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红莲:自强不息度难关

2021-06-15

老区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红莲残疾果园

她像春草一样平凡,却能肥沃一片土地;她像种子一样弱小,却能掀翻一块巨石;她虽华发两鬢,战胜贫困的心却无比坚定。她,就是蔡红莲,万安县韶口乡石丘村村民,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近年来,她带着残疾的儿子,战胜了贫困,她的脱贫故事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蔡红莲育有二男四女。大儿子虽然户口仍留在石丘村,但实际上在外地成家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二儿子董丛文因患有先天性脑积水, 40多岁至今未婚,吃喝拉撒一直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四个女儿先后出嫁。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蔡红莲与丈夫董维国在完成了儿女的就业婚配等人生重大使命后,想好好地谋划一下未来的日子,特别是尽可能地为残疾的二儿子创造一些好的条件。他们首先建起了一层200平米的砖混房屋,计划等条件允许了再加盖二层。生活虽说不上富裕,但蔡红莲觉得幸福不已,奔头十足。

只是蔡红莲做梦都没有想到,她所有的计划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2001年,她的丈夫董维国在去往福建打工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身亡。噩耗传来,蔡红莲感觉天塌下来了,但她强忍悲痛,处理了丈夫的后事。心地善良的蔡红莲只拿了5万元的赔偿金。突然的变故,蔡红莲病倒了,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身体状况一直很差。但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公婆和残疾的儿子,蔡红莲别无选择,她坚强地为支离破碎的家庭又重新撑起了一片蓝天。此后的每天,她一边照顾公婆和儿子的衣食起居,一边种好家里的四亩田地和几亩果园,一边又利用自己打理果树的经验到别人家的果园里打零工赚钱。凭着自己的勤劳吃苦,蔡红莲掌握了果园除草、施肥、打药、采摘等一系列技术。2011年,蔡红莲家对面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种植了600多亩的南丰蜜桔,蔡红莲幸运地成为了那里的“长工”,她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地去打零工了。

对蔡红莲的困难,村里一直特别关注,先是为她的残疾儿子解决了低保,同时每年给予蔡红莲一点临时救助。蔡红莲在感激之余一直坚信,贫困是暂时的,只要自己肯奋斗,生活总会好起来。就这样,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蔡红莲用尽孝心先后送走了两位老人,但她心里想加盖二层房屋的计划却不知何日实现。

2014年,蔡红莲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蔡红莲并没有指望一个“贫困户”的资格能改变什么。她一如继往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辛勤劳作,艰难度日。

2016年开始,万安县精准扶贫力度空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干部等扶贫工作人员频频来到蔡红莲的家中走访了解情况,他们深深地为蔡红莲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折服,都想尽全力帮助她脱贫摘帽。

看到蔡红莲恶劣的居住环境后,他们先给蔡红莲申报房屋维修;给她的房屋加盖了屋顶,既隔热又防漏;室内室外粉刷焕然一新。如今,卧室安装了空调,卫生间安装了电热水器。看着新修的房子,蔡红莲热泪盈眶:“我真想不到,政府有这么好,我这一辈子是报答不了党和政府的恩情了。”

房屋维修好后,帮扶队通过反复沟通后又积极帮助蔡红莲发展产业。“我有打理果树的经验和技术,我就种柑桔吧!”在选择产业发展项目上时蔡红莲信心满满。两年过去,她新种上了100多棵井冈蜜柚,80多棵早熟蜜橘。同时,还把县政府提供的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和省农科院支助的5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全部入股韶牧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7年,她首次得到合作社1000元的分红。

此后,蔡红莲的干劲更足了,帮扶工作人员去走访,在家里基本上很难见到她,但你若去她家对面茶山的果园里,一准能找到她。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蔡红莲成功脱贫;2017年,蔡红莲被评为“脱贫攻坚 感动万安”五大“脱贫典型”之一。

“面对这么多的不幸和困境,我也想过一死了之,可我是母亲啊,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啊。”“我是早已到了养老享清福的年龄,但为了孩子,我必须得劳作。我现在身体还好,懂得打理果园的技术,还能够自食其力。”“党和政府是我们贫困户的坚强后盾,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们哪有不脱贫的道理。”蔡红莲的內心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无华。她识大体,懂大局,特别会感恩;她不等不靠,自强不息,战胜了贫困;她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永远是孩子的坚强母亲!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红莲残疾果园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分析研究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夏日果园
爱情需要寂寞的守候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蓬蓬的果园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