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

2021-06-11邱梦杰

锦绣·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侗族

摘要:侗族木构建筑工匠在长期的营造实践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在不依靠图纸的情况下,获取、记录相关的尺寸信息,并转化指导施工的方法。使建造的房屋皆以榫卯相接,结合缜密、结构牢固,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倒,显現出侗族工匠超群的构思理念和营造技艺。因此对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发掘和研究,有助于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关键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技艺,是一代代侗族工匠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这些工匠以穿斗式木构架为基础,创造性的营造了居住建筑和多种功能类型的公共建筑。

在营造过程中,最核心的人物为掌墨师,掌墨师就是“掌管墨斗的师傅”。主要负责设计建造方案;估算材料,指导备料;担任大木构件的制作与安装指导;组织分工协作并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每次建筑施工前,他们都会到现场丈量一番,然后根据地形特征以及功能需求来确定建筑物的造型和基本框架,随后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后,用小圆木、小竹片手工制成等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制作模型可以使自己的创作构思获得一种具体形象化的表现,通过这种形象的手段可以直观的感受建筑物的体量和空间,然后根据现实需求,反复推敲、不断修改,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在不绘制图纸的情况下,以自制的杖杆和竹签为主,加上其他辅助工具(斧头、锯子、长刨、短刨、墨斗、大小不一的凿子、以及侗族木匠特有的工具锛)就能将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眼等一一准确记录下来,并在“木马”上制作而成,最后将各种部件在现场组合搭建,所有部件都能严丝合缝、毫厘无误。

一、营造逻辑。木构建筑的营造逻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和建造。设计过程主要是从三维构架到二维榀架,再到一维标识系统的简化过程。建造过程则是将设计过程进行反转,从一维标识系统到竖向构建制作,然后通过制作水平构件形成二维榀架,最后将二维榀架单向复制形成三维构架[1]。图1则展示了侗居建筑的营造逻辑。这其中,二维榀架是整个构架系统的主体,有三柱、五柱等不同的规模,掌墨师以他们为基本型,然后结合业主意见和场地信息,通过增加吊柱,增添檐廊来进行变通,以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在二维榀架中,两柱间瓜柱和穿枋的组合也存在基本单元,即每根瓜柱都有两根枋进行连接和支撑,瓜身被穿在一根枋头上,瓜脚则骑在另一根枋身上[2]。

二、营造符号。在长期的营造实践过程中,掌墨师通过对构架的核心部分——榀架的认识,发展出了一套对各构件命名的标识系统。以图1中的五柱构架为例,将其各类构件名称归纳为图2。这套标识系统运用不多的字符,却可以将构架中的构件全部包含在内。常用的字符有:构件类别字符——柱、瓜、川、方、欠等;位置字符——上、下、前、后、左、右、中、金、檐、吊等;层数字符——一、二、三、四等。因为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为了准确的标明每个木构件所在的部位,他们将汉字简化书写并传授下来形成了一种符号形文字——墨师文(如图3)。经过师徒世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

三、营造工具

1.杖杆。杖杆是用半边竹片刮去表皮制作而成,杖杆有总杖杆和分杖杆两种。总杖杆的长度与建筑中最高的一根柱子的高度相等。在杖杆上,用墨师文标记出整栋建筑中所有竖向木构件的尺寸以及所有柱子、瓜筒上每个榫眼的位置和尺寸。而分杖杆则是用来记录房屋的面阔、进深等尺寸。在构件安装阶段,杖杆也有校对构件安装是否正确的作用。

2.竹签。竹签是用小竹片制作而成,宽度约10mm、厚度约2mm、长度则根据柱子直径的大小而定,一般比柱子直径多出一截方便师傅手持操作。竹签上一般用墨师文和特定的符号进行标记。墨师文主要用来标记榫眼的位置和对应的构件名称,一般标记在竹签正面。符号则用来标记榫眼的起始位置、中线位置和对柱子的加工方式,常用的四种符号及其含义如图4。一般来说,竹签正面标记榫眼的起始线、柱子中线和墨师文;侧面标记榫眼的长度和宽度;背面则记录榫眼的深度。在侗族木构建筑中,不同的榫卯结构对应的标记方式也不一样,以常用的三种榫头:全通榫、半通榫和半榫为例,在“大进小出”的原则下,展示其不同的标记方法(图5)。其次,但并不是所有的榫卯结构都需要“大进小出”,因为现实中建筑是很庞大的,一方面不可能有那么长的木材,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搭接,因此出现了龙蛇榫、公母榫、燕榫等交接榫。其交接的榫眼不需要“大进小出”,其穿入、穿出的尺寸一致。上千斤、下千斤以及地脚方在中柱处通常使用交接榫。

四、营造程序

1.杖杆法。杖杆作为记录构件尺寸和位置信息的工具,类似于1:1的“施工图”。但与一般的施工图不同的是,杖杆可以直接将信息过画到构件木料上。过画信息就是下墨过程,这个过程在整个营造过程中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掌墨师来进行此项工作[3]。在下墨之前,为了防止木材不规整而导致柱中线偏离的问题,需要先在柱子两端的横截面上画出十字线,根据十字线的中点在木材上弹出四根柱中线。有了这四根用于定位的柱中线,掌墨师就可以根据之前杖杆上记录的设计信息,在每根竖向构件上弹画墨线、确定榫眼的位置和尺寸了。在此过程中,要考虑榫眼的“大进小出”关系以及榫头的安装方向。当每一根柱子的下墨工作完成后,就可以交给其他工匠开凿榫眼了。

2.竹签法。竹签的使用流程依次为问签、排签、交签。

问签是当工匠们凿完榫眼之后,用竹签分别量取每个榫眼的三维尺寸以及柱子中线所在的位置,同时用字符标记出该榫眼在木构架中的位置,由于每个榫眼的位置、尺寸和形状都不一样,因此,整座建筑中有多少榫眼,便有多少根竹签。

排签就是当所有的竹签绘制完成后,按照标高相同或者进出方向相同的原则将竹签进行分类。这样既有利于下一步榫头的制作,又方便掌墨师查漏补缺。

交签则是根据竹签上标记的榫眼信息,直接在枋条上画出对应的榫头的墨线,并且把竹签上标记的榫眼位置信息复制到对应的枋条上。如果一根枋条需要插入两根柱子的榫眼,该枋条两端都需要标记对应的位置信息;如果两根枋条的榫头需要在一个榫眼中相接,则两根枋条都要标记该榫眼的信息。等到“画坊”的工作结束后,榫头的制作就安排给其他工匠或者学徒了。

3.榫卯收分法。大木构件粗大笨重,安装时难度很大,这就要求在制作榫卯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不能过于松懈而使节点失去结构功能,也不能太紧从而给安装带来困难,这时榫卯收分法就使得构件入榫时更加方便同时又能保证榫卯结构的稳定性。收分法遵循“大进小出”的原则,即进榫尺寸大于出榫尺寸。下面以“三川”构件来说明其榫头的收分情况。在高度上,构件的上沿保持不变,下沿每穿过一根柱子的榫眼则削减两分。在厚度上,构件朝外的一侧保持不变,另一侧每穿过一根柱子的榫眼则削减一分。与之对应的,柱子身上的榫眼也要作收分处理,即进榫和出榫的高度和厚度相差各为一分[4](如图6)。从而使得构件入榫后更加稳固,不易脱节。

五、结语

侗族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是侗族工匠们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传承的基础上,加之对建筑材料和营造过程的理解,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营造技艺。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无文字、无图样的情况下,运用杖杆、竹签以及特定的标记符号,以1:1的实际尺寸获取、记录尺寸信息,并进行设计信息转化从而直接进行构件加工以及施工安装,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各种数据误差的干扰。并且在设计、施工期间,形成了由掌墨师负责,其他工匠配合的合理高效的工作模式。体现了侗族工匠的民间智慧,也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但现代化的进程在给侗族木构技艺提供新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冲淡了其传统技艺的魅力,如何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给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仍是当下的主要难题。

参考文献

[1]蔡凌,李欣瑜,邓毅.侗族木构建筑的实尺营造[J].建筑师,2020(04):46-52.

[2]乔迅翔.侗居穿斗架关键技艺原理[J].古建园林技术,2014(04):19-24.

[3]郝瑞华.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6.

[4]陈斯亮. 高椅村传统民居大木构架营造技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8.

作者简介:邱梦杰(1996-),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侗族
侗族音乐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现状及路径探究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风雨桥:处处桥亭避风雨
跑起来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大歌: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