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MU-MIMO无线专网上行链路检测算法

2021-06-10振,王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多用户专网复杂度

黄 振,王 捷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0 引言

5G技术日渐成熟,大规模多用户MIMO的无线通信专网应用也成为了新的研究需求。同时,专网环境中多连接、多障碍物等复杂环境因素对通信可靠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考验。大规模MIMO技术有着频谱效率高、能量效率巨大等优势[1],将其应用在专网环境中,同时结合上行高性能接收机技术,可有效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数据吞吐量。

在专网上行链路的基站端对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抑制,通过干扰抑制将多用户MIMO信道分为多个单用户等效块状MIMO信道,这些块状信道之间相互正交,有效抑制了不同用户间干扰,同时把多用户信道等效成多个单用户信道,通过联合检测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检测复杂度[2]。

大规模MIMO天线由于其天线数量众多,检测算法一般采用线性检测算法,复杂度较低且易于实现,但是性能并不能达到最优。非线性检测算法中,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算法采取遍历的方法,可以达到最优性能,但是复杂度也非常高。由此,衍生出两种基于树搜索的算法——球形译码(Sphere Decoding,SD)检测算法[3]和QRM-MLD算法,他们的性能接近ML算法,高于线性检测,复杂度低于最大似然算法,是专网中比较理想的检测算法[4]。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预编码方案

在大规模多用户MIMO无线专网系统中,假设有K个移动用户和M个RAU(Route Area Update),用户端配备ANTUE根天线,RAU端配备ANTRAU根天线。上行链路的信道矩阵通过导频信号做信道估计得到,移动端上行预编码矩阵和接收端干扰抑制矩阵的求解方案如图1所示[5]。

图1 系统预编码方案Fig.1 Precoding scheme of system

1.2 上行链路检测模型

考虑预编码,上行链路的传输可用下式表达:

(1)

式中,

(2)

式中,y为接收信号,GU为上行链路信道矩阵,s为发射信号,n为高斯白噪声。

经过接收端干扰抑制后得到[5]:

(3)

将其等效为单用户的等效检测模型为:

yk=Hsk+nk,

(4)

接下来以此式作为单用户的检测模型来分析检测算法。

2 检测算法

2.1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 算法中有求逆操作,当矩阵维度大时,求逆的复杂度非常高。在预编码算法中使用块对角化(Block Diagonalization,BD)算法将信道矩阵块对角化,可据此降低MMSE检测的复杂度,同时也最大化接收端SINR,利用好MMSE检测的优势。根据文献[5]推导,MMSE算法的检测公式为:

(5)

(6)

(7)

2.2 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ML算法通过遍历的方式达到性能最优。遍历所有发射信号星座点的可能组合,计算每种组合得到的接收信号和实际接收信号的欧几里得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其中ED最小的组合就是初始发射信号,根据式(4)用公式表达MLD[6]:

(8)

其中,C代表星座图。可以看出,ML算法遍历搜索所有情况,其复杂度随着天线数ANTUE和调制阶数Qm呈指数级递增,因此很少在实际系统中应用,所以研究准ML算法的应用很有必要[7]。

准ML算法有很多种,其中基于树搜索的算法复杂度更低,却有近似ML的性能,实际应用中也更加广泛。树搜索算法又分为深度优先搜索和宽度优先搜索,SD检测算法基于深度优先搜索,QRM-MLD算法则是基于宽度优先搜索。

2.3 球形译码检测算法

SD算法是在一个给定半径的球体内寻找ML解向量,通过不断调整合适的球体半径直到球体内只存在一个ML解向量,即为SD算法的解向量。

SD算法基于深度优先搜索,以2×2单用户复MIMO系统为例,将式(4)改写为:

y=Hx+n。

(9)

将复数域转化为实数域进行分析[8]:

(10)

(11)

(12)

用公式表达SD算法:

(13)

SD算法的复杂度依赖于初始半径的选择、信噪比的高低,最差情况下SD算法需要遍历所有节点,复杂度堪比ML算法,而最好情况下仅需要搜索4个节点即可,而一般情况下由于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最理想的情况。

2.4 QRM-MLD检测算法

QRM-MLD算法是QR分解算法和M选择算法的结合,M算法是从众多候选参考值中选择M个最小值[9]。

对于2×2的MIMO系统,首先根据Gram-Schmidt方法[10],对H进行QR分解:

H=QR

,

(14)

其中,R为2×2的上三角矩阵:

(15)

方便起见,式(4)改写成:

Y=Hx+n,

(16)

左乘QT,得:

(17)

ED可以表示成:

(18)

接下来分为两步求得解向量:

QRM-MLD算法的性能和复杂度都取决于M取值的大小,M值越大,性能越好,复杂度也越高,访问节点数是(M+1)×|C|(不包含M=|C|),当M=|C|时,QRM-MLD算法就是ML算法。

3 仿真

3.1 专网环境介绍

无线专网环境有一系列的应用场景,攫取共同点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两种场景,为了仿真专网环境下检测算法的性能,采用文献[12]中描述的COST-207 RA(Rural Area)信道模型作为专网信道,其模拟了没有山坡的乡村地区环境,作为研究专网信道的一个入口,表1为模型参数。

表1 RA信道模型参数

3.2 仿真系统参数

本文搭建了完整的大规模MU-MIMO无线专网仿真链路平台,综合运用了空分多址传输技术[13]、LS信道估计技术[14]、多用户预编码及BD干扰抑制技术等,表2总结了仿真平台参数配置。

表2 仿真平台参数

3.3 仿真结果

专网仿真场景中,16个用户均匀分布在基站四周,信道估计采用LS估计方法,预编码矩阵和干扰抑制矩阵每12个子载波计算一次。分别应用上节介绍的4种检测算法,仿真不同算法的误码率和合速率,合速率单位是bit·s-1·Hz-1。

由图2可以看出,在专网环境上行链路中,最优的ML算法比联合MMSE检测算法性能好0.3 dB,QRM-MLD算法比联合MMSE检测算法好0.2 dB,SD算法相比较QRM-MLD算法性能略差,同时在QRM-MLD算法中,相对于M取2,M取4的性能增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2 无线专网检测算法的误码率性能Fig.2 BER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detection algorithm

图3 无线专网检测算法的合速率性能Fig.3 Combining rat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detection algorithm

从图3可以看出,最终可达的合速率都一样,由于非线性检测算法之间BER性能差异较小,所以在合速率图中非线性算法达到最大合速率的SNR门限极为接近,与之对比,线性算法的SNR门限则要靠后0.2~0.3 dB,与BER仿真结果一致。由于多用户联合块对角化预编码之后,单块的天线数量只有2×2,非线性算法的性能提升只有0.2~0.3 dB,若单块天线数量更多,性能提升会更加明显。

4 复杂度分析

由于联合MMSE检测算法相比非线性检测算法性能较差,在专网平台中不再考虑此种检测方法,只分析3种非线性检测算法的复杂度[15]。复杂度的影响因素有乘除、平方根和加减,由于加减相比前两种的运算量要小很多,在复杂度分析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而由于要分析的3种非线性算法的特殊性,乘除和平方根的次数与要访问的节点数正好呈正比关系,所以比较访问节点数就可以得到复杂度的分析结果[11]。

在2×2 MIMO的复系统中,天线数是2,16QAM调制阶数是4,|C|=16,非线性检测算法的访问节点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线性检测算法的复杂度

QRM-MLD算法和SD算法性能接近ML算法,但复杂度小于ML算法,是较为合适的检测算法;相比于SD算法,QRM-MLD算法复杂度稳定且更低,易于硬件实现,是更为合适的检测算法;QRM-MLD算法中选择M=4和选择M=2在此仿真环境下性能并没有提升多少,考虑到M=4时复杂度更高,所以QRM-MLD(M=2)是最为理想的检测算法。因此,在大规模MU-MIMO无线专网上行链路中,采用QRM-MLD(M=2)作为接收端检测算法。

5 结束语

本文在大规模MU-MIMO专网环境下,研究了上行高性能接收机技术,包括BD预编码和干扰抑制算法,并开发了完整的专网仿真链路用于专网上行检测算法的研究;研究对比了联合MMSE检测、ML、SD和QRM-MLD检测算法,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大规模MU-MIMO地有效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QRM-MLD(M=2)算法比传统的联合MMSE检测算法性能提升了0.2 dB;通过复杂度分析,QRM-MLD(M=2)算法硬件运算量最低,且复杂度稳定,IP核易于开发,因此选择其作为上行链路的检测算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基于FPGA开发QRM-MLD(M=2)检测算法的IP核,用于通信链路的接收端做信号检测。

猜你喜欢

多用户专网复杂度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安泰科多用户报告订阅单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种低复杂度的惯性/GNSS矢量深组合方法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求图上广探树的时间复杂度
某雷达导51 头中心控制软件圈复杂度分析与改进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