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6-10芦莹莹

商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开区人力资源政策

芦莹莹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N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才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N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配置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人才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缺乏人才供需预测与人才配置战略规划;人才配置政策没有比较优势。在剖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N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依靠人才驱动,而在N市资源相对匮乏、人才相对稀缺的前提下做好人才的优化配置成为助推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N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究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主要发放给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高层访谈(访谈对象为经开区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等高层人员)两种方式结合。从问卷的设计、访谈提纲的撰写到问卷发放、参与访谈,直到问卷回收并整理数据累计时间约三个月,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78份,问卷回收率为72%。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邮件的形式提前发放到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邮箱,在参与访谈的同时回收纸质问卷,随后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原计划调研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各34家,共计68家,通过深度访谈30家企业后发现信息量饱和,所得到的信息同质化程度很高,遂决定再继续调研18家企业,因此实际共访谈48家企业。本次调查所选择的样本体现了经开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经开区人才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才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

经开区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在人才类型总数中占比最高达3.28%,而第三产业在高速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质量和数量远高于现有人才,从而可见经开区第二产业人才数量与产业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匹配度高于第三产业人才数量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表明经开区第三产业人才存在供求脱节现象。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15家企业研发团队在外地,主要是由于经开区内人才资源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力量薄弱,研发人才引进和保留困难,无法支撑产业发展。

缺乏人才供需預测和人才配置战略规划

人才配置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人才供求的预测,这就需要对区域的战略规划、区域综合环境以及人才现状等因素做出评估,以求做出科学的、宏观的人才供需预测。但是在调研中了解到经开区历年来没有对区域人才的基本情况做全面盘点,对于人才供需预测工作参与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在调研过程中,想要建立起经开区基本人才信息库,如果仅由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推行主体,很难推动施行,效果甚微。从长远来看,对人才供需缺乏相应的规划,导致经开区政府在服务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该区域某大型制造企业在生产旺季时用工需求量巨大,仅通过自身招聘无法满足用工需求,进而向政府施压。尽管N市对于2020年的人才总量、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构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经开区政府对于未来人才配置没有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人才配置政策没有比较优势

人才配置政策与周边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经开区企业对于经开区人才政策评价不高,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没有享受到相关人才政策的企业超过37%,已全部享受相关政策的企业未超过5%,其中子女入学与配偶就业政策已全部享受的企业数量为0,可见人才政策落地较困难。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N市的人才流失率很高。N市存在区域位置、经济发展等“硬实力”的先天不足,单纯只依靠市场配置很难吸引到大量的优质人才,因此更加需要政府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人才流量,发挥政府在人才配置方面的作用。同时应该打破制度障碍,提高人才在区域内的流通率与配置效率。

N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配置优化的对策建议

提高人才素质,适配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的根基是拥有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人才后备资源。然而经开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且大专及以下文凭占多数,这与其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规划不相符。要想提高经开区整体人才素质,改变人才结构,首先,可以通过加强人才开发的培训力度来提高人才素质。政府牵头鼓励建立社会培训机构,对经开区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企业迫切希望经开区政府能够多举办一些实用性强的培训,参加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对相关技能培训满意度较高。其次,可以通过努力改善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来提高人才素质。最后,可以通过引进相关产业优质人才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水平。通过访谈了解到经开区企业人才储备普遍不足,纷纷表示人才存量与企业发展速度不匹配。

明确人才供需,做好人才规划

首先,要明确人才供需情况。明确人才供需情况是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通过对区域人才现状做出评估,结合经开区产业结构、战略规划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明确人才供给与需求状况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人才调查小组,建立多个部门协作机制。仅依靠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人才调查工作,所掌握的数据不能够充分体现经开区的人才状况。其次,要提高公共信息服务能力。要打破信息沟通障碍,通过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人才的有效流动以及节省预测人才供需情况成本,高效掌握人才供求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

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市场化配置

通过打破政治体制、地域以及阶层的障碍,完善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为人才优化配置提供配套支持。搭建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间的流通互换,推动人才与其他要素的联结,从而增强人才的流动性。通过建立市场化人

才评价机制促进人才的横向流动。一方面政府下放人才职称评定权,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评选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职业、行业的人才,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建立多维人才评价系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营造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环境。借助人力资源服务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依托N市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一个集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招聘外包、培训、猎头、人才测评、金融投资、法律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全产品线”平台,实现经开区人才的市场化配置。

优化人才配置政策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进行的,但是市场配置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缺陷,这些会直接诱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导致调节效率低下。为了弥补人才市场化配置的缺陷,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经开区的人才配置主要是以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较小,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因此经开区政府首先要改变人才配置的理念和方式,科学合理地出台相关优化人才配置的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宏观管理作用以及保障服务作用。

将一些难以落地生效的政策法规及时修改或废除,借鉴N市其他区域以及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政策。同时为适应赣江新区的战略发展,政府应该结合經开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机制,出台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区内人才流动。

研究结论

本文从N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角度出发,应用人力资源和人才配置等相关理论,在了解经开区经济现状、产业结构以及人才政策和N市人才规划的基础上,对经开区的48家企业做了初步调查,深入了解经开区人才配置现状,主要包括其人才素质现状、人才类型、人才政策效果以及人才配置模式。具体分析了经开区在人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立足N市人才战略规划和经开区人才配置现状,提出了人才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一是要提高人才素质,适配产业结构。通过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加大人才开发培训力度以及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来使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二是要明确人才供需,做好人才规划。通过评估区域人才现状,建立科学的人才战略规划,做到全区规划配置一盘棋,为经开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三是要加强人才市场化配置。通过推动人才市场与其他市场要素的贯通、疏通人才纵向流动渠道、推进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业发展来提升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四是要优化人才配置政策。改变经开区政府人才配置思想、完善人才配置法规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暨南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宪.中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转型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01).

[2]李珀.江苏人才资源多元化配置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26).

[3]梁林,曹文蕊,刘兵.京津冀人才资源配置政策仿真和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03).

[4]李世刚,尹恒.政府-企业间人才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7(04).

猜你喜欢

开区人力资源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5G+”为湖南发展赋能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湘潭经开区三所学校开工建设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