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2021-06-14郭建锋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郭建锋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隔震和减震方面,必须要提高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建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抗震措施能够让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不断地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发挥其作用。只有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才能够让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为人们的生命和财產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以转变传统的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模式,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使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程度,从而保障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质量,促进高层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措施;减震措施

引言

本文以砌体房屋建筑为例,探究此类型建筑抗震性能提升策略。通过调查震害实际情况,提出抗震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法均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决策中,可以根据建筑使用需求,确定最佳抗震设计方案。

1必要性分析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在已经基本满足“住”的要求后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提高了重视程度。对既有建筑的加固工程和抗震性的提高就是指利用部分构件的替换、总体结构的微调整、构件性能的提升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使得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得到大幅增长。

2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存在的问题

2.1隔震减震支座会受到抗震墙的影响

为了能够让建筑结构变得更加稳固,这就需要在对减震和隔震的设计上做到尽量分散,若设置在建筑周围,地震时建筑的倾覆力大大增加,同时也会对建筑物的支座拉力产生严重的影响。根据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受力较大的一面应当设置抗震减震支座,支座间的距离也不能够过大,一般在2m左右就能够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其次就是隔震减震支座往往也会因为拉力而产生变化,导致建筑的减震隔震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物出现水平方向的形变。

2.2科学选择抗震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不仅要合理选择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地点,还要结合具体的地理、地质状况,科学设计建筑物结构体系,既要确保建筑物有较强的抗震性能,还要保证建筑物的实用性。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既要确保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很好的抗震性,同时,还要对建筑物局部结构高度重视,因为损坏了局部结构,也会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时会致使建筑物倒塌。在设计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地理状况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科学合理,要结合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状况进行建筑图纸的设计。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加固措施

3.1建筑物走向设计抗震方法

建筑物的走向往往也会影响地震所带来的危害问题,这就需要在对建筑物进行选址的过程当中对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调查,并且对当地的地震震向准确的掌握,让建筑物的走向和地震的震向之间呈现出相互垂直的状态,从而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更大的灾害发生。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抗震设计和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我国有很多的政策和规定,在项目筹备和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有可能出现灾害的区域进行一个评估,结合评价的结果来不断地完善抗震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满足当地的抗震需求。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对建筑场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避免在软弱的地基上还有靠近地震带的区域当中进行选址。在项目开工之前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情况做好全面的调查分析,从而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这样也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往往是常见的结构形式,不单单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那么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建造设计,确保方案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以避免盲目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体的建设工作以及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2抗震装置及措施设计

在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重点构件和节点,加强优化细节问题,将建筑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提高,将地震灾害产生的风险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同时,应当加强研究和优化减震隔震技术,提高建筑钢结构抗震能力的同时优化建筑结构体系。

3.3合理设计地震外力能量吸收和能量传递

设计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保证结构可以将地震外力的能量有效地传递出去,还可将这些能力吸收。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把建筑物的柱、墙分散到平面上,梁轴线也应和建筑物的墙、柱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一来,建筑结构不但可在双向对抗地震力,还可有效降低地震弯剪力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坏,从而让建筑的稳固性、安全性得到切实提升。

3.4合理选择加固设计方案

设计人员要谨慎对待加固方案的设计,利用数据模型对方案进行模拟,观察模拟结果并据此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牢记提高抗风险性的第一原则,对尚存的抗风险结构进行保留的同时对损耗的零件进行替换工作,并以原设计方案为基础来进行新型的抗震设计,这样既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原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改造效率,提高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结语

通过合理地设置隔震支座,隔震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数据显示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不管是在地震加速度值、结构层间剪力,还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楼层位移,相较于传统结构(未设隔震层)而言,隔震结构上部主体的稳定性和抗破坏性都显著提高,隔震效果显著。而且,采用基础隔震系统后,从基础再到上部结构,变形集中的隔震层有效地消耗了地震能量,减轻了地震作用后的破坏力。

参考文献

[1]公茂盛,汪云龙,李伟,等.新疆塔什库尔干5.5级地震建筑结构震害[J].世界地震工程,2019,35(3):58-64.

[2]韩小雷,刘颖,侯兆熔,等.基于构件性能评估的RC框架结构中震与小震设计对比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10):44-48.

[3]井彦青.日照海韵广场1#塔楼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11):15-19,68.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时期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研究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