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的研学旅行研究

2021-06-07肖海燕彭虹斌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立德树人素质教育

肖海燕 彭虹斌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政策的陆续出台,研学旅行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研学旅行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明确。由于不同的政策文本对研学旅行的定位不同,学界对研学旅行的观点各有差异,实践者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丰富多样,在落地执行时出现了“游而不学”或“学而不游”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厘清研学旅行的定义与内涵,以更好地指导研学实践。基于对政策文本、学术研究中有关研学旅行阐释的综合分析,尝试对研学旅行作狭义层面的界定,并从价值维、过程维和结果维三个角度探讨研学旅行的内涵。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基础教育改革  多维视角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正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的通知》中明确“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随后,经过地方试点和政策部署,研学旅行逐步在全国开展。由于研学旅行在不同政策文本中的定位存在差异,实践层面容易因此产生执行偏差。规范研学旅行市场,促进研学旅行合理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和内涵,提高社会认同,使其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长效助推器。

一、政策文本中的研学旅行

为了推进研学旅行的开展,国家在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这些政策文本中,对研学旅行的定位各不相同。

1.旨在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念与综合能力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旅改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这有利于学校采取更灵活创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范畴的规定,则表明研学旅行将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和体育等日常教学的重要措施。研学旅行在这份文件中的定位侧重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特别是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自然地理、国土国情的认知,并通过嵌入动态的日常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能力以及身体素质。

2.旨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旅投意见》),把支持研学旅行发展作为培育新消费热点的措施之一,要求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在这份文件中,更突出研学旅行的经济价值。从拉动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研学旅行的确具有充足的空间。根据有关部门2017年的报告数据,在不完全估算的情况下,研学旅行的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1]。

3.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研学意见》),在意见中对研学旅行有三种定位:一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三是综合育人的有效途径。据此,研学旅行作为创新的教育形式,被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充分体现了研学旅行的实践性,以及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的常态性。

4.旨在确立标准的实施规范

2016年12月,在国家旅游局批准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是“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这个定义明确了研学旅行的对象、方式、目的以及如何实施,偏向于“教育+旅游”的跨界融合,强调旅行过程中的集体形式、社会资源利用、亲历体验和研究学习。这里的研学旅行是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活动,也是融入了教育的旅游活动。

上述政策文件基于不同的层面和出发点,对研学旅行的解释和定位也截然不同。《旅改意见》强调研学旅行在培育价值观念、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意义;《研学意见》强调研学旅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两份意见对研学旅行的阐释侧重点在于其“教育”意义。而《旅投意见》推崇研学旅行是推动消费的措施,并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规范》强调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旅游活动,要执行严格的教育服务标准。这两个文件侧重培育消费市场和实施教育旅游活动,其定位偏向于“旅游”意义。虽然上述政策文件存在不同的定位,但也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研学意见》与《规范》对研学旅行的阐述,都提到了“集体旅行”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体验”,都把研学旅行视为一项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增强学生素质。

二、学术研究中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的概念在国内提出以后,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研学旅行的定义和内涵做了论述。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载体论:研学旅行是一种载体

“载体论”把研学旅行看作一种载体,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德育工作、核心素养以及素质教育等方面。如申红燕认为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载体,是推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3]。田征认为研学旅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是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体验化,是对现有教育生态的一次革新[4]。于秀楠认为,研学旅行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5]。这些观点与《旅改意见》中把研学旅行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国情教育等的载体相一致,都强调研学旅行的载体作用。

2.课程论:研学旅行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理解研学旅行,许多学者把研学旅行看作一门课程,并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上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学者王晓燕认为研学旅行不同于学科課程,是一类新型的课程[6]。任虹燕把研学旅行看作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更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7]。刘继玲认为研学旅行课程是综合型课程,综合体现为“多学科并举,多专业综合,多知识贯通,多教法并用”[8]。这些观点与教育部公布的《研学意见》中把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的要求较为匹配。作为课程的研学旅行,区别于传统的校内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3.活动论:研学旅行是一种实践活动

持“活动论”观点的学者把研学旅行定义为某种活动。如学者殷世东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9]。朱立新认为是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10]。敖露露认为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校外参观实践活动[11]。无论将其理解为学习活动、考察活动,还是参观活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实践性活动。这些观点与《规范》中定义的教育旅游活动近似,既有旅游的元素,也有教育的内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走出校园,以旅行的形式参与到外部环境中获取和运用知识。

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课程论”是目前学术界较为主流的观点,但把研学旅行作为一门课程,一些学者对此也存在质疑。严格来讲,课程需要具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大纲等元素,而研学旅行的落地形式是多元的、跨学科的、开放的,并不完全遵循普通的课程规则。虽然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多种形式,研学旅行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必修课程。并且,综合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属于非学科领域,强调生活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研学旅行强调亲历体验和探究学习,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三、研学旅行的狭义定义与诠释

1.构建研学旅行的狭义定义

研学旅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定位,还是专家学者的观点,对研学旅行的界定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政策层面的解读虽然明确了研学旅行的基本方向,吸引着来自教育、旅游、培训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但差异化的定位增加了把握研学旅行本质的难度。为丰富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笔者尝试从微观角度着手,构建主旨明确、内涵清晰的狭义定义。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方法、组织类型以及教育本质等方面,将研学旅行界定为: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体验式教育为理念,通过校外旅行的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2.对研学旅行狭义定义的诠释

就教育目标而言,研学旅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是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的个人,更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除了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包括社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等等。研学旅行由于具有主题多元、校外经历、实践体验等特征,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载体。

就教育理念而言,倡导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基于切身体验。所谓“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是最可靠、最牢固的。而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阶式地设置研学主题,构建小学阶段侧重体验自然、初中阶段倾向体验人文、高中阶段体验社会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就实施环境而言,主要是组织方精心挑选的显性物理环境,包括自然人文景观、主题鲜明的研学基地、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社会企业、田园牧场等。在不同的环境中为学生创造不同的体验:在自然地理景区,可以感受自然的力量;在先进的科技园,可以感受科技的魅力;在革命文化基地,可以回溯历史。这些环境因为具有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背景,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内涵,既能成为教师传导知识的教学场域,也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学习场域。

就方法而言,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构建主义方法的一项应用,这种方式通常先由教师设定一个探讨的主题,再由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形成假设并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指导。建构主义方法把让学生自己努力去理解教学内容置于教学中心,用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以外的世界找到的复杂情境与“模糊”问题向学生提出挑战[12]。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亦是如此,要求教师(研学导师)在设计研学内容、实施研学计划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并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获得知识。

就类型而言,是一种集体活动。少数、个别学生自行参与的兴趣活动、游戏活动、短期营会、俱乐部活动等不能称之为研学旅行。集体行动的研学旅行十分强调组织性和目的性。组织性体现为以班级、年级或者学校为整体单位;目的性则体现在由教师、导师等人精心策划,以一定的计划目标为导向,学生群体为此共同经历的中短期校外活动。这种集体出行活动,并非简单的参观浏览,还融入了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發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本身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形式,兼具教育场景的转换、学习主题的多元和参与方式的创新。它所倡导的体验式理念、探究性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演变为主动参与。

四、多维视角下研学旅行的内涵

1.理解国家文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性原则是研学旅行的首要原则。从宏观层面来看,研学旅行是帮助青少年理解国家文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研学旅行能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国务院《旅改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和研学旅行基地,有助于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人文社会,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热爱、尊重和传承国家文化。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可以促进跨文化的国际理解与交流。《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提出:“境外研学旅行应当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目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心课程的国际化,教育旅行是国际化的一个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在国外环境中体验式学习是对当前经济和政治变化的直接认知,这些变化强调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2.开展“三育”工作的有效形式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展符合不同学段和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14年发布的《旅改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德育、美育、体育等“三育”教育的范畴。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把实践育人作为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之一,而组织研学旅行是其重要形式[13]。可以看到,“三育”工作借助研学旅行的形式具有政策层面的支持。实施校外研学旅行,学生脱离常规的课堂环境,以集体的方式参与到各类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社会企業、综合基地等场所中,对于锻炼学生意志、增强体质、提升审美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地理空间的转变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在外部复杂甚至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研学旅行过程既可以看作是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也可以看作是学科课程的校外延展。在研学实践场所中,以不同学科为基调的内容设计,以自然、地理、历史、科技、人文等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对相应的学校课堂内容是有效的补充、丰富和演绎,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提升学生素质的创新方法

研学旅行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开放创新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研学旅行“走出去”的校外教育性质,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方面意蕴一致,而“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同属“社会参与”大类。研学旅行所倡导的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是培养学生凝聚力、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创新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强调“走出去”,促进学生对外在世界的整体认识,在亲历体验中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把教育的外部性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调“集体性”,学生需要在旅行中处理好自己与集体、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身在集体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在面对集体任务和集体困难时,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目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上述三个维度提供了从不同层面进一步理解研学旅行内涵的视角。从宏观层面看,研学旅行是国家政策安排。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研学旅行将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常态,这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的活动。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理解国家文化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爱国热情。从中观层面看,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作为“三育”工作的有效形式,研学旅行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内容,也是学校品牌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主题研学,能够突出学校育人的多元色彩,并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微观层面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利器。研学提供了一个在新环境下进行反思的机会。它强调体验式学习,并提供团体和自我导向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索未知、文化和人类。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对所接触的知识和事物产生深刻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在开封发布[EB/OL].http://www.ctaweb.org/html/2017-10/2017-10-21-12-21-49581.html.

[2] 教育部.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612/t20161

219_292358.html.2016-12-19.

[3] 申红燕.研学旅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0):71-73.

[4] 研学旅行:一次新的教育革命[J].中小学德育,2017(09):11-14.

[5] 于秀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综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272-273.

[6] 王晓燕.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J].人民教育,2017(23):13-15.

[7] 任虹燕.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7(09):24-26.

[8] 刘继玲.对研学旅行的理解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2.

[9] 殷世东.活态文化视角下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考察[J].教育研究,2019,40(03):154-159.

[10] 杨艳利.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中国德育,2014(17):21-24.

[11] 敖露露.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72-73.

[12] 霍伊,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第7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69.

[13]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

html.

[作者:肖海燕(1989-),女,四川宜宾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彭虹斌(1970-),男,湖北洪湖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立德树人素质教育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