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法新闻撰写必须把握“度”

2021-06-11麦哈巴·艾则孜

锦绣·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尺度

麦哈巴·艾则孜

摘要:政法新闻作为新闻类中的重要板块,其以强大的社会关联性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同时,政法新闻又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对于社会稳定影响效果较大。因此,政法新闻撰写必须要把握好度,不仅要体现出较好的宣传性,还要降低其带来的副作用。本文就政法新闻撰写应当注意的几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法新闻;撰写;尺度

政法新闻主要是指法律宣传、公安司法部门的工作和涉及法律范畴的新闻事件。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法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合理撰写政法新闻是每个采编人员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把握新闻选题的“度”,发挥新闻导向价值

新闻价值是政法新闻报道的选题标准,采编人员在选题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遵循该规律,看重新闻价值的显著性和新鲜性,并确保政法新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接近性,进而在报道之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政法新闻的导向价值。基于融媒体背景下,就我国政法新闻的特点来看,具体来说选题的“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把握。

(一)立足于大局,审视指导性

由于政法新闻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其必须要以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不得出现任何疏漏不足。采编人员在选题的时候,必须要关注这件新闻事实是不是立足于党和人民的立场,是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关注该新闻事实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团结是否具备导向作用。在新闻界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事实真实不等于本质真实”,其大致含义是说社会生活现象错综复杂,其中包含了本质与非本质。对于一个事件来说,单独看上去是新闻,但是将其放置于全局的盘子上筛选,借助导向性这把尺子衡量,就可能被筛掉[1]。因此,不是发生的所有事实都会成为新闻。政法新闻的选题要想合理把握这个“度”,就必须要看正面报道是否能供人学习借鉴,是否能树立正面榜样;反面报道是否能让群众引以为戒,是否能促进其整改完善。同时,采编人员必须要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将人民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而不是以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利益来讲大局[2]。

(二)以“五性”为标尺,审视典型性

政法新闻要想进一步发挥其导向作用,就必须要注重选题的典型性,由此借助独有的特点,最大化的将其影响力发挥出来。以五性为选题的标尺:显著性、影响性、代表性、新鲜性和可读性,实现新闻内容的有机整合。

二、把握新闻采写的“度”,实现精选和可读性

当采编人员确定了合理的新闻选题之后,就需要思考应当如何采写,怎样才能合理的把握采写的“度”,如何增强该新闻的可读性。根据政法新闻的特点,采写人员必须要遵从事实,不得夸大其词,运用的词语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不得随意解释法律条文。

采编人员通过信息的撰写客观准确的向读者传播信息,对各项信息实现澄清,充分挖掘事件本身的思想,向深度开拓,从而全方位的实现新闻信息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具体来说,采编人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炼主题,精细拟题。采编人员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将其典型性全面释放出来,提炼其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而通过醒目、概括度高的题目一针见血。2.多角度的丰富主题。政法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当前依然有很多停留在单纯的传播层面,采编人员缺乏思想性和创造性,没有从多个角度去丰富新闻内容,对于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挖掘度不足,使得政法新闻的报道思想性不高[3]。3.讲究报道艺术。政法新闻因其严肃性和规范性,在个别文字的阐述上具有枯燥单一的特点,然而报道不好看就没有读者,因此采编人员需要讲究报道艺术,强化新闻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合理的把握艺术优化的“度”,使得新闻内容一方面能够摒弃传统报道中的老腔老调,突破固定写作模式,另一方面也能够找准切入点,避免过于的绘声绘色。一般来说,采编人员的撰写方式可以从群众视角、当事人视角等着手,采用现场描写、倒叙、悬念、细节刻画等写作技巧,增加政法新闻阅读的美感。

三、把握版面编排的“度”,强化把关注重美观

政法新闻报道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被群众所认可,才能推动新闻媒体的长久发展。采编人员在撰写好政法新闻的内容之后,需要充分利用编排艺术去包装和深化,进一步体现出政法新闻的价值,也能够表明编辑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思想意识,这是更高层次的“度”。

首先,对于政法新闻来说必须要重点突出编排,使得其在版面上体现典型的感觉,在时间的安排上,相似新闻之间需要间隔开,以此避免典型被冲淡,给人一种泛滥的感觉[4]。其次,依据读者“好读”的需求,对文稿实施编辑、整合。借助多种手段将内容进行综合配置,包含了新闻对应的照片、图表、评论等等,以此实现政法新闻价值的提升,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方便的閱读。例如,首先报道一个案件的侦破过程,而后配以编后,可以结合当下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由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编后中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在面对这个案件的艰难和曲折时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进一步深化“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观念,让读者能够从案件的曲折故事中上升到新的认识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融媒体的背景之下,政法新闻要想实现和新媒体的完美融合,前提要充分把握好撰写的“度”,从上述多个层面着手,实现选题、选材、采写、排版等的优化和整合,协同创新,最终用政法新闻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浅析如何采写有情怀有担当的政法新闻[J].中外交流,2017,000(043):200.

[2]潘逸.站位·时机·角度·尺度-浅谈政法新闻报道四个关键点的把握[J].中国地市报人,2017,000(005):59-60.

[3]乔剑.浅谈法制新闻的采写[J].新闻世界,2019,000(003):17-19.

[4]刘慧锋.把握"大"与"小"采写好新闻[J].新闻传播,2017,000(006):23-24.

猜你喜欢

尺度
应用空间尺度思想,培养地理区域认知力
击碎无所不在的尺
建筑内部尺度的研究
击碎无所不在的尺
浅谈尺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的尺度
基于MSRCR理论的算法实现
尺度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