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解析

2021-06-06赵佳楠

种子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

赵佳楠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逐渐融入到农业生产与研究中,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产量,也解决了更多人的温饱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对于农耕工作的开展向来十分重视,通过设立耕地红线和保障粮食生产等措施,维护农作物的稳定生产,在农作物的栽培与种植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不断提升产量,促进农业技术革新。系统性地介绍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影响因素,结合发展现状,详细探讨了促进作物高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途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6-001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农业耕地面积被进一步压缩,产生了一定的作物增产需求,这也是当前农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作物品种的优化及筛选,能够形成性状表现更加优秀的良种,对于提升产量等有重要意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地区耕地面积、农民数量不断减少,现有的农作物生产承受了较大压力,必须要借助技术研究来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保证作物种植环境的同时提升产量,保障我国人口的温饱问题。

1   农作物栽培技术概述

在农作物的种植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基因等不同的研究手段更好地进行栽种研究,帮助优化农作物的性状并提升产量。在农作物的栽种研究中,分别从育种、种植、杀虫等不同方面开展优化研究工作,能够在一定的种植面积内不断提升实际产量,同时保证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仅满足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需求,也能使农民实现创收。

影响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因素很多,通过详细分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栽培优化。首先,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期和生长期有较大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地区和气候都会导致播种时间的变化。一般要求温度和湿度适宜,若过早会导致低温环境下无法发芽,过晚则错过了最佳时间,引发后续生长的减产。其次,一些错误种植理念的影响会导致单位面积农作物的种植数量过多,农作物根系盘错,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率明显降低,也会影响阳光的照射,产出的种子质量较低、颗粒不饱满。最后,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影响因素导致实际产量下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幼苗的管理,只有提高种植环境,才能促进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2   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7%,且在现代化发展中也有许多土地用于改建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导致粮食危机。国家对于农业发展和农业保障的关注度较高,每年都在促进农业方面的科研进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粮食实际产量加速增长,能够满足98%的自身需求。但是,实际的农作物产量增幅一直较缓,且吃饱的需求还仅仅是低维度的需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仍需加强投入,形成更具战略价值的研究。

在全球人口不断上涨和耕地面积日益缩减的影响下,国际上的粮食压力也在进一步上升,对于农业科研的发展和增产研究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对于水稻产量提升有了领先世界的突破,对于提升人均粮食占有量具有重要意义。粮食的生产也不僅是数量这一单一维度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安全保障和质量保障。在深化农业改革和研究的进程中,粮食问题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推动我国粮食产品在世界市场的进出口交流,提升国家影响力。

3   高产作物栽培的探究

3.1   创新栽培技术

在我国农业科研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作物栽培技术也有相应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产量。首先,国家应当加大对农业良种培育科研的投入力度,给予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如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就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作物的产量,并进行新型水稻品种的研究,这种技术上的提升是保证和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在种植管理上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把更加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引到田间,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帮助农民抓住翻地、播种、灌溉等时机,保证作物的生长状态[1]。最后,通过对生物性农药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兼顾产量和环保问题。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有效期内登记在案的农药产品共41 614种,其中杀虫剂17 604种,占比为42.3%。

3.2   优化作物选种

种子的选择对于农作物的实际产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要妥善存储并对其进行筛选,保证农作物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首先,在储存种子时要提前进行晾晒促进其水分的减少后再进行存储,对环境中的水分含量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可以覆盖塑料膜进行防潮处理,避免种子发霉。一般农作物种子的存储必须在低温环境下,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种子内部胚胎结构坏死,导致无法正常发芽。其次,在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一般选择表面光滑饱满且色泽健康的种子,一些直径明显偏小或发黑的种子可能已经失水或腐坏,在混放时还容易将病害传染给其他种子。种植时一般优先选择新种,其发芽率较陈种更高,活性也更强。在选购时可以着重观察种子的硬度,胚胎坚硬且角质少,则说明存放时间过长。

3.3   加强病害防治

病虫害问题是限制农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在进行防治和应对时,要尽量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首先,许多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在固定的生长期频发病害,在种植中要特别关注这些情况,尤其是在植株本身刚抽芽时很容易出现腐坏问题,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将病株清理干净,避免传染其他农作物[2]。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预防处理,尽量避免其发生,将害虫的总数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实际危害程度和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在种植时采用轮作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的肥力,还能破坏害虫生长的宿主环境,减少害虫的数量。种植者要及时清理环境中的杂草,避免有害虫寄生留存隐患。

3.4   重视良种培育

良种培育工作是从不同技术层面对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开展研究,也是通过农作物遗传特点、生长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后留存的更具适应能力的品种。目前我国对于农作物良种培育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对原有农作物品种的筛选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对实际产量产生影响的遗传因素,如小麦在生长中的株型表现会影响背光侧的种子颗粒饱满度,在进行诱导培育时可以对一些不良表现型的遗传因素进行筛选,保证后代的良好生长。其次,还有一种良种培育工作主要是致力于提升农作物的生长适应性,不断扩大其能够正常生长的种植范围,如海水稻的研究就是使水稻能够在盐碱地生长,同时也兼顾了产量提升的需求,这也是遗传工程的重要体现。

3.5   规范生产管理

标准和规范的农作物栽种要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生长情况,有利于提升总产量,我国也于2017年明确要求提升农业种植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升实际的产业发展水平。首先,在种植农作物时并不是单纯地规定产量或种植数量,而是利用一些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数据化管理形式,通过在种植区域内加装传感器更好地掌握天气情况,及时对环境进行补偿性调整,促进种植工作的精细化。通过详细掌握农作物的栽种数据,能够在规模和产量上进行有效预测,更好地把握栽种情况。其次,在标准化种植管理当中对于使用的设备、技术和标准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是基于对不同区域实况的调研分析后选择的最佳方案,能够保证农民在进行栽种工作时更加便捷、科学。如在玉米种植前需要进行翻埋耙地,标准化作业对耕深、覆盖率、耙幅和播种夹角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更有利于科学耕种技术的落实。

3.6   维护种植环境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自然环境条件有较高的依赖性,在種植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环境的维护作用,使农作物能够更加健康地生长。首先,环境中的湿度、温度和含碳量等对光合作用会产生相应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且不同的农作物习性特点也存在差异。为了保证实际产量和生长状况,需要对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调节。如在一切阴雨天气当中农作物接受光照不足无法完成碳的累积,则需要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促进。其次,目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多为平面化结构,在一些合适的土壤环境中可以将其转化为立体化种植或具有生长促进效果的农作物交错种植,促进单位面积产量。这种种植模式对于环境的实际要求较高,可以由专门的农学技术人员经过实地调研后对农民开展种植指导工作。

4   结束语

在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的研究进程中,必须掌握具有创新性的栽培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环境等特征,推行更加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对种植周期等进行调节,优化浇水施肥工作,保证农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工作,选择具有环保性的治理方式,避免环境污染。在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中,要重视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证耐寒、耐旱性,扩大作物栽种范围。

参考文献:

[ 1 ] 王健.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4):86.

[ 2 ] 娄洪涛.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种子科技,2016(34):29.

猜你喜欢

农作物栽培技术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