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的措施及探讨

2021-06-02任灵芝

保健文汇 2021年8期
关键词:手术室剖宫产产妇

文/任灵芝

近年来,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导致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增高,甚至一些大城市已经达到了70%。基于心理分析而言,剖宫产本质上应当属于一种应激源,能够对产妇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很有可能使其在围生期前后发生巨大的心理变化和应激反应,甚至直接影响分娩的最终结局。尤其是初产妇,其对分娩充满恐惧,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时间遭受负面情绪的消极影响,其疼痛忍耐能力会不断下降,导致产后康复效果不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计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 例。其中观察组的年龄21~33 岁,对照组22~35 岁,所有的产妇都为单胎初产,孕期在37~42 周,满足剖宫产手术的基本标准和技术指征。产妇意识清楚,自愿参与到本次调查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资料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所有的产妇已经知晓本次研究的重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经过院级伦理委员会的正式批准。见表1[2]。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基本护理,包括术前宣讲、术前准备、术后饮食生活及切口的日常护理,利用语言对其进行表面心理疏导。

观察组主要由手术室的护士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前通过细心耐心的交流帮助产妇正确看待剖宫产的流程内容,加强其整体认知,通过沟通分析产妇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在此基础上有效消除其负面情绪,减少不利于分娩结局的因素的影响,帮助产妇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可以利用图文册向产妇说明剖宫产手术的具体过程,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应当采取的缓解措施,减轻产妇的忧虑情绪。术前通过反馈式提问加强产妇的认知,树立坚定信念。具体的方式方法如下。

1.2.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第一,引导患者掌握控制技术,包括放松、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有效减轻其术前的紧张情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室护士可以带领产妇参观剖宫产的手术室,熟悉环境,从而放松其身心。

第二,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对产妇的知识宣传,帮助产妇全面系统地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及主要流程、注意事项,满足产妇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再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认知,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具体而言,选择一名资历较深的护士向产妇说明术前的注意事项,例如充足睡眠、手术前禁食禁水、用药方式及规格,在冬天还应当注意保暖等。之后再向产妇介绍剖宫产手术的指导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情况,明确手术的具体体位,解释麻醉的必要性,加强产妇对手术的信心[3]。

1.2.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第一,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细心热情地为产妇服务,保持手术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暴露度适中。提前了解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与其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肢体语言,例如握手、微笑等,给予产妇一定的支持和肯定,向其表达出自身的关心和关爱。而对于一些失语者而言,护理人员应当采用非语言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彼此之间营造出和谐的关系,帮助产妇树立自信心,以此改善其心理状态。

第二,手术室护士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技能技巧配合协助医生共同完成剖宫产手术,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冷静沉着,忙而不乱,稳准轻快。对于静脉注射或深静脉置管尽量做到一次成功,以此提高产妇的信任,手术过程中也应当提前预备好抢救的器材药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必须及时跟踪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胎儿胎心的变化,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或是意外情况必须冷静应对,在患者面前不能表现出紧张慌乱的情绪,要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且及时处理,以此确保剖宫产手术的有序进行。

1.2.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第一,手术结束之后,产妇的麻醉药作用会逐渐消失,从而恢复记忆,但随之会产生一定的疼痛。除开对其使用一些镇痛药物之外,手术医师、护士也可以协助医护人员放松其心理,帮助克服疼痛,耐心倾听产妇对疼痛的阐述和表达,整个过程要使用肢体、语言、眼神等方式方法,鼓励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疼痛。手术后的护理必须立足于患者的信任,有针对性地向患者阐述疼痛产生的原因及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引导患者分散注意力,放松肌肉,减轻其感受强度,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产妇使用一次性镇痛输液泵,快速实现术后镇痛。

第二,剖宫产产妇如果缺乏积极正确的心理辅助和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抑郁等情绪,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产妇家属、朋友及时看望产妇,并在手术结束之后开展随访,帮助产妇掌握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放松身心,保持愉悦。术后随访的方式方法也能够帮助手术室护士了解自身护理效果,立足于产妇的身体特征、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整体心理护理过程[4]。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及干预7d 后的产妇心理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差异情况、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产妇自身对于心理护理的满意程度。(1)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剖腹产产妇的心理状态,二者的内容总共分为20 小项,每项的评分范围为1~4 分,分数越高代表产妇的焦虑或是抑郁程度越高。(2)术后疼痛评估:在剖腹产手术结束之后的72h 之内,可以运用视觉模拟评分的方式评价术后的疼痛程度评价,用0~10 分代表疼痛的等级,其中0 为无痛,1~3 为轻度疼痛,4~7 为中度疼痛,8~10 为重度疼痛。针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价可以利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范围为0~100 分,60 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 分代表基本满意,80~100分代表非常满意[5]。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产妇不良情绪对比

两组的SAS 与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7d 之后,干预组的SAS 与SDS 评分整体降低,相比于干预前有较大差异,凸显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SAS 与SDS 评分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3。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s,分)

?

2.2 两组剖宫产术后72h 疼痛情况比较

剖宫产术后72h 疼痛情况比较如表4 所示,干预组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412,P=0.000)。

表4 剖宫产术后72h 两组疼痛比较(例)

3 讨论

分娩是所有女性极其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也是其生命历程中十分重大的应激事件。在这个阶段,如果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产妇很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例如抑郁、焦虑等,这也是目前十分常见的心理应激。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经验的产妇而言,严重时会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这一时期产生的负面情绪会降低女性初为人母的幸福感受,更多地将精力集中于分娩后的疼痛,这样的心理状态阻碍了产后康复的发展。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大多为术前、术中、术后的分析、准备、监管,而忽略了对产妇心理变化的重视。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对产妇的心理进行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最终结果可以推测,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更为积极地面对分娩及疼痛,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 评分(±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DS 评分(±s,分)

?

猜你喜欢

手术室剖宫产产妇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