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LCO1B1 521 T>C 和APOE 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1-06-03刘艳辉丁云鹤李文艳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药剂科上海200135

药学实践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阿托等位基因多态性

刘艳辉,董 婧,陆 燕,卢 曼,丁云鹤,李文艳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135)

目前,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1]。有研究预测,2010-2030 年间我国成年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会造成心血管病事件增加920 万例,预示未来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2]。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总胆固醇(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3]。降低LDL-C 水平,可显著减少其发病及死亡危险[4]。阿托伐他汀(atrovastatin)为亲水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G-CoA)抑制剂,临床用于降脂和调脂治疗,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考虑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以往他汀药物基因多态性研究多以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而对心血管疾病极高危和高危人群研究较少,且用药后观察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 个月。笔者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的SLCO1B1、APOE 基因多态性及阿托伐他汀用药3 个月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从遗传变异角度评价药物疗效的临床差异,以期为阿托伐他汀的临床长期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018 年4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6 年修订的《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异常诊断标准;②入院前3 个月内服用过他汀类及其他调脂类(如贝特类、烟酸类、依折麦布等)。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甲状腺和血液系统等疾病患者;③患者未进行规律服药及复查,临床记录不完整的患者。入选患者共210 例,男132 例(62.86%),女78 例(37.14%),平均年龄(67.29±12.49)岁。

1.2 实验方法

1.2.1 SLCO1B1 和APOE 基因分型的检测

入选患者首次服药前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eDTA 抗凝管中,采用磁珠法提取全血DNA,提取好的基因组DNA 在-20 ℃下储存;采用PCR 技术扩增特定基因片段:PCR 系统包括:2 μl基因组DNA,25 mmol/L 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s),1 μmol/L 引 物,25 mmol/L 镁 离 子(Mg2+),5 U/μl PCR DNA 聚合酶,总反应体积为5 μl。PCR 反应参数为循环参数:95 ℃ 2 min,(95 ℃30 s,60 ℃ 30 s,72 ℃ 60 s)45 个循环,72 ℃ 5 min,4 ℃保温。7 μl 的纯化PCR 产物进行单碱基延伸反应,反应参数为:94 ℃ 30 s,[94 ℃ 5 s,(52 ℃ 5 s,80 ℃ 5 s)该步骤5 个循环]40 个循环,72 ℃3 min,4 ℃ 保温。运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包括SLCO1B1 521T>C( rs4149056) 与 APOE 526C>T(rs429358)、388T>C(rs7412)的基因分型检测。

1.2.2 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检测

入选患者首次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 前及服药3 个月后,空腹采集全血标本2 ml,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疗效指标血清TC、TG、HDL-C 和LDLC,以及安全性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水平。收集患者服药期间患者肌痛的发生情况,包括肌钝痛、酸痛,四肢及远端压痛,运动时或之后即刻痛性痉挛等不良反应。其中,他汀类相关肌病(SAM)诊断标准为①肌痛:肌组织疼痛或无力,但CK 水平无明显升高。②肌炎:肌组织有疼痛症状,CK 水平轻-中度升高但小于正常值上限5 倍。③横纹肌溶解:肌组织有明显疼痛症状,CK 水平超过正常上限5 倍及以上、褐色尿及肌红蛋白尿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追踪纳入的210 例患者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不良反应的主诉情况,并排除重体力劳动和长期剧烈运动对患者的影响。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观察指标的结果进行分析,连续变量以(±s)表示,通过χ2检验验证SLCO1B1 和APOE 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 代表该基因型已经在本群体中达到遗传平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 示,组 间 均 数 比 较 采 用 方 差 分 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因型多态性频率的Hardy-Weinberg H-W遗传平衡检验

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基因型,计算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SLCO1B1 521 T>C 在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中,等位基因型频率为11.43%,SLCO1B1 521T>C 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73,P=0.39),P>0.05 表明本研究人群具有群体代表性。APOE 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χ2=0.61,P=0.43),P>0.05 表明本研究人群具有群体代表性,各基因型分布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SLCO1B1 和APOE 各基因型频率

2.2 APOE 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APOE 基因表型E3 组(e3/e3、e2/e4)最高,占67.62%; E2 组( e2/e2、 e2/e3) 占 14.28%; E4 组(e3/e4、e4/e4)占18.10%,详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APOE 基因分型及频率

2.3 APOE 基因与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用药后APOE 不同基因型患者TG、TC、HDL-C、LDL-C 变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经组间比较,TC 值降低幅度和HDL-C 升高幅度E3 优于E2、E4(P<0.01),TG 和LDL-C 值降低幅度E2、E3 优于E4(P<0.01)。

表3 APOE 基因不同分型阿托伐他汀治疗3 个月后血脂水平变化率比较( ±s)

表3 APOE 基因不同分型阿托伐他汀治疗3 个月后血脂水平变化率比较( ±s)

血脂水平变化率(%)TC TG HDL-C LDL-C E2(n=30) -5.14±43.07 -10.33±20.52 -3.66±17.97 -15.93±24.38 E3(n=142) -22.06±10.95 -10.54±6.08 10.75±7.31 -17.85±6.39 E4(n=38) -7.30±13.12 5.86±24.18 -0.38±15.50 -5.85±16.27 F 15.361 5 22.055 0 29.888 6 13.625 2 P <0.01 <0.01 <0.01 <0.01 APOE分型

2.4 患者SLCO1B1 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影响

两组患者TBil、ALT、ALP 的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CC)组较TT 组能显著升高CK,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患者SLCO1B1 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影响( ±s)

表4 患者SLCO1B1 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安全性影响( ±s)

安全性指标变化(%)TBil ALT ALP CK TT(n=166) 30.06±25.83 36.27±50.22 23.68±42.32 8.39±32.28 TC+CC(n=44) 22.62±31.01 20.36±45.22 35.49±54.63 28.62±29.66 P>0.05 >0.05 >0.05 <0.05组别

2.5 服药后安全性

纳入的210 例患者中,共有10 例患者表示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痛症状,其中,8 例患者为SLCO1B1 突变型(CT+CC),2 例为SLCO1B1 野生型(TT 型),两组肌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5。

表5 有肌痛症状和无肌痛症状组患者携带SLCO1B1 基因型情况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3-羟基-3-甲基-戊二酰(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亦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在临床实践中,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基因遗传学方面有关,而SLCO1B1 和APOE 则是2 个重要基因。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1B1 是SLCO1B1 基因编码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肝脏的基底膜外侧,负责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由血液转运至肝细胞内。阿托伐他汀需经OATP1B1 主动摄取进入肝细胞,从而发挥降血脂的作用。目前发现SLCO1B1 具有很高的遗传变异性,尤其是521T>C 位点突变使OATP1B1 转运功能下降,降低了肝细胞内药物浓度, 而升高体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此时可能导致肌肉损伤等毒副作用。BAI 等分析了758 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出现SAM 的患者,发现SLCO1B1521 T>C 突变与高他汀类相关肌病(SAM)风险显著相关(R=1.741,95%CI:1.180~2.568,P=0.005)[6]。王婧等[7]研究认为,SLCO1B1基因388A>G 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无显著影响。本研究发现,SLCO1B1 基因521 T>C TC/CC组有18.18%患者出现肌痛症状,与TT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患者体内阿托伐他汀药物浓度升高有关。因此,SLCO1B1 基因521 T>C增大了患者发生肌病的风险,对于有SLCO1B1521 T>C 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建议临床使用时降低他汀类药物剂量或更换他汀类品种。

APOE 是一种蛋白质,在脂质体内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调节血液和大脑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磷脂代谢。ApoE 蛋白的产生受APOE 基因的控制,针对该基因可识别3 个不同的等位基因:ε2,ε3 和ε4。APOE 位于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密度脂蛋白(I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表面。APOE 基因调节该蛋白的表达,并具有3 个不同的等位基因:ε2,ε3 和ε4[8]。张宇等[9]报道,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基因型e3/e3 患者的血脂水平及APOE 基因表达的下调程度均高于e3/e4 型患者。Kirac 等[10]研究发现,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APOE 基因e2 携带者的降脂作用最强,e4 突变型患者主要见于无效组中。本研究中,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 E4 等位基因携带者对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不敏感,故此类型患者可采用非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APOE 基因型影响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而SLCO1B1521 T>C 基因型与增加肌病的风险相关。药师在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时,可通过相应的基因多态性检测评估患者疗效和出现肌病的风险,合理选择降脂药物品种和剂量,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现个体化用药。因本研究病例数有限,后续还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等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阿托等位基因多态性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Goldeneye 20A试剂盒检测发现TPOX基因座三等位基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