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艺措施和品种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2021-06-16河南省漯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芮孟阁魏晓斐鲁镇胜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吴伟华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4期
关键词:迪卡机收农科

○河南省漯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 芮孟阁 魏晓斐 鲁镇胜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 吴伟华

根据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玉米籽粒收获机具适宜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15%~25%、 植株倒伏率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 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35cm”的玉米。为探索农艺措施和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并探索配套栽培技术,本研究选择了密度、种植模式和品种性状(茎杆直径、结穗高度、株高等)等指标,初步探索了玉米品种和农艺措施对玉米籽粒机收的影响。

一、种植密度对玉米直收的影响`

以穴播方式,连续五年对不同的种植密度下迪卡517、京农科728玉米品种的抗倒能力、产量、损失、含杂和破碎指标进行了试验测定,见表1。

由表1可以知,迪卡517、京农科728抗倒能力、增产能力和稳产性存在差异。迪卡517倒伏率(含折断,下同)相对较低,具有相对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在种植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3500~5500株/亩),迪卡517产量相对稳定。京农科728具有高产增产潜能,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产量提高,但该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在生产中给京农科728辅以化控措施,抑制倒伏,可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有利条件。

表1 不同密度玉米品种迪卡517、京农科728产量和籽粒机收质量情况

由表1可知种植密度对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破碎率并无明显影响,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破碎率可能受玉米含水率、倒伏率、机器状态和机手操作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019年京农科728株高降幅较大可能是密植与化控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对机收作业质量无明显影响。生产中可以通过密植达到增产的效果,最适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亩。迪卡517抗倒高产,京农科728具有高产增产潜力,都是适宜机收的品种。

二、种植模式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

为探索种植模式对玉米倒伏、后期脱水产量及损失的影响,2019年在5500株/亩的密度种植条件下,采用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两种种植模式,对迪卡653、郑原玉432、新单58等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成熟期对玉米倒伏率、含水率、产量和损失情况进行试验测定,见表2。

表2 同密度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倒伏率、含水率、产量和损失表现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两种种植模式下,倒伏率T检验值为0.992(注:T检验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总体标准差σ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说明这两种种植模式对倒伏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收获前含水率的T检验值为0.471,说明这两种种植模式对玉米后期脱水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种植模式下,产量的T检验值为0.317,说明在同密度种植条件下,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

根据表2 分析,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两种种植模式对玉米倒伏、成熟期脱水速率和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新单61、京农科828、农华5号等玉米品种具有高产潜力,迪卡653抗倒性较强、郑原玉432后期脱水较快。

三、品种性状对玉米机收适宜性的影响

为探索玉米品种性状与产量、倒伏率和籽粒直收质量的关系,2019年研究人员对5500株/亩条件下,迪卡653、京农科828、泽玉8911等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粗、果穗长度、穗行数、行粒数等可能影响倒伏率、产量和籽粒直收作业质量的性状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见表3。

由表3分析可知,玉米倒伏率与株高、穗位高和茎粗无线性相关关系,如株高较高的迪卡653(233.0cm)和泽玉8911(226.7cm)倒伏率分别达到了3.0%和4.1%,而新单61(228.7cm)倒伏率仅为0.2%,株高较低的辽单575(198.4cm)倒伏率却达到了12.4%。玉米植株倒伏率还可能与品种根系特性、茎秆节间长短、茎秆韧性硬度、天气条件等综合因素有关;玉米产量与茎杆直径、穗粗、穗长、秃尖、有效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无线性相关关系,玉米产量可能还与玉米穗轴粗细、籽粒形状、籽粒紧密程度、籽粒密度等因素有关。由表3可知不同玉米品种的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不同,但差别不大。玉米品种的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可能受表中所列品种特性综合影响,还可能受机收前含水率、茎秆韧性、籽粒硬度、籽粒抱合紧密程度等因素影响。农华5号、新单61等玉米品种具有高产潜力,且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相对较低,是较适合机械化收获发展需要的品种。

表3 不同品种性状下的玉米倒伏率和籽粒收表现

四、总结

玉米的种植密度对机收作业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漯河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亩,8500株以上不利于产量形成,但在5500株/亩~8500株/亩种植密度之间是否有更适宜玉米高产的密度,种植密度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同密度下,普通穴播和三角定苗种植模式在玉米倒伏、成熟期脱水速率、直收作业质量和产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抗倒能力、机收含杂率、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不同,玉米倒伏率和脱水速率可能受到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在探索玉米密植高产籽粒直收的道路上,进行品种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中,迪卡517抗倒高产,迪卡653抗倒能力强,新单61、京农科728、京农科828、农华5号等玉米品种具有高产潜力,郑原玉432后期脱水较快,这些都是具有适宜机械化收获特性的优良品种。

猜你喜欢

迪卡机收农科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机收包谷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俄网民求迪卡普里奥拯救贝加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