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无能的十大表现

2021-06-01

企业文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能力企业

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方向正确,但企业还是抓不住新的发展机遇,战略总是落不了地;第二,老板个人能力极强,企业也有几个能人,但老板成天疲于奔命,累得贼死,企业还是做不大?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忽视了组织能力问题,没有将能力建立在组识上,真正打造出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中国企业组织能力短缺与不足,表现为10 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老板随意拍脑袋决策,企业只有个人智慧,没有群体智慧。老板随意拍脑袋决策,听不进别人正确的意见,盲目决策,导致企业经营一地鸡毛,老板成为救火队队长,天天到处救火,陷入到处理日常事务之中。企业没有稳定的高层领导团队,只靠老板一个人的能力,只靠老板一个人的智慧,没有人帮老板去动脑筋思考,没有人帮老板采取行动去担责,整个组织形成不了群体智慧,更谈不上团队领导力。有的企业家,一天二十四小时电话都不敢关机,出来上两天课,频繁出去接打电话,处理企业事务,说明这个企业,肯定没有一个好的高层团队,肯定没有足够的组织能力,肯定还是靠老板的个人能力,去拍板决策。

二是组织没有建立理性权威。企业不是依靠组织机制与制度去选人、用人,而是靠人治,依赖几个能人。整个组织因为没有建立理性权威,没有建立组织约束力,所以往往出现几个能人凌驾于组织之上,除了老板能管他以外,整个组织对这些人及其团队,没有纪律约束性。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甚至会出现能人跟老板叫板,因为企业依靠的是能人的个人能力,能人一走,带走市场、带走客户,企业就得崩盘。衡量一个企业好不好,有没有组织能力,关键看它的人才机制,能不能使得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同时,组织有组织纪律,有团队约束力,企业就不怕能人跟组织叫板,跟老板叫板,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凌驾于组织之上。个人必须遵守组织规则,受组织约束,必须是管得住的,这样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的人才。

三是知识个人化,知识与经验难以积累与共享,最优实践不能有效复制。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公司化,企业内部的信息知识可以共享,最优实践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复制。很多企业是知识经验个人化,人一走就带走知识,带走经验,个人知识没有转化成公司的公共知识。知识与经验难以在组织中积累、复制、共享。企业的最优实践不能有效复制,优秀的文化基因很难传承。个人不能借助于组织的共享知识信息平台,去放大自身的人力资源效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实现管理的最优化、简单化、规范化、标准化、可复制。这既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组织能力建设的基础。基于最优实践的总结提炼,最优实践的简单化、规范化、标准化,然后实现最优实践的可复制化。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知识、经验以及最优实践不断累积的基础之上。

四是组织内部不讲协同,山头林立。组织能力短缺的第四个表现,是企业的高端人才,尤其是企业的中高层干部,没有全局意识,不能基于企业整体发展,去实现有效的内部协同,而是各自为政,山头林立,严重内耗,导致内部交易成本过高。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看上去很肥胖,但是不强壮,内部的组织能力是一盘散沙,捏不成拳头。企业只是个体户的集中营,缺乏组织凝聚力。组织能力建设,能够把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能力要素捏成拳头,能够形成合力。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400 万武器精良的军队,打不过100 多万,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讲协同,有全局意识。国民党军队不讲协同,是手指全散开来的一个巴掌,看上去张牙舞爪,实际上捏不成拳头,没有整体的战斗力。其内部各自为政,山头林立,谁都指挥不动,尤其是彼此之间不能产生协同价值,文化不能融合,有各自的利益主体,不能做到力出一处,利出一处。

五是总部不能为个人赋能,一线单打独斗,综合作战能力弱。企业组织能力的不足,体现在总部没有专业能力,没有集中配置资源的能力,没法发挥整体的资源优势,不能为各业务线、各一线团队去赋能,不能提高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导致一线单打独斗,综合作战能力弱。很多企业总部是一种强管控,约束了下面的活力。总部只是为管而控,而不能利用总部的优势,去集中配置资源,去提高总部的系统作战能力。所以组织能力的核心体现为能力上升,提高组织平台的赋能能力;能力下沉,提高一线的综合作战能力。

六是组织出现智障,外部反应力与自我变革能力差。现在很多企业未老先衰,组织不学习,没有危机感,出现了组织智障,对外部反应能力迟钝,自我变革能力差。企业的组织能力应该体现为有一个共同的学习机制,能树立起危机意识,自动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主动破除组织的智障。

七是组织人均效能低,核心竞争力短缺。很多企业的组织能力不足体现在机构臃肿,层级过多,人浮于事,人均效能低下。企业的生存,往往是靠政策红利,或者踏着法律边缘走路的红利,而没有真正形成独特的核心专长与技能。这种企业也许规模做得很大,但核心技术缺乏,盈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短缺。这也是组织能力不足很重要的表现。

八是企业成长随大流、撞机会,不具备抗风险和抗逆周期生存能力。组织能力取胜是基于企业的长期价值主义,自然培育出具有抵抗经济波动、抗逆周期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遇到大疫情、大的经济波动,企业的免疫力很强,自身所储备的“脂肪”很多,能够耗得起。在经济下行期和大疫面前,很多随大流、投机的企业,没有免疫力、组织能力差,可能都熬不过去、活不下去。只有组织能力强,具有抗逆周期增长的能力,企业才能实现逆势成长。企业的组织能力,体现在它的生存发展不是靠随大流、撞机会,而是靠系统思考,靠内在集聚的能量来度过冬天。

九是组织没有危机感,员工奋斗精神衰竭,组织懒散而懈怠。组织成员没有危机感,自我感觉太好,老板压力山大,但员工感受不到外部市场压力,整个组织没有紧张感,员工懒于提出挑战性目标,不愿到艰难市场、艰苦地方去工作,许多干部官僚化,不再深入一线,热衷搞形式主义,组织懒散不再有奋斗精神,表现为一线战斗力下降,屡打败仗。

十是企业没有战略共识,价值观不统一,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力短缺。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没有系统思考,没有清晰的事业愿景与目标,高层“同床异梦”,目标追求各异,难以引领和凝聚员工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

猜你喜欢

能力企业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幽默是一种能力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