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器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6-02贾鑫黄正祥马彬肖强强祖旭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6期
关键词:兵器教师队伍水平

贾鑫 黄正祥 马彬 肖强强 祖旭东

[摘           要]  兵器类专业作为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军事能力和国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国防事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且需要高水平兵器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国家武器装备水平,提升国防实力,进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兵器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同外国的军事交流交往,进而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兵器类人才。针对这一问题,对兵器类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国防事业发展。

[关    键   词]  兵器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230-02

一、兵器类专业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

兵器类专业,顾名思义就是与武器装备相关的专业,属于军事专业范畴,与我国的军工发展息息相关,足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进而完成武器装备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对我国军事实力的提升和保卫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兵器类专业作为一门与国防军事关联很大的学科,其发展历史悠久,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武器装备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兵器类专业的发展也需要与作战方式、作战理论等相结合,来完成不同作战方式下的适配,使得武器装备能够更好地满足装备的需要。兵器类专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在理论和实践当中不断推进,立足于时代需要来发展。当前兵器类专业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建立完善的教學体系,对我国国防事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兵器类专业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对我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受限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兵器类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军工发展的需要,给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军工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以下是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没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同时推进

兵器类专业的最终目标是设计武器装备,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保证武器装备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战争中。但是,当前的兵器类专业的教学工作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物理装备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来设计出合格的武器装备,这对国家军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必须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深入军工企业了解武器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达到兵器类专业的设置目的。

(二)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没有与国际接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武器装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与欧美等传统的军事强国在武器装备水平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的兵器类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还是着重于对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的学习和了解,对国外先进武器设备的了解较少,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对我国武器装备的更新极为不利,需要让兵器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取长补短,提升武器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

(三)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兵器类专业的人才来说,英语是和外国交流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才能在和国际上的武器装备较为先进的国家交流时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良好的英语水平也有助于兵器类专业的人才学习外国的书籍,文献等,进而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在当前的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着重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学生只具备基础的英语交际能力,对兵器类专业的英语词汇了解较少,这对国际交流学习和兵器类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掣肘。因此有必要在兵器类专业中设计专业英语课程,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英文交际能力,进而提升武器装备的设计水平。

(四)兵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的水平需要提升

兵器类专业关乎国防事业,对我国的复兴和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受限于时代,我国的兵器类专业的教师队伍大多出身于部队,其具备良好的生产和实践水平,并且能够根据部队实际需要设计出武器装备,来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其理论水平普遍较低;且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对国外武器设备的了解较少;这对培养兵器类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是极为不利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升兵器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开拓学生眼界。

三、兵器类专业国家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

(一)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进高水平人才

教师作为兵器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组织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学习,观摩其他国家的兵器类专业教学课程,学习其教学方法,进而了解到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让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提升英语水平,了解到外国最新的兵器类专业知识,教学相长,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定期开展教师队伍的内部交流,交流彼此想法,分享教学经验,开阔教师的视野,让其能够在更高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其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队伍出国交流,与外国部队进行交流交往,对于有意向出国学习的教师,相关院校和部队需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学习他国的先进知识。除此之外,在一些兵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和发言讨论,提升教师的水平,了解到国际武器装备发展,开阔眼界,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二)革新兵器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兵器类专业想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必须要进行教学体系改革,针对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英语能力缺失,与国际交流较少等问题,设计合理丰富的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兵器类专业国家化人才的目标。首先,除了英语基础课程,要开展兵器类专业英语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专业人才进行武器装备的探讨和日常交流,同时也能更好地阅读外文文献和书籍,对国际武器装备的发展有着最新的了解;英语课程的设置也能让学生在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和英文讲座时更好地了解内容,并且与专家进行交流探讨,进而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兵器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要紧跟国际发展潮流,要不定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让学生不但学习到传统的理论知识,也要紧跟最新的发展前沿,了解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学生发散自身思维,进而更好地设计武器装备。

(三)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兵器类专业教学平台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教学教育工作中融入了很多的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兵器类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进行交流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水平。建立兵器类专业的教学平台,让兵器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中进行交流探讨,发表不同的看法,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一些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兵器类教学资源,进而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四)加强国际交流交往和国际合作

相关军事院校需要同国外的军事院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加强日常交流交往,为兵器类专业的学生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让学生在国外留学当中,学习到他国先进的兵器类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兵器类专业的特殊性,在和他国进行合作交流当中,也要保证国家安全,不能泄露军事机密;其次,也要定期组织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和参加外国会议,利用国际会议来分享武器装备的发展进程,让我国的武器设备能够得到发展,同时参加国际会议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兵器专业的专家,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兵器类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兵器类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兵器类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继续研究的课题,针对兵器类专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兵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相关院校也要与其他国家院校进行交流和合作,定期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让学生和教师的水平得到提高,让我国的武器装备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推动国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尹建平,王志军,赵扞东,等.兵器工程领域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8):77-81.

[2]徐健.兵器与兵器科学技术的演变[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31.

[3]倪亚红,王运来.“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统一[J].江苏高教,2017(2).

[4]楊倩,吴勇军,翁文剑,等.国际化教学和互动交流:提升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实践和探索[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4).

[5]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等.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

[6]刘成柏,赵国安,付学奇.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3(5).

[7]孙文洁,董东林,武强,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纲指导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8]王勇,智协区.关于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兵器教师队伍水平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张水平作品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35
网上“兵器”大检阅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