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

2021-06-07温磊磊王教河范建荣白建宏尚建勋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6期
关键词:黑土黑土地水土保持

温磊磊,王教河,任 明,范建荣,白建宏,尚建勋

(松辽水利委员会 水土保持处,吉林 长春 130021)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有的四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压舱石作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三省时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长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当前坡耕地黑土层因水土流失而变薄的速率仍为2~3 mm/a[1],肥沃的黑土资源大量流失,使得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极大地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5]。为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东北黑土区实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基于此,我们梳理了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系统分析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推进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助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东北黑土区概况

东北黑土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北部,范围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4省(区)的246个县(市、区、旗),总面积108.75万km2,占松辽流域总土地面积的87.9%。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 420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6 179亿kg的23%。粮食商品化率达70%以上,按人均年口粮135 kg标准计算,可解决7.36亿人的口粮,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根据2018年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成果,该区水土流失面积22.16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4.14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3.8%;风力侵蚀面积8.02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6.2%(表1)。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16.25万km2,占区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33%。区域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面积为16.35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78%,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21%、5.22%、3.35%、3.44%。

表1 东北黑土区不同地类水土流失面积统计

严重的水土流失及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导致黑土地透支、退化问题“红灯”频现,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目前,东北黑土区1/6的耕地黑土层厚度小于20 cm,按目前的流失速度发展下去,50年后东北黑土区93万余hm2耕地将因黑土层彻底丧失而不能耕种。黑土地土壤质量下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在降低土壤生产力的同时,也会加剧侵蚀沟发育。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与补充调查结果,东北黑土区现有侵蚀沟29.17万条,其中处于发展阶段的侵蚀沟26.22万条。侵蚀沟发育将进一步加剧耕地资源流失,对农业生产和机械化作业等造成严重影响。

2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

为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2003年开始,东北黑土区共实施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下简称“试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下简称“坡改梯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革命老区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以下简称“农发水保项目”)和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下简称“侵蚀沟治理工程”)5类项目。截至2018年,计划下达总投资364 94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50 3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4 56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 473.37 km2,治理侵蚀沟1 969条(表2)。实际完成总投资337 91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2.6%,其中,中央投资247 714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8.9%;落实地方配套资金90 205万元,占地方应配套资金的78.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 206.60 km2,占计划治理面积的97.2%;治理侵蚀沟1 935条,占计划治理任务的98.3%。

表2 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

3 东北黑土地综合治理成效

通过实施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土地生产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1 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双下降

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相比,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14万km2,减幅12.42%,水土流失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表3),其中:水力侵蚀面积减少2.36万km2,减幅14.30%;风力侵蚀面积减少0.78万km2,减幅8.90%。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2.94万、2.04万、0.83万、0.15万km2。总体而言,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呈现面积逐渐减少、强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

表3 2011—2018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变化情况

3.2 林草面积增加

对照年度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对东北黑土区四省(区)10个项目县(市、旗、农场)的23个项目区进行现场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在1 653.02 km2调查区域内,林草面积占比由项目实施前的32.76%增加到项目实施后的38.14%,增加了5.38 百分点,其中,吉林省林草面积增幅最大,其次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表4)。通过实施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黑土区林草面积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表4 各省区抽查部分项目林草面积变化情况

3.3 粮食产量增加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东北黑土区四省(区)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横坡改垄措施的保存率分别为44.01%、32.29%和77.28%,根据各省(区)统计数据,四省(区)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横坡改垄措施面积分别为712.10、1 531.77和1 949.62 km2,按评估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计算,东北黑土区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横坡改垄措施的保存面积分别为313.39、494.61 和1 506.67 km2。

根据试点工程监测调查结果,可得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值(表5)。由表5可知,梯田措施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值最大,达到150~300 kg/hm2,其次为地埂植物带和横坡改垄措施;此外,随着坡度的增加,各项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值逐渐增加。

表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值

综合考虑试点工程监测调查结果与现场调研水土保持措施保存质量调查情况,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粮食增产贡献值按横坡改垄11 250 kg/km2、地埂植物带16 500 kg/km2、梯田30 000 kg/km2计算,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后,横坡改垄、地埂植物带、梯田措施粮食年增产分别为1 695.00万、816.10万、940.18万kg,总计增产3 451.28万kg(表6)。结果表明,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同时,能够稳定粮食生产根基,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表6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增加粮食产量情况

3.4 群众满意度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及开展农民座谈交流会的形式,对东北黑土区四省(区)18个项目县36个项目区的181位农民进行了10个方面的调查,调查的181位农民中只有1位不了解水土保持工程,部分农民直接参与了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87.85%的农民认为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大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可以给当地带来许多好处,主要表现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74.59%的农民对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比较认可,25.41%的农民对梯田等部分坡面治理措施比较认可,如拜泉县的水平梯田、地埂工程,当地农民都非常满意,评价很好;对坡改梯、地埂植物带等涉及占地的水土保持措施,54.14%的农户表示支持,但要求保障合理的占地补偿;80.66%的农户同意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建设水土保持工程;95.02%的村民同意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后由其进行管护,每年应当获得一定管护费用。综上可见,随着一系列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东北黑土区群众对水土流失的关注度、参与度,以及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满意度逐渐增加。

4 结语及展望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土地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东北黑土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因此,我们还需持续开展东北黑土地治理保护工作。

4.1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科学制定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类型区水土资源禀赋特点,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利用边界线,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合理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统筹兼顾,分类施策,从根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4.2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有关政策制度的衔接,与轮作休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退耕还林还草、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实现黑土地集中连片治理、综合治理和全面保护的目标。

4.3 加大黑土地综合治理投入力度

东北黑土地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非常繁重,仅仅依靠地方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实现保护黑土地的目标,应进一步加大中央投入,提高治理标准,切实加快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4.4 完善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从百姓需求出发,制定完善占地补偿、土地调整、黑土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的政策,推动申报制、以奖代补、村民自建、先建后补等创新机制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快黑土地保护与治理,切实让老百姓从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使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通过流转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广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使用收益。推广科学的农业耕作制度,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土地休养生息,引导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生产力不下降。加强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使黑土地保护政策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黑土地保护工程能够落地生根。

4.5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

从实践看,结合既往研究和实践中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且较为成熟的治理模式(漫川漫岗区综合治理模式、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模式、东北现代农业垦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农牧交错区综合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规划,科学运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4.6 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监测和科研工作

完善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布局,根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科学制定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对黑土地的风力侵蚀进行系统监测。拓展东北黑土区侵蚀机理及相关研究,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科学制定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相关策略,促进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更好的成效,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黑土黑土地水土保持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黑土地上稻花香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