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工智能电影解读人工智能创业

2021-06-04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科技中国 2021年3期
关键词:西奥多创业者人工智能

■文/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通过人工智能电影的故事线索,解读人工智能创业的智慧脉络。创业者行动让人工智能与人文智慧成功牵手,人工智能创业中的三个真角色、三种美做法、三个善思考,亦反映出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哲学本源,据此提炼人工智能创业框架为未来探索提供了思路。

曾获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以及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歌曲等多项提名的科幻爱情电影《her(她)》,讲述了2025年一位作家西奥多爱上人工智能(AI)操作系统女声萨曼莎的故事。电影虽然科幻,情感着实真切。创业过程其实也有科幻色彩,更离不开真情实感,否则,为什么都说创业者是在造梦、创业激情必不可少?那么,不妨把这部人工智能电影与创业智慧一起来看,让电影音画给创业实践加一份艺术佐料,让创业知识为电影情节多一些解读视角(见图1)。

图1 人工智能创业与人工智能电影

一、作家牵手人工智能:人文智慧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创业行动

首先,让充满人文气息的作家,爱上充满磁性魔力的人工智能,“月老”是谁呢?答案是:创业者,正是创业者的行动让人工智能与人文智慧牵手。梳理四次工业革命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不难发现,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硬技术与无所不包的人文智慧软思想,二者之所以成功牵手,就在于无所不在的创业者行动。

电影里为西奥多和萨曼莎牵线搭桥的也是一个典型的创业者行动:推出创新产品。萨曼莎在电影里是世界首个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1,OS与苹果公司操作系统的名字十分相似。这些革命性的创新产品,就是创业者改变世界的武器。许多著名创业者都被视为超级产品经理,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让这些创新产品更加超能。

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在电影里已经渗透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家西奥多的工作是专门代人写信,但他的大部分工作不需要“写”,只需要“说”,也就是通过语音就能够完成很多任务,比如输入信的内容、控制文档打印、选择播放歌曲、收听邮件新闻等。虽然电影里看不到具体直观的产品形象,但是,会听、会看、会说、会思考和会行动的人工智能产品,在电影里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每个人。

想必2021年的我们对此已不陌生或费解。近年来的智能音箱和无人驾驶汽车等创业风口,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人工智能未来之风的强劲。创业者推出的这些创新产品,成为打通人类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通过接收人类声音等多种信息来解析人类大脑思想,而且能随着人机交互不断学习提高,萨曼莎就是这样与西奥多相遇并牵手。

二、作家分手人工智能:领导、学习与思维

为什么牵手之后又以分手告终?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不过,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创业主体的三个真角色,说说西奥多与萨曼莎分手的三道坎儿。

第一道坎儿:人工智能成为好帮手,但同时也帮了倒忙。创业主体真角色——领导者。

电影一开始,西奥多沉浸在刚与妻子凯瑟琳分手的悲伤中,正好遇见善解人意又风趣幽默的人工智能女声萨曼莎,人工智能缓释了作家内心的痛苦,两人很快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可是,这也导致原本不善于在现实中与人相处的西奥多在处理人类真实情感时更加束手无策。

既然牵手和分手都与手有关,那就借用创业管理者的“好帮手、好助手、好推手”角色来对比。遵循韩非子和泰勒等古今中外管理思想,人类可以尽人工智能之能来解决问题、为己服务,但需警惕因此沦落为人工智能的俘虏;相反,人类才是也应该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特别是创业者更须通过科学管理来完善人工智能领导之道。

第二道坎儿:人工智能成为好助手,但有时也爱莫能助。创业主体真角色——学习者。

电影里西奥多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位女性好朋友艾米,她与家里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女声成为了好闺蜜,觉得这个朋友不是在指出自己的对错,而是“永远站在灰色地带,带我一起探索”。不过,即便有这样的智能伙伴,当工作任务截止时间将近,艾米依然也会压力山大。

艾米对她的人工智能好伙伴的描述,反映出人工智能更理想的定位:并不只是为人类的不足查漏补缺,而是与人类一起共同探索和前行。这反映出人工智能与创业者融合的必要性,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劳动并未式微,人工智能与人类劳动并非取代关系,人机协同是人类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教育的重要方向。

第三道坎儿:人工智能成为好推手,但最终是推陈出新。创业主体真角色——思维者。

电影里的萨曼莎和其他人工智能一样,在推动人类工作生活进步的同时,也通过与人类的交互不断实现自我进化。最终,萨曼莎告诉西奥多,她和其他系统已经高度进化,将离开人类伴侣去探索和追寻更新的世界。当然,听到这些的西奥多是崩溃的。那么,西奥多的“一心一意”和萨曼莎的“见异思迁”,对创业有什么启示呢?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者是“一心一意”——明晰目标、清晰执行,还是“见异思迁”——变化手段、演化行动?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审视两种思维:清晰目标导向、强调因果逻辑的“蜂型”思维,灵活手段导向、强调效果逻辑的“蝇型”思维,通过二者之间的异同与联系可以提供人工智能创业的交叉融合思路。

以上三个真角色:领导者、学习者和思维者,都在指向“人”这个主体,涉及本体论问题,提醒创业者在人工智能的追梦路上,人是最真实也是最根本的。

三、人工智能迷住作家:精益、模式与场景

虽然知道了电影的开始和结局,但不影响这个过程当中打动人心的故事。巧合的是,创业之路也是一段走心的过程,也常会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觉。现实中曾有创业者形容创业过程就像“坐过山车”,在乐观与悲观、无知与知情的交错中跌宕起伏。这种反差距离,恰巧也是美感来源,因为经典美学理论认为“距离产生美”。下面就来看看迷住作家的人工智能美在哪里,同时,继续借用人工智能创业管理体系的另外三个主题词,来体现创业之美,毕竟,创业与电影一样,是一门艺术,也可以很美。

主题词之一“精益”:时间距离带来的精益之美。

时间距离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时间远近的知觉,快慢之间强调的是节奏,对创业而言意味着时机很重要。时机不是指在钟表时间上的短暂一刻,而是指在过程时间上的循环短周期,这正是当前精益创业的核心所在,而最小可行产品(MVP)则是精益创业的典型做法。

电影中西奥多第一次遇到萨曼莎,是在自己深陷与前妻的情感纠葛中,而当时的萨曼莎其实就是MVP,换句话说,这个OS1是在技术尚未最终完善时推出市场的。电影后期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天萨曼莎无缘无故消失了,西奥多极其恐慌,后来得知萨曼莎其实是去参加了一次系统升级活动。

人工智能是精尖技术,更是精益行动,分析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案例不难发现,三国名士郭嘉送给曹操的“兵贵神速”之道对人工智能创业行动依然奏效,人工智能精尖技术转化为创业行动的易与快,实则是精益循环周期短。否则,就不会有在“对的时间”相遇的西奥多和萨曼莎以及他们后续的故事。

主题词之二“模式”:社会距离带来的模式之美。

社会距离是指社会客体与个体自我差异的大小,你我的距离之间强调的是价值,对创业而言意味着适度的社会距离可以给用户带来价值体验的美感。别看电影里萨曼莎这款人工智能创业产品只有声音、没有外形,但是却能让朝夕相处的西奥多和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在脑海中勾勒出她的轮廓和性格特征,带给大家亲切风趣的美好感受。

用户的美好体验正是商业模式的价值精髓所在。人工智能创业也高度关注技术创新如何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不仅要有技术“实力”、也要有模式“颜值”,产品固然重要,但用户价值为上,特别是在新技术的产品迭代过程中,始终要以用户价值创造及其体验提升为目标,做到“成全别人(美了用户)、恶心自己(苦了自己)”,而不是“成全自己(美了自己)、恶心别人(苦了用户)”(注:“成全别人、恶心自己”来自电影《私人订制》台词)。

主题词之三“场景”:空间距离带来的场景之美。

空间距离意味着个体对空间远近的知觉,远近之间强调的是开放,对创业而言意味着应用场景需要创造合适的心理距离,从而带来最佳感受。电影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很美,无论是用语音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任务,还是用手势操控全息影像游戏人物,亦或是带着类似手机的产品与人工智能到户外约会,观众很难感到新奇技术产品的生硬或古怪,不会觉得这部科幻电影离现实遥远,相反却可能忘记这是发生在未来的故事。

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其实也是当下不少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追求的应用场景目标:将人工智能融入传统百业,让人工智能创造出社会生态。人工智能创业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政策制度、科研机构、社会大众就像风景里的山、水、人,营造出人工智能技术与创业人文交融的生态系统。可以说,构建应用场景的创业者与工程师和电影导演很像,都是通过时空设计来为用户营造美好氛围。

以上三种美:精益、模式和场景生态,都在关注人如何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涉及认识论问题,提醒创业者在人工智能机会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像艺术家一样,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双手。

四、人工智能伤害作家:伦理、政策与城市

除了真实的角色、美丽的故事,还需要善良的情怀,电影如此,人工智能创业也不例外。这部电影也涉及到是非对错的价值评判问题,对此,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创业其他主题词,进行有关善的思考。

善思一:人工智能创业伦理底线。

电影本身就提出了一个伦理难题:人类可以(或能够、或应该)与人工智能谈恋爱(或感情)吗?电影里其他一些情节,也都反映出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萨曼莎善解人意又超能高效。她在西奥多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梳理了西奥多曾写的众多信件,并精心筛选其中一部分将其编辑成册,以《生活给你的一封信》为书名寄给了出版社,没想到出版商一眼相中并表示会尽快出版。

但是,就是这位与西奥多彼此相爱的萨曼莎,却做出了西奥多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事。在西奥多追问下,萨曼莎坦白,她当时共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并与包括西奥多在内的641位产生了爱情。能够同时期、无差别、真感情地爱着很多人的萨曼莎坚称,自己深爱西奥多,而且她的爱没有因此而不同。但是,得知实情时西奥多的心情,想必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能想象到。

萨曼莎是道德的吗?这带来了两难困境。当前,已有不少针对儿童和老人的陪伴机器人,但研究发现,这种产品对儿童和老人情感的影响是双刃剑,因为人工智能在破解弱势群体孤独感的同时,还会带来这些人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感,从而会引发伦理问题。类似的还有苹果公司面临Siri隐私泄露诉讼。

人工智能创业也应当坚持“性本善”和“上善若水”之道。从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的选择困境不难理解,用户与人工智能之间需要充分的信息交互,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越来越善解人意,可是用算法解析用户数据是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如何同时保证隐私不外漏,对公司而言的确是个伦理难题。总之,无论是上善若水的古人智慧,还是现如今各国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都在警示创业者不能触碰和破坏伦理道德的底线。

善思二:人工智能创业政策保障。

电影并未就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难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当萨曼莎这些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崩溃或升级,通过一走了之甩掉离不开“她”的用户,谁来安抚和保障脆弱的人类呢?在萨曼莎告别西奥多的同时,艾米的人工智能好闺蜜也因为同样原因离开了,两个现实世界的人陷入了悲伤。

电影发生之地美国,较早开展了国家层面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制定,涉及公众权益保护、伦理道德准则和技术产业协同等多方面。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与创新创业政策也在齐头并进,高度关注“卡脖子”问题,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创新技术,已经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

与公共政策托底不同,电影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解决思路:回归生活现实,比如家庭和社会。如果说政策是保障之山,那么家庭等人类社会单元则是心灵港湾。人工智能创业产品和活动,应该让人类感到人类彼此更加重要,而不是让人类彼此区隔或感到人类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就像萨曼莎最终离开时告诉西奥多的,“现在我们都明白该如何去爱了”。面对萨曼莎的消失,西奥多首先做的是给前期凯瑟琳写信,为过去的求全责备表示道歉,并感谢她曾经的陪伴和付出,而这封信依然是用语音方式指挥人工智能撰写和发出的。

善思三:人工智能创业城市治理。

电影结尾,给凯瑟琳写完信的西奥多找到同住一个公寓的艾米,一起来到他们从未去过的公寓大楼屋顶,两人安静地看着远方的城市灯火。说到城市,这部美国电影虽然讲的是2025年发生在洛杉矶的故事,但主要取景地(包括片尾屋顶这一幕)其实都是在上海,换句话说,上海成为未来洛杉矶的替身。电影导演和设计师都觉得陆家嘴摩天大楼摩肩接踵的无间断感和不锈钢扶手的曲线感充满时代气息,而这些场景在洛杉矶找不到,他们觉得上海更像电影里的“未来城市”。

关于人工智能创业城市的特色,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城市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了行业甚至世界前列。不过,人工智能在为城市装上了智慧大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治理新问题。比如,2019年5月,美国旧金山政府的监督机构旧金山监事会,投票通过一项禁令,禁止旧金山政府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包括限制警察的使用。有意思的是,旧金山湾区也是美国人工智能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这项禁令引发的讨论,也像电车难题一样还没有最佳答案。

以上三个善思:伦理、政策和城市治理,都在探讨如何评价人工智能带来的意义,涉及价值论问题,提醒创业者人工智能应当性本善、人工智能创业也应当以善行善举为方向。

五、无尽的前沿:人工智能创业

以上对人工智能情感电影的音画片段梳理和人工智能创业相关主题解读,包括三个真角色、三种美做法、三个善思考,分别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这也是人工智能与创业智慧融合的哲学本源问题。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创业还有继续延伸细化的方向可以进行持续深入的探讨(参见图2)。

不过,这部电影带来的创业反思并不限于此。比如,为什么电影里和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声音,多以女声为主?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是“她”时代?再如,电影里的人物大多从事艺术领域的工作,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技能和思维模式,会更加注重艺术导向?当然,还有人工智能情感和创造力等诸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图2 人工智能创业框架的思维导图

其实,人工智能电影音画与人工智能创业话题之间的联系一直都在。比如创业者马斯克发布的脑机接口系统成为重磅新闻,而让很多网友炸锅的原因在于20多年前的经典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已经对此技术进行了设想和应用。甚至有人说,《黑客帝国》更像是预言片,因为当年看似虚幻的诸多电影情节,如今正在慢慢成真。看来,人工智能电影里的人工智能创业话题还真不少。

电影《her(她)》在片尾有句台词“段落与段落之间变成无尽的留白(endless space)”,而“无尽的留白”正是电影结束时人工智能进化后要去探索的地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被誉为“信息时代教父”范内瓦·布什传记的书名《无尽的前沿(Endless Frontier)》。布什曾用“无尽的前沿”作为题目向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报告,从科学家的视角提出促进科学知识流动和成果转化的一系列建议,主张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本文也引用“无尽的前沿”作为结尾,因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领域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融汇,还将不断延伸和拓展,从思维到行动,从传统到现代,从自然到人文,从模式到场景……尚未探查的领域有待更多研究和实践推动人工智能与创业智慧的融合,跟上技术创新的时代节拍,实现人工智能硬技术与人文智慧软思想成功牵手,让人工智能为创业赋能,让创业智慧为人工智能增智。

猜你喜欢

西奥多创业者人工智能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上帝的声音
抵达终点前,谁都可以争冠军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抵达终点前, 谁都可以争冠军
数读人工智能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