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2021-06-07祁守斌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项目分析

祁守斌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种新型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模式也逐渐涌现,PPP模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国内建筑行业取得较为显著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障市场需求得到满足,PPP模式逐渐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之中。PPP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得工程融资更为便捷,但该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PPP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关键词:PPP模式;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近些年PPP模式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属于市政工程建设之中保障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建设以及落实的项目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共同承担风险。PPP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减少政府部门市政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完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为政府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因而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应保持良好平衡,确保各参与主体的利益。

一、PPP模式的概述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主要以预期收益、政府扶持以及资产为参考标准进行融资,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该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意义,主要包括降低融资风险、缓解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投资负担和风险等。PPP模式相较于其他的融资模式不同,该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通过该模式的应用,民营企业能够在降低投资风险的情况下,更好地控制投资过程,充分降低自身风险,并提升自身以及国家的利益[1]。对于政府而言,单方面进行项目投资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PPP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公共部门以及民营企业逐步参与到项目投资建设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府投资,更好地缓解了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政府投资风险较高的情况。同时采用PPP模式,还能够充分促进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为社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二、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PPP模式虽然具备降低融资风险、缓解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投资负担和风险等优势,但其本身具备投资周期较久、金额较为巨大且融资比例较高的特点,由此便奠定了该模式下往往需要多个主体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属于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均需对工程项目负责,管理难度显著提升。就当下我国PPP模式的发展情况而言,仍旧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政府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也处于不断进步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因而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问题。

2.1条例不完善

PPP模式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且其发展方向为从下至上,因而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条例对其应用与发展进行约束。就当下PPP模式的应用而言,主要依据《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开展项目协商等商业活动,但正是由于该条例的应用,也使得该条例与股权转让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对资金的投入与回收产生一定阻碍。同时当下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不能够更好地改善PPP项目的工程设计、融资投入以及运营维护等各阶段活动之间的平衡性,该情况可能导致PPP模式下工程优势难以发挥[2]。且标书条款往往需要由招标、投标双方进行确定,不应做出修改且评标后不应出现谈判和协商,该情况也会使得该模式下工程优势难以保障。

2.2无法形成有力的监管

相较于以往的投资模式,PPP模式下政府的角色由投资者变成合作者与监督者,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较为专业的人员对项目进行监管。以往监管人员往往需要具备经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该模式下,管理人員还需要掌握工程相关的知识以及部分实践经验。由于监管人员工程知识的缺失,可能导致监管期间出现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PPP模式下,工程项目往往涉及的融资手段较为复杂、融资金额较高,因而需要更为合理、有力的监管,充分避免部分管理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等情况。就当下监管流程而言,监管人员较多,分散在财政、审计以及监察等各个部门,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管理效果。

2.3政府与企业互相推诿

PPP模式的内核在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但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或是政府部门领导换届导致的工程项目管理偏差,使得资金或是政策无法依照原有契约兑现。该情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双方互相推诿可能导致彼此信任失衡,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害。

三、PPP模式下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策略

3.1提升对PPP模式的认知,完善管理条例

PPP模式在国内尚且处于发展时期,政府与企业双方均应不断熟悉该模式的流程以及相关制度,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条例。管理条例的缺失往往是导致各项经营模式失败的主要因素,针对发达国家而言,PPP模式的开展主要基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成立的公司,该公司的成立主要负责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的开展。公司主要由政府与相关企业进行分管,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规划以及拨款等工作,同时企业还会进行公司管理会议,为项目建设规划以及管理制度提供较为全面的意见,由此便能够更好地形成管理条例。管理条例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明确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保障PPP模式具备的效益、规定项目程序和制度、对PPP模式进行有效监管,从而更好地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3.2明确管理目标

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应具备更高的专业性,充分明确管理目标,对工程施工进行把控,更好地保障其效率与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多种管理模式开展,首先应对以往PPP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最终形成当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在明确管理目标后,企业与政府相应的工作人员均应对管理目标进行熟悉,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其能够更高质量的进行自身的工作与学习,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同时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施工水平,保障自身具备较为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在PPP模式下更应不断完善自身规范,保障综合实力的提升,在管理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保障资金投入的稳定性,提高施工控制力,增强项目责任感,使企业在参与PPP项目中更具优势。

3.3提升风险预见能力

想要在PPP模式下保障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提升,应更为全面的提升企业以及政府对风险的预见能力,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充分保障多方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各方利益最大化,并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对于施工企业以及施工部门而言,同样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保障风险分担体系的形成,管理条例的约束范围仅针对大方向的确定,细节化的风险承担并未进行划分,缺乏较为有效的依据。因而,施工企业在与政府进行协商过程中,应充分明确自身责任,并严格履行自身义务,同时可以在一些合同专用条款对此类条款准确解释到位,防止由于概念模糊导致认识不清,最后造成双方出现误解情况。

3.4坚持实事求是,稳定务实

当前PPP模式作为工程项目的主要推广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应基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二者合作期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民营资本企业也要积极地相应号召,连同政府一起通过PPP模式建造更多的工程项目,保障当地经济稳健发展。依据稳定务实的要求,使得PPP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得到改善与提高,使得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第三,信任监督机制的创新,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发现,信任度高的市场环境是项目开展的前提。因而在PPP模式的广泛应用下,工程项目管理应进一步提升,以谋求突破,政府部门需要着重打造重诺履约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提高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做好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升项目利润,首先应确保PPP模式管理条例更为完善,同时企业与政府应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充分预估潜在的风险对工程的影响程度,依据判断结果制定更为有效的对策。同时企业作为投资方,应深化与政府的合作,对施工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充分规范工程项目设计流程。政府应发挥自身管理职能,企业也应保障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到完善,更为科学的对PPP模式下工程項目进行管理,制定PPP项目标准成本管理系统以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徐伟.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08):117-121.

[2]栗瑞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PPP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智能城市,2020,6(21):72-73.

[3]王建宏.PPP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探析[J].中国产经,2020(19):149-150.

猜你喜欢

PPP模式工程项目分析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