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制度创新

2021-06-07周继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教学院课程

周继良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一、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制度创新探究之切

(一)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下文称“国办发〔2017〕95号文”),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1]此举旨在通过教育组织形态的创新,促进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深度衔接。各地方政府据此制定的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大都提及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如江苏省、甘肃省等。[2][3]2019年9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下文称“发改社会〔2019〕1558号文”),确定了试点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范围。[4]虽然该实施方案没有直接使用“产业学院”这一术语,但期待企业在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主体作用,对企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代产业学院在本质上不仅是教育组织形态的创新,更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与现实选择。另外,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在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旁观者。“双一流”建设非但没有歧视和排斥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高校,相反,给予它们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公平竞争机会。地方高校身在地方或某一区域,其一流学科或专业群建设应以区域发展为取向、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而这就需要建立和依托相应的建设平台和组织载体,现代产业学院便是这种组织载体的可行选择和有效形式之一。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学界真正以“产业学院”为主题的研究始于2006年,而且大都涉及高职教育管理和研究领域的专属问题。随着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实现转型发展,学界才开始将产业学院研究聚焦于本科教育。总体来看,本科高校及其研究者对产业学院的研究热情与投入严重不足。[5][6]学界对产业学院的探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内涵界定,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办学机构或组织[7][8],是高校、政府及产业联盟等主体因各种功能的渗透、整合、共享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9][10];二是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主要涉及“双主体”(高校和产业界)或“双元”(校企)育人模式[11][12];三是产业学院的组织建设包括形态特征和组织制度创新逻辑[13]、产业学院和专业学院协同发展的“双院制”模式[14]以及多主体协同共建的新模式[15];四是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整合能力、独特的专业集群和高质量的毕业生[16]。而西方学者对产业学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产教融合”这一主题上。Allan Klingstrom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角度论述了产教融合的意义与重要性。[17](P.47)Rossi和Federica认为,产教融合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知识的转移和创造[18], Carolin Plewa和Pascale Quester则认为是大学与产业之间的信任、责任和整合[19]。关于产教融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Nathan C.Hall等人认为产教融合对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均能产生积极影响[20],Cookie M.Govender等人研究发现产教融合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降低失业率等方面具有正相关性[21]。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其实已经谈到了产业学院建设的诸多重要且极为关键的问题,如内涵界定、育人模式、核心竞争力等。西方学者的研究体现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偏好于探寻微观的实际问题,重点聚焦于产业学院建设中的产教融合。从研究内容看,我国有关产业学院的大多数研究紧紧围绕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如高职教育改革、新工科、高校转型发展等,但对于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和行为逻辑等关键问题鲜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如果不明晰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就难以探明和抓住产业学院行为逻辑与制度创新的关键。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行为逻辑及其制度创新等关键问题。

二、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混合型的新型建构

国办发〔2017〕95号文以及各地方政府据此制定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指出,鼓励或支持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校设立产业学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件使用的是“鼓励或支持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校设立产业学院”的表述,而不是“鼓励或支持职业学校、高校联合企业设立产业学院”的说法。很明显,从政府的角度看,是将企业而不是职业学校或高校作为设立、建设产业学院的负责人或牵头者,要求企业依托或者联合职业学校或高校,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在产业学院的设立和建设过程中,企业是更为重要的牵头者和关键的实施者,是能够起更大作用的治理主体和更为主动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对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行为选择和绩效管理等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与原来的校企或产学研合作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校企或产学研合作的牵头者和主动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指出:“企业之所以需要大学,不仅是因为大学为它们的实验室培养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而且还因为大学训练了适用于任何领域的智慧。”[22](P.156)这一说法切中了产业企业需要大学的理由和意义,国办发〔2017〕95号文的相关规定体现的企业主动性和独立性也暗含并验证了这个观点。2019年9月,发改社会〔2019〕1558号文确定了试点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范围。这一方案其实是要探索一条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改革新路径。[23]很明显,此文件同样将企业视为产教融合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方,期待企业为培养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人才发挥更为重要的主体作用。

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组织形态的一种创新,是新型的办学机构,蕴含着“新型建构”的重要组织属性。在办学和治理主体上,现代产业学院由多元主体参与学院办学及其内部治理,涉及产业企业、高校、政府甚至科研院所等,而且企业是更为重要的牵头方和负责人,起更大的主体性作用。在资源配置上,由于多元混合办学和治理主体的存在,且企业的主体性和决定性更强,所以产业学院的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既具有市场属性,也具有非市场属性,市场机制、公共机制和准公共机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混合复杂的内部治理结构与模式。在运作机制上,现代产业学院是多元办学主体共同建构的独立运作的实体办学组织,既可以独立于高校单独运作,也可以以高校二级学院的机制与模式来运作。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现代产业学院主要是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符合企业和行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他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一办学目标。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产业学院都更应该与企业、行业和产业界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联系,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内部治理上更多地具有市场机制的属性,而且这种属性影响着产业学院的行为逻辑、制度创新及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

三、现代产业学院的行为逻辑:制度创新与多元共治

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是其科学规范运作的逻辑基础,科学性和规范性则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保证,因为现代产业学院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高校的二级学院,而且制度创新也体现了产业学院的行为逻辑。

(一)学生选拔制度的创新: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并重

1.科学界定人才选拔的标准 根据产业学院的定位和属性,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学院的人才选拔是一项综合性选拔。人才的性质与定位不仅决定了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方式,而且也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根本依据与逻辑基础。培育学生的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更要注重选拔的多元化和复合性。所以,很多高校产业学院的选拔招生都规定了具体的专业范围和面向。产业学院人才选拔标准至少涉及学科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基本素养和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等三个方面。

2.合理选择人才选拔的方式 基于如上选拔标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可采取笔试的方式,结合产业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性质,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等作为学生选拔笔试的考试大纲,并根据该大纲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出题考查。技术技能基本素养的考查可采取项目设计的方式,即通过项目设计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潜能。当然,还可以参照其他领域开发的技术技能量表,通过该量表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基本素养的测量(如心理学领域有心理技能量表、体育学领域有运动技能量表等)。对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考查可采取设计创业方案或实践创新方案的方式,通过现场表述、展示与项目答辩,接受评审专家的质疑、评价与建议。同样,对创新创业基本素养也可以采取量表测量的方式进行考查。比如,大学生创新能力量表、创新思维量表等,这些量表的开发与使用需要结合产业学院的学科专业进行。当然,也可将创新创业方案设计与创新能力量表结合使用。总之,产业学院人才选拔可结合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笔试、项目设计、创新创业方案设计与答辩、量表测量等方式,共同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3.适时安排招生宣传与选拔时间 一般来说,产业学院的人才选拔均安排在新生入校后的适当时间内,并作为专项工作来推进。很多高校都会通过召开产业学院招生宣传会议的办法,阐明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目标、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特色、学习收获、就业前景等。比如,东莞理工学院的粤港机器人学院在正式选拔之前就进行了招生宣讲,重点介绍其理念目标、人才培养特色、学习收获、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就业情况等。[24]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同样通过招生宣传、公布招生简章的方式,具体介绍了产业学院的基本情况、招生办法、人才培养特色及课程体系等。[25][26]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学院的学生选拔需要企业、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园区、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甚至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地方高校并不是唯一的主体。高校在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鉴定与评判上更具管理经验和知识优势,而在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鉴定与识别上,企业、行业、园区等可能更具实践经验和判断优势。因此,产业学院学生选拔需要实现“多元共治”。目前,产业学院人才选拔仍以高校为主,甚至是唯一主体,企业、行业等主体几乎没有参与其中,所以须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二)学生培养制度的创新:以项目制课程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核心

1.人才培养目标设计 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根据相关学科专业、企业、行业和园区需求、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要求等进行科学定位。与一般专业学院不同,产业学院需要更多地融入产业、企业、行业、园区的内在要求和岗位需求,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中充分体现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根据产业学院的内在要求、组织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一批能够推动地方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及经营人才、创业明星、产业领军人才和行业精英。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和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即招收机械、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并引进工业设计等专业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参赛、共同创业,实现不同专业学科的碰撞与交融。[27]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智能制造企业和行业的内在要求与岗位需求、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以及技术技能、创新创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与管理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即为课程体系设置,因为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依托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是学科专业的细胞和单位,课程组合、模块与方向是学科专业的组织系统,缺一不可。一个人是什么学科毕业、是什么专业毕业,完全是由其所学课程及其组合、模块来支撑和证明的,并不完全体现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严格地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仅仅体现了学科专业学习的学制和结果)。因此,没有课程组合,没有课程教学,就谈不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形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具体来说,产业学院的通识教育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两课”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一般专业学院的课程设置原则与学分要求设置即可。这里的课程体系创新主要是项目制课程的设置。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要求,产业学院的其他课程大都采用项目制及项目式驱动教学。这就至少产生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项目制课程开发团队的组成。项目制课程到底由哪些主体来开发?毫无疑问,项目制课程的开发同样离不开混合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投入,而且企业、行业、园区等主体要发挥更大作用。二是项目制课程结构与数量的界定。产业学院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项目制课程,即项目制课程组合与模块应该如何设计?应该在哪些学期开设?这是项目制课程的结构问题。另外,项目制课程的总量也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块进行科学界定。三是项目制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的界定。项目制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课程标准及平台资源开发等与一般课程存在很大差异,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讨论并通过产业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通过召开项目制课程建设标准论证会的方式,对项目制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进行讨论和分析,论证会的参与主体包括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含教务处、国家级教学名师、相关学院领导和教师)等。[28]

3.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基于产业学院项目制课程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因为项目制课程及其教学贯穿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全过程地培育学生的技术技能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而非某个时点或某个时段。

具体而言,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管理制度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项目式团队教学。产业学院根据确定的项目制课程,建立项目式的教学学习团队。每一门项目制课程其实包含很多具体的微观设计项目,这些项目设计最好全部来自企业。根据微观设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配备来自高校、企业行业、园区等的师资团队,将学生组成学习和设计团队,形成项目式教学学习团队。也就是说,通过企业行业应用场景的各种项目设计,构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师资团队和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团队。师资团队对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施教学和指导,全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应用、团队合作及创新创业能力。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在各种微观项目设计中,师资团队可以更多地植入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技术技能训练、金融信用投资等培养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与方法设计,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前沿性问题。另外,产业学院或高校可以向有价值、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服务。二是搭实产教融合平台。从宏观层面来说,实现产教融合平台的真正有效运作,其前提是企业、行业、园区、高校等多元主体对产业学院的共治共管。除项目式团队教学外,还需要搭实产教融合平台,将企业运作的诸多要素配置于课堂或者项目制课程之中,如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或培训模式、企业用人标准、企业自主研发课程、企业相关负责人(技术专家或中高层管理者)、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一些课程教学或者课堂可以考虑开设在企业行业或者园区内。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全过程企业化教学及企业化管理。另外,大学生实践创新、毕业论文或设计的选题可来自于企业项目或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除基本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由高校负责外,其余部分均可在企业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并完成。三是学生学习评价与流动。项目制课程的学生学习与学业评价可以考虑采取项目(含创新创业项目及方案)设计展示、汇报与答辩、项目设计竞赛等方式,取代传统一般课程的考试或考查方法。对于难以完成产业学院课程学习任务与项目设计目标的学生,可以考虑建立和实施学生流动制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及已经取得的学业成果,转入其他相关产业学院学习;另一方面,也可回到原所属专业班级,甚至允许其根据相应规定转至其他专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创新:多元主体的共教共学

1.产业学院教师的来源与选拔 产业学院教师的来源与选拔需要考虑产业学院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专业及其教师的背景特征。在高校层面,除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外,产业学院教师应来自相关学院及学科专业,最好具有跨学科教育经历与背景,或者具有企业行业实践经验、创新创业背景等。在企业行业层面,企业技术专家(骨干)和中高层管理者、行业精英、园区管理者等均可成为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与储备,可以参与项目制课程建设与教学、项目设计指导、项目竞赛指导等。在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基于各种人才项目聘任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可考虑在地方政府、园区、高校及产业学院之间实现共享,如“双创”人才、产业教授、特聘教授等,既为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和园区发展服务,又可为高校及其产业学院服务,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共引共享。

2.产业学院教师的共教共学 这里教师的共教共学是指来自企业、行业、园区、高校、政府等部门的产业学院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和培养的复合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共同学习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项目制课程设计、实践创新项目竞赛等。这需要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共教共学”运作机制来保证和实现,产业学院教学委员会要发挥和起到关键作用。可考虑专门设立产业学院教师交流学习中心、工作室(坊)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集中研讨、备课、针对性培训等多种方式,校企双方适时开展先进教学方式和技能的培训,从而保证教学的相对一致和有效衔接;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以项目制课程建设为路径和手段,积极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

3.产业学院教师的评价与晋升 产业学院教师的评价、考核与晋升应重在考查其实践创新、专利、项目设计、产教融合的贡献、教学获奖、社会服务等,而不在学术论文、专著及其学术影响。甚至可以在教师分类评聘制度的基础上,单独出台产业学院教师评价与晋升管理办法。比如,专门设立产业教师岗、制定产业教师(兼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等,支持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的双向流动和两栖发展。

(四)学院内部治理制度的创新:以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核心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以产业学院章程为基础,或者说,首先需要制定产业学院章程,再依据章程构建内部治理制度。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制度因其组织属性、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需要进行重大变革,不能再像一般专业学院那样实施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因为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平台依托和组织载体,是企业、行业、高校、园区、政府(有的还涉及科研院所)等混合多元主体共同办学。在实际运作中,这些多元主体参与学院治理及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是投资主体以及投资的份额。有些主体虽然不是投资主体,却是参与产业学院治理的重要主体。因此,不管是从投资主体的角度,还是从参与治理的角度,产业学院完全是一种混合制形态。投资主体的多元使产业学院的建设与运作既有公有资本的参与,亦有产业(企业)资本或社会资本的融入(有的可能还有集体、私有、外资等资本的加入),这无疑形成了产业学院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特征。多元化、混合型的组织产权结构更多地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因此,在内部治理体系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相结合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促进产业学院由单一和垂直的行政化治理走向横向的网络化治理,充分体现多元参与、网络治理和民主治理的本质。根据如上分析可以认为,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应该是一个比较适合产业学院组织属性的内部治理制度。以产业学院章程为根本遵循和重要依据,可基于如下途径考虑建立符合产业学院内在属性的内部治理制度(见图1)。

图1 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示意图

一是构建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首先,成立产业学院理事会。产业学院理事会的成立和运作需先出台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再根据理事会章程成立学院理事会。每个产业学院依据理事会章程和办学主体的实际情况,可推荐来自企业、行业、高校、园区等部门符合相应资格和条件的代表组成理事会,前三者的代表比例最好在60%~70%之间,其他代表在30%~40%之间。理事会可以设置理事长1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秘书长1人,由理事长在理事中提名产生。理事会宏观控制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发展,主要负责发展规划、利益分配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设施建设、人事聘用、保密和知识产权归属、考核评价等重大事项。其次,建构和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负责推荐和选拔院长,产业学院则具体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这是产业学院内部治理制度的核心。院长在机构设置、人员评聘和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且可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竞争性激励考核制度。

二是成立产业学院监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科学运作和合理安排还需要监事会的保障与监督。产业学院可以从理事会、教职工、企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家长、学生等群体中选举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决策和院长行政工作,从而真正形成多元参与、分权共治和民主治理的决策管理机制。

三是成立各种治理分委员会。产业学院是一个办学组织实体,涉及业务领域较广,因此还需建立各种治理分委员会来分担和支撑理事会、院长的决策与行政工作,主要的治理分委员会包括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及学生事务委员会等。其中,教学委员会主要负责决策有关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等工作的重大问题。产业学院的学生选拔、培养等需要教学委员会的决策与指导。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各种学术事务,如教师考核与晋升、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评审、科研项目申报与评审等。学生事务委员会主要负责学生具体事务的决策、控制与评价等。

(五)学院数据治理制度的创新:数据驱动与信息共享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治理手段。2016年1月,教育部发布《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要求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公开,倡导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体制。[29]这是国家首次从信息公开、数据开放的角度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方式。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专门提出“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指出全面利用大数据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30]这为当下数据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并指明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数据驱动被认为是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与治理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走向。[31]从大规模纵向数据集到校级微颗粒管理数据,再到实时大数据系统,数字技术在教育数据管理、课堂组织和在线课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2]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深入教育发展领域以及各类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的建设与提升,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的教育治理与决策,其精准性、科学性将会越来越强。[33]这将进一步促使教育治理决策发生根本性变革,即从管理经验、调查研究为主走向数据驱动为主。由于产业学院紧密对接企业、行业与市场需求,因而其数据治理和信息共享比一般专业学院更为重要和紧迫。对此,笔者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产业学院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实践框架(见图2),该框架包括六元主体、四个关键环节和三重目标以及基于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数据驱动。

一是数据治理与驱动主体,包括企业、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高校、园区、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等六大主体,这与上述有关制度创新的参与主体是一致的,是由产业学院组织属性决定的;二是四个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产业学院的教育决策、教育执行、教育监督与教育评估等关键环节;三是一个中心,即六大主体皆围绕关键环节,以数据治理和驱动为中心;四是产业学院的三重目标,即通过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实现“注重效率、构建秩序”的基本目标、“促进发展、增强活力”的重要目标和“提高质量、增进成效”的终极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的数据来自六大主体,其数据驱动需要构建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管理平台或管理系统方能实现,各方数据需在管理平台或管理系统上实现输入、处理、分析与共享。当然,六大主体在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上究竟提供哪些数据与信息,需要通过讨论与商议,并经理事会审议通过。

图2 产业学院数据治理与信息共享实践框架

(六)其他相关配套举措的创新

产业学院其他政策举措的创新主要是相关工作的协调保障制度建设,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为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机制建设。一是增强政产学研合作共建意识。企业、行业、园区、地方政府需要提升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以及大学发展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学科专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作用等。二是成立政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明晰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性质、人员组成、职责范围、运行机制与方式等。三是建立政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事宜等。

猜你喜欢

产教学院课程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