在下面的自生稻、稆稻等种子,重新翻到土壤上层来,从而影响到深耕翻对自生稻、稆稻等种子萌发出苗的抑制效果。

通过试验还发现,应用好深耕翻抑制自生稻和稆稻等种子的萌发出苗技术的关键,在于选好作业机械。铧式犁的翻垡效果好,抑制效果就好;其次,耕翻后以碎土为目的的旋耕和播种后以覆土为目的的旋耕,旋耕的深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旋耕深了有可能会把已经被深埋在土壤下面的自生稻和稆稻等种子,再旋上来而萌发出苗;再次,深耕翻不宜连年进行,宜间隔2~3年。

从试验结论可以看出,针对直播稻田的自生稻、稆稻以及杂草稻的防除,在目前的情况下,以土壤深耕翻抑制其种子的萌发出苗,而最为有效、最为简捷、也最为环保。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犁子的选型及耕翻深度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这项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猜你喜欢

稻苗测验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浣溪沙·乡村四月天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夏雨来临
公子家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数字测验
黑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