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精确放射治疗的应用

2021-06-14张晋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宫颈癌

张晋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精准放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纳入的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在IGER(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下精准放疗,观察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对放疗边界进行分析,分析校对前后的误差数值。结果:对X、Y、Z轴摆位误差进行统计,指标分别为(-0.13±0.98)、(0.26-1.61)、(-0.72±1.54)mm。对误差定值分析中,x轴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90.83%(218/240),Y轴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85.83%(206/240),Z周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87.5%(210/240)。其中Y轴误差最大较差,误差绝对值在6.6mm。在MPTV X轴扩边界指标在2.68mm,Y轴扩边界指标为4.54mm,Z轴扩边界4.2mm,Y轴扩边界指标大于Z轴及X轴。X轴、Y轴及Z轴误差在3mm以上,通过在线体位自动校对,误差校对后完成EPID拍摄,获得分次误差值。摆位校对后放射治疗精确度较高,适当在每次放射治疗前使用EPID验证有利于达到精确放疗目的。在本研究中,84组数据需校对,X、Y、Z摆位误差相比,P<0.05。结论:在IGRT技术导向下,可精准调强放射治疗,达到精准放疗的目的,为患者疾病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宫颈癌;精确放疗;IGER;摆位误差

我国女性发生宫颈癌概率高,宫颈癌作为威胁到女性生命健康及生殖健康的疾病,常规治疗方式是放化疗及手术治疗,8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通过放射治疗[1]。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对靶区进行高剂量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范围广泛。但女性盆腔结构复杂,在疾病治疗期间可能发生摆位误差,对供区放射剂量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IGRT是精确放疗的基础,通过影像学技术获得患者盆腔特征,保证靶区具有较高的放射治疗剂量,抑制癌细胞扩散,避免对盆腔周围组织产生损伤,提升整体治疗效果[2]。放射治疗期间,思考靶区器官活动的同时,也要对摆放误差水平设置外放边界,从而达到精确放射治疗的目的。本研究将我院纳入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精确放疗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8月纳入的4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在(54.54±4.24)岁,患者具有正常的活动能力,可正常配合放射治疗。

1.2 方法

①扫描:取患者仰卧位,患者平躺在腹部纤维固定板上,身体固定后,在头部及脚部划线,使用CT模拟定位扫描,自胸椎12下缘-耻骨下3cm扫描。放射科医生规划靶向区范围及可能受到影响的器官,照射剂量在46Gy/23F-50GY/25F。②图像采集:使用Varian CX直线加速器及TiGRT IVS放射治疗图像系统。系统中的设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完成位置验证及误差修正,摆位时间短,图像拍摄范围在24*24cm,误差精准性保持在0.5mm[3]。③图像验证:对患者摆位后的盆腔组织进行拍摄,获得垂直拍摄验证片,将拍摄位置图像及放射治疗计划CT定位配对,获得骨性结构。在第1次配对中,放射科医生及治疗师共同完成。配对完成后,IVS系统对三维误差值进行计算,记录患者左右(X轴)、头脚(Y轴)及前后(Z轴)摆位误差[4]。在前两次治疗中对摆位误差进行验证,随后每周对EPID位置验证一次,获得第1次及2次、8次、14次、20次拍摄影像,误差较大的情况使用在线技术矫正,误差校对后完成2次拍片,获得准确的校对值。治疗床与系统联合,对摆位误差合理纠正,结合IGRT技术指标,验证IVS系统功能的效果,该系统满足质量控制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宫颈癌放射治疗误差进行分析,分析外放边界,并对误差值进行校对。经采集的数据在统计后估算边界外放,通过摆位误差对肿瘤区域——计划区域的范围进行计算,在外放边界计算中,对X轴、Y轴、Z轴的MPTV值进行计算,MPTV值为2.5*Σ+0.7×δ的结果。其中,Σ表示患者个体误差标准值,δ代表随机误差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s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误差结果分析

在45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2次的拍摄影像进行分析,每周对影片进行一次验证,在本研究中,获得600张验证图片,对计划靶区图像对比,其中有240组误差数据。对X、Y、Z轴摆位误差进行统计,指标分别为(-0.13±0.98)、(0.26-1.61)、(-0.72±1.54)mm。对误差定值分析中,x轴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90.83%(218/240),Y轴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85.83%(206/240),Z周误差在3mm以内的占比87.5%(210/240)。其中Y轴误差最大较差,误差绝对值在6.6mm,见表1。

2.2 边界外放结果

在MPTV X轴扩边界指标在2.68mm,Y轴扩边界指标为4.54mm,Z轴扩边界4.2mm,Y轴扩边界指标大于Z轴及X轴,见表2。

2.3 校对前后的摆位误差差异

X轴、Y轴及Z轴误差在3mm以上,通过在线体位自动校对,误差校对后完成EPID拍摄,获得分次误差值。摆位校对后放射治疗精确度较高,适当在每次放射治疗前使用EPID验证有利于达到精确放疗目的。在本研究中,84组数据需校对,X、Y、Z摆位误差相比,P<0.05,见表3。

3讨论

宫颈癌作为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对女性健康产生严重威胁[5]。宫颈癌治疗中,常规治疗方式的手术治疗、放化疗,手术后放化疗效果更为理想,但总体上看,晚期宫颈癌治疗后的五年生存期占比低,死亡率高。伴随放疗技术发展,宫颈癌治疗水平不断提升。传统宫颈癌放疗,采取常规体外照射,这种照射方式视野大,但容易对宫旁组织产生影响,伴随放疗剂量增多,容易发生严重的放疗毒性,患者面对不良反应率高[6]。正常组织的耐受能力一般,肿瘤剂量无法有效提升,放疗无法达到预计的干预目标。伴随医学技术发展,3D-CRT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计算机选择摄入方向及形状,在三维空间中肿瘤靶区与照射區域保持一致,有利于准确放疗,使肿瘤组织得到均匀的照射,最大程度缩减周围组织受到的影响[7]。3D-CRT技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降低放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随之改善。但临床研究显示,3D-CRT技术无法保护肿瘤组织,靶区剂量均匀性不高,该技术在临床推广率低。调强放疗技术(IMRT),该技术基于3D-CRT技术发展,在三维空间内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优化照射区域,可有效调节最大照射视野下的追加照射计量,肿瘤内部照射剂量保持均衡[8]。在该技术治疗期间,患者摆位误差是常见问题,在IVS系统运行中,系统误差结合实际治疗位置进行模拟,系统误差一般是通过平均值表示,三个轴向系统误差增大,也会导致整体照射误差增加。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可精确定位,达到“三精”照射目的,该照射技术的优势是高精度促进放疗治疗的发展,摆位图像及计划CT图像准确配对,从而获得摆位误差,对误差进行校对,达到精准放疗的目的。在本研究中,对患者摆位图像进行拍摄,对其中的误差进行校对,X轴及Y轴、Z轴照射误差得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精准放疗过程中,通过IGER(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引导,有利于达到精确放疗的目的,保证放疗方法科学性及有效性,提升宫颈癌疾病治疗效果,为患者控制宫颈癌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临明,颜桂明,张飞燕,陈国付.宫颈癌放疗患者体重指数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08):28-31.

[2]王亦男,戴义波,陈萍萍,娄鹏荣,徐庆涛,郭建新.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膀胱充盈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12):1654-1655.

[3]章玲玲,刘雅雯,涂海燕,李凌.不同放疗剂量对晚期宫颈癌盆腹腔<1 cm的可疑阳性淋巴结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5):87-90.

[4]杨丽英,张静,孙慧鑫.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作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3):67-68.

[5]于芹,张慧,玉荣.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肿瘤,2020,40(11):784-792.

[6]陈晓慧,王佳舟,胡伟刚,彭佳元,翟鹏.加速器模型和治疗计划系统对知识库计划模型的影响:一项基于宫颈癌适形调强放射放疗计划的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20,30(10):821-825+833.

[7]刘耿淳.洛铂与顺铂化学治疗同步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0):108-109.

[8]张洪武,杜德成.基于CT影像组学的宫颈癌放疗放射性肠炎的预测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9):34-35.

猜你喜欢

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几个相关问题
34岁月经异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晚期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