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甸主题纪录影像的话语变迁与价值构建
—— 以央视《同饮一江水》和云南卫视《睦邻·缅甸》为例

2021-06-11谢晓霞

文化与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江水缅甸大象

谢晓霞

2019年6月12日到15日第六届南亚博览会期间,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播出纪录片《睦邻·缅甸》,包括《生生不息》《天赐国度》《水梦·山魂》《诗意栖居》4集。该片为首部中缅合拍纪录片,也是中国创作迄今最全面、深入展示缅甸的纪录片。2020年初习总书记访问缅甸之际,该片缅语版在仰光举办了开播仪式[1]。笔者对之前涉及缅甸的纪录片进行了梳理,发现2007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同饮一江水》中对缅甸的呈现与《睦邻·缅甸》在主题、表达方式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前后承接关系。《同饮一江水》共20集,涉及缅甸的有9集:第1集《多彩的水系》、第4集《大地之宝》、第7集《稻谷飘香》、第9集《不变的虔诚》、第12集《手工制造》、第14集《独特的魅力》、第15集《一起成长》、第19集《金三角的变迁》、第20集《共有的家园》。十二年时间,两部纪录片中缅甸形象及塑造策略均有改变,原因在于纪录对象自身的变化,更体现了中国纪录片创作、审美理念的变迁。

一、缅甸影像的叙事转向

“叙事被视为任何一种文本内部的、文本与其消费者之间的组织方式。”[2]恰当的叙事手段也是纪录片魅力的重要依托。《同饮一江水》《睦邻·缅甸》均没有贯穿始终的人或事,按照比尔·尼科尔斯的分类,能归属到“诗意型”加上“解释型”,“回到追求和谐和美感的古典的诗意理念,从而发掘现实世界中的和谐和美感”[3]。

(一)叙事视角的转换

尽管有缅方的参与,两部纪录片创作的主体工作均由中方完成,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角度讲述缅甸?它们都不是纯粹的位居传媒竞争纪实领域的最高端的自然史纪录片[4],而是集合了人文、社会多样主题,是采取中国人看缅甸的“外视角”,还是缅甸人看缅甸的“内视角”?

《同饮一江水》最初名为《澜沧江-湄公河》。2005年5月澜湄六国媒体签订了《六国电视台合作摄制电视系列片〈澜沧江-湄公河〉的框架协议》,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提供全部资金、全部设备和摄制人员。其他五国电视台负责本土的协调和辅助工作。合作体现在共商题目、摄制大纲等,以保证合作协议中确定的“共同视角”的原则[5]。至今央视网站上对该片的介绍是“本着‘和平、友谊、合作、发展’主旨,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理、自然、经济、文化、宗教、人民生活和社会现状等各个侧面切入,讲述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故事。”[6]六个国家电视台的台长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取水,参加开机仪式形象地阐释了世界第二跨国最多的河流沿途各国的“同根同源”。这样的合作模式下,澜湄六国的共同点成为《同饮一江水》的关注焦点,六国之一的缅甸只能得到有限的关注。从成片看,缅甸在《同饮一江水》中的呈现“外视角”特点更明显。

《睦邻·缅甸》是2018年南博会期间第2届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上的签约项目,也是缅甸YTV(缅甸国家电视台YTV卫星电视台)开播以来首次和外国电视台合作拍摄[7],立项时就约定了中文版、缅语版以及英语版。与缅甸相邻的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团队“睦邻”的提法使得主创和纪录对象之间拉近了距离,成为一种准“内视角”。实践中,外国团队为主创作的影像不可能完全内视角,但这种将纪录对象的美与善呈现给世界的努力能得到该国国民更多的共鸣,从缅语版在缅播出的效果看,缅甸观众对该片评价颇高。

(二)画面叙事

确定了视角,接下来是如何叙事。《同饮一江水》和《睦邻·缅甸》都采用了“画面加解说”的表达方式,说话人不出镜保留了“上帝的声音”。

《同饮一江水》因有金三角的相关内容,对缅甸社会矛盾一定程度的呈现使内容自带一定的冲突感。《睦邻·缅甸》团队走进了仰光、曼德勒、蒲甘、茵莱湖、实皆省等地,使其具有旅行电影的感觉,但不是采用类似沃尔特·鲁特曼的《柏林:城市交响曲》纪录完整的一天,泼水节、点灯节、迎佛节、旱季的森林伐木逐一呈现,有一定四季轮回、时间流淌的意味,形成一种类似时间周期的叙事。不同节日、板块之间缺少时间逻辑的段落空隙由解说词来连接。

《睦邻·缅甸》更突出“以画面叙事”,即使去掉解说词,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整体弱叙事相比,细节的描述十分精致。该片首播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唯美的片段,如雨林中的寻象之旅、“点灯节”、气势恢宏的群牛渡江、蒲甘漆器、异域藕乡的怡然生活、迎佛祭礼。这既表现了《睦邻·缅甸》整体的赏心悦目,也体现了团队对单个视频完整性的重视。全片如同数个相对完整的短视频组合而成,很容易就拆解成片段碎片化网络传播,从而更适合“网生代”、读图一代观众的习惯。

二、符码的选择与缅甸文化的影像呈现

“信息在流通过程中以符号为载体传播意义,纪录片通过影像符号传播,它的文本意义是由其传播者的编码活动和受众的解码活动共同完成。”[8]

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长时间里缅甸是一个陌生的邻居,一个感觉上遥远的国度。远征军题材影像的出现,如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凤凰卫视,2005),缅甸作为中国军人曾经境外浴血的疆场为大众知悉。数部与缉毒相关的影像中,如迄今被称为世界记录时间最长有关毒品的纪录片《中华之剑》(1995),中缅边境、“金三角”毒枭等元素的复现加深了观众将毒品与缅甸相联的印象。21世纪以来,数次关于缅北战事的报道吸引了国人的目光,还有散见于新闻、法制节目中合法或非法嫁入中国的缅甸新娘。毒品、远征军、战乱、非法新娘,这些符码的多次现身,一定程度固化中国观众的缅甸印象。

作为首部全面展现缅甸的纪录片,《睦邻·缅甸》多角度建构缅甸形象的同时,还要改变中国观众对缅甸的既有看法。文化可分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层次[9],《睦邻·缅甸》呈现的缅甸主要文化符码可做如下粗略划分:

物态层 伊洛瓦底江、茵莱湖、东塔曼湖、曼德勒皇宫、蒲甘、乌本桥、马哈刚大勇僧院、瓦索寺、班得固塔、玉石、昂山市场、仰光、国家体育馆行为层 藕丝织布、采糖、漆匠、金匠、大象伐木、迎佛节、点灯节、守(班得固)塔人、出家、布施、(昂首市场)珠宝商人、海归IT青年创业

对一个外国团队而言,用纪录片直接表现对象国的文化,心态层容易以偏概全或形成隔靴搔痒之感。少数的解说词体现了《睦邻·缅甸》对缅甸文化心态的揣摩,如对马哈港大勇僧院出家前的剃度称之为“去掉头发去掉傲慢之心 去掉牵挂 一心一意修行”,评论蒲甘城边小村明南渡村民的生活“简单而知足”,《诗意栖息》解说道:“他们随意而安于是开沟修渠 造地播种 烧瓦造屋 天堂记忆在这里复活”。这些解说词放在全片占比非常有限,《睦邻·缅甸》尽可能以丰富的物态层、行为层影像让观众感受和体会缅甸社会的文化心态。

《睦邻·缅甸》的诸多影像符号和《同饮一江水》有承接关系,伊洛瓦底江、茵莱湖、迎佛节等,用藕丝织布的银随奶奶更是相隔十二年两次出现在中方主创的纪录片。《睦邻·缅甸》加入了第一大城市仰光、IT青年等符码,影像中的缅甸在传统农业社会之外加上了现代、科技气息。

作为自然人文类纪录片,《睦邻·缅甸》没有展现缅甸文化的制度层面,也就回避了直接或间接就对象国政治、社会管理等发表意见的考验。《同饮一江水》表现缅甸制度层文化的占比放在全片20集中也较为突出,第19集《金三角的变迁》出现了缅甸禁毒协会会长、仰光禁毒博物馆、仰光戒毒康复医院、缅甸禁毒协会协力小组、仰光禁毒警察波塞、缅甸农业部果敢专员,以及时任果敢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该片此处浓墨一笔,本意是突出缅北在中方帮助下的禁毒替代种植,但客观上形成了对缅甸制度文化的态度。“金三角”地处老挝、缅甸、泰国三国交界,但该集只表现缅甸,带给观众毒品是缅甸一国问题的印象。彭家声和缅甸果敢主体汉族人一样,历史原因他们处在一种矛盾的生存状态中:“对中国有认同但无法律身份,对缅甸有法律身份但无认同。”[10]该片播映前后,彭家声领导的地方武装和缅甸政府军之间的数次冲突更确证他是一个长期令缅甸政府头疼的人物。然而片中对彭家声运用了采访、跟拍、放在人群中旁观式观察等多种纪录方式,使其成为20集中最为丰满的人物,并没有掩饰对其正面肯定之意。

《同饮一江水》以地理、人文统合澜湄流域六个国家。相比另外的国家,对缅甸文化制度层面的呈现最多,在此类纪录片中形成有一定政治意味的叙事,间接反映了创作团队对缅甸不够慎重的态度。时过境迁若是被纪录国家制度或其他内部因素发生了变化,纪录片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此种取向甚至可能导致缅甸或者第三方国家的受众认为中国团队此举有超出纪录片创作之外的深意,毕竟团队是中国国家电视台。

发达国家出品,看似客观友好可能暗藏玄机的中国主题纪录片让中国观众心生反感的案例不少,如BBC制作的《中国创造》,开篇表现中国科技日新月异,但观点明显有所保留,“不过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涌入让中国式创新蒸蒸日上”,将中国科技的进步归因于西方的影响。类似策略在BBC的其他当代同类纪录片中也不鲜见,呈现出一种“分裂”的话语和双重建构[11]。同理,中国主创关于他国的纪录片要力避类似态度才会让对象国观众感受到中国的友好和诚意。《睦邻·缅甸》对缅甸文化符码的选择与影像表现完全去政治化,4集均不涉及毒品、缅甸民主化之后,民族地方武装仍然林立的现实及其他有争议或重要的国内事务,只尽量客观展现缅甸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带给中缅以及其他国家观众美的享受。

三、共同价值的呈现

任何国家富于特色的景观风物都可以拍成一部美丽的风光片,若止于此,则仅限于展示价值,难以形成深层次内涵。《睦邻·缅甸》及其他同类有官方背景的纪录片还承载着为国家战略添砖加瓦的重任,增强睦邻互信,提升缅甸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运用到中国为发起和主创方的纪录片创作,便是“讲好他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对象国观众通过观赏纪录片感受到中方的友好和用心。中方通过纪录片文本传达的除了纪录片的专业水平,还有价值观及对这个国家的看法,这是一种以他国文化为载体的软实力输出。

2019年8月,缅甸国内首部3D电影 《伟大的缅甸》公映。该片由韩国EBS电视台和缅甸本土最大的制作机构Forever Group合作完成,EBS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故事层面讲述的是缅甸两代伟大的君主统治蒲甘王朝的悲壮故事[12]。用本国较为先进的影像技术帮助他国塑造民众公认的历史伟人,加上电影公映前后缅媒的高调宣传,《伟大的缅甸》刷新了缅甸民众对韩国的的亲近感和信任度,韩国人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软实力输出。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的拍摄更具开放性,凝炼出中缅两国甚至第三方国家都接受的价值观是提升纪录片内涵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国际传播的核心是价值观的传播,世界其他各国的受众更易接受人类普适性的价值表达,所以求同思维的运用,则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同与接受。”[13]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中华文化是更为委婉含蓄的高语境文化,将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转化是提升影像作品跨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14]。缅甸文化受到中国、印度、伊斯兰及西方文化的影响[15],加上复杂的民族、语言等问题,外国团队要充分展示缅甸文化困难重重。《同饮一江水》《睦邻·缅甸》都进行了语境从高到低的转化。2007年的语境下,《同饮一江水》寻找澜湄六国的物态、行为文化的共同点,涉及了同一水系、稻作文化、小乘佛教、工匠精神等,但这些影像化的符号难以引起对这一带不甚熟悉多数中国观众的共鸣,如果到缅甸播映,可能又让受众觉得该片没有呈现缅甸的个性。《金三角的变迁》一集更是需要受众对该地区的历史沿革有深入了解才能完成信息的有效到达。《睦邻·缅甸》比《同饮一江水》呈现的语境更低,云南人到缅甸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仅在第一集《生生不息》有所呈现,以现实时空的马帮、文字史料、访谈循迹与舞台剧《梦幻腾冲》穿插,虚实之间表现了滇人早期走夷邦(缅甸)的历程,简练、直观,同时更有观赏性。

低语境呈现具有人类共通性的价值观是多部纪录片成功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法宝。《睦邻·缅甸》不但有美奂美仑的自然风光、独特民俗,还有如下观众容易把握的主题:

(一)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礼赞生命。笔者统计(见下表),《睦邻·缅甸》比《同饮一江水》涉及缅甸部分的出镜人物更具有底层和民间属性。“小人物”出现在纪录片中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小人物的故事有人类共通性,每个人的故事各具个性又有热爱生活的共性,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通过影像观看众多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和方式习惯,是了解他国生活习性和文化的重要渠道。《睦邻·缅甸》对小人物故事的讲述加强了全片的去政治化叙事,使得影片更能跨越政治、信仰的差异传播。

《同饮一江水》缅甸主要出镜人物名字 身份昂家都 宝石矿工吴那雅嘎 巴阁雅寺主持吴茂茂 蒲甘漆器作坊老板闵乃和弟弟 农民的孩子李大齐 果敢农民彭家声 果敢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波塞 仰光禁毒警察缅甸禁毒协会会长缅甸农业部果敢专员

《睦邻·缅甸》主要出镜人物名字 身份尼苗伦、锁么银 瑞丽银翔摩托车厂的缅甸青年工人夫妇艾瑞 昂山市场的缅籍印尼裔商人杜素托 蒲甘班德固塔的守塔人吴博凯、珊珊肯 曼德勒送女儿出家的商人夫妇

尼翁 赶牛人顾温同 茵莱湖上退休邮递员吞送、连帽 指挥大象伐木的工人银随奶奶 茵莱湖上用藕丝织布一辈子的女性毛牛 以树糖为生的采塘人比尔 用英式马车载客的车夫马永寿 阳光包子王甜茶馆店主杨俊福、杨荣广、威廉 留学清华的IT精英努努、辛玛确、索本 马拉松国家队教练和她的2个爱徒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饮一江水》对缅甸的生态呈现并不明显。生态主题在《睦邻·缅甸》中俯仰皆是,尼翁遵循自然法则逐草而牧,茵莱湖的湖田展示了湖民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北部实皆省的大象伐木尤其体现了人和自然相生相伴的关系。片中可见大象对伐木工作的重要性和贡献,伐木工人对大象的善待,特写了16岁的最小伐木工连帽与大象的合作与交流,解说词说:“每次少年连帽都倾注了感情”,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处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另一方面,全球只有缅甸还存有大象伐木工,相邻的泰国1972年就明文禁止猎野生大象,随后也不允许让大象充当劳动力(《同饮一江水》第2集《人与大象》提及),缅甸国内也只有极少地方还在使用大象伐木。初看这一段,笔者很担心,在很多观众眼中属于“落后”之举的大象伐木却成为《睦邻·缅甸》的重头戏,会不会引发缅甸观众觉得该片故意突出缅甸落后之处的看法?这种看法类似20世纪90年代借助后殖民主义对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早期电影的批评——为迎合外界对缅甸的想象刻意从众多元素中选取大象伐木作为重点。后来,笔者有机会接触到《睦邻·缅甸》团队成员,聊起此话题,并问包含缅方工作人员的团队如何讨论拍摄方案,回答说大家都不觉得有所谓后殖民问题,担心的是大象被征用为人类的劳动力,是否会受到世界各国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反对,甚至影响到缅甸现存运用大象伐木的工人的生计,所以片中特别强调大象运送木头比把公路修到森林深处更加绿色环保,这确实也是现实中保留大象伐木工的重要原因。

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16]《睦邻·缅甸》展现了缅甸的生态美,一定程度满足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观众对于远方诗意的想象,也使得该片拥有一种终极关怀人类生存状况的情怀。

随着“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展开,基于影像生产和传播的跨国合作会越来越多。在积极发展对外传播打造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纪录片成为国际传播的“排头兵”。[17]以缅甸为例,从《同饮一江水》到《睦邻·缅甸》,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文化符码的选取和影像呈现以及价值观的传达都经历了转变,总体越来越具有国际化色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两片均为国家全额赞助并有较明确为政治、外交服务的目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一定程度放弃对有深度故事的挖掘,着重展示发生在这个国家的多个故事,一定程度地以数量取胜使得成片缺乏深意。鉴于此,本文以为关于他国的纪录片创作应该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官方、民间,集体、个人多种力量加入。[18]

猜你喜欢

江水缅甸大象
春江水暖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缅甸记忆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
山歌好比春江水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缅甸非常之旅
春江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