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2019年育龄妇女乙肝两对半调查分析

2021-05-31广东省云浮市妇幼保健院527300林家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携带者乙肝病毒

广东省云浮市妇幼保健院(527300)林家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据文献报道,全球约有20亿以上人感染过乙肝,约有10%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78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据调查,我国约有9300多万人为HBV感染者,而母婴垂直传播则是HBV主要传播途径之一[1]。而对育龄妇女行乙肝两对半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感染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HBV的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3]。本文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育龄妇女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检查乙肝两对半的22230例育龄妇女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年龄为15~49岁之间,平均(28.6±5.9)岁。

1.2 方法 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5ml,凝血后以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检测仪器:汇松MB-580多功能酶标分析仪。每次实验均严格按照SOP操作,每批次均做室内质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数据统计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见附表。

附表 22230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2.2 结果模式解释[4][5][6]

2.2.1 五项全阴表示过去现在都未感染乙肝病毒。

2.2.2 ①③⑤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在不断复制,有很强的传染性,有急慢性肝炎;或是病毒携带者。

2.2.3 只有①阳性,其余阴性,表示急性乙肝感染早期;或是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

2.2.4 ①③阳性,其余阴性,急性HBV感染早期,传染性强。

2.2.5 ①④阳性,其余阴性,表示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或表示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易发生基因整合。

2.2.6 ①④⑤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小三阳”,表示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或表示慢性HBV携带者,病毒复制基本停止或还有一定程度复制,传染性较弱。

2.2.7 ①⑤阳性,其余阴性,俗称“大二阳”,表示急性HBV感染,或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较弱。

2.2.8 ①②④⑤阳性,该模式较少见,为排除试剂问题,已用另外一家厂家试剂复查,结果一致,可能为亚临床感染,或本身有乙肝抗体同时感染了乙肝病毒亚型,又或是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产生的表面抗体不能完全避免被病毒突变株感染。

2.2.9 ①②⑤阳性和①②③⑤阳性,原理同2.2.8。

2.2.10 ②⑤阳性,既往感染乙肝病毒仍有免疫力,或部分特殊体质患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2.2.11 ②④⑤阳性,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康复,或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已无传染性。

2.2.12 只有②阳性,其余阴性,表示乙肝病毒性感染已康复,或接种过乙肝疫苗,获得免疫力。

2.2.13 ②④阳性,乙肝感染已康复。

2.2.14 只有④阳性,其余阴性,急慢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2.2.15 ④⑤阳性,或⑤阳性,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

从以上22230例乙肝两对半受检者中,共发现17种两对半模式,其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共2395例,占10.77%;表面抗体(HBsAb)阳性共13449例,占60.50%;五项全阴者共5772例,占25.96%。而乙肝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模式为小三阳(HBsAg①,HBeAb④,HBcAb⑤三项阳性),共1431例,占6.44%;其次为大三阳(HBsAg①,HBeAg③,HBcAb⑤三项阳性),共695例,占3.13%;其他感染模式共269例,占1.21%。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泛的,最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而慢性乙肝患者和HBV病毒携带者则是乙肝的最主要传染源。通过检测乙肝两对半则有助于发现潜在感染者,对于预防HBV感染有重要意义[3]。而围产期母婴传播在HBV传播途径中占很大比例,在我国婴幼儿患者中约1/3来源于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方式主要有:①宫内传播,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母婴阻断失败的病例多是宫内传播的病例;②产时传播,分娩时,通过破损的胎儿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感染,因此产时防护尤其重要;③水平传播,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或亲密接触传播,对于“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不主张母乳喂养。本研究发现,本地区育龄妇女的乙肝感染率为10.77%,高于我国平均水平,这部分人需要进一步做肝功能检查和HBV-DNA定量检查,若肝功能异常或HBV复制活跃,无论是否怀孕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做好母婴阻断工作,降低由母婴垂直传播引起的新生儿感染[4]。此外,对乙肝五项全阴或部分没有表面抗体的感染恢复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可尝试接种疫苗,定期检查乙肝两对半,降低被感染机会。对于部分处于感染恢复期的患者,应做好定期随访工作。而相当极少部分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患者则可做PCR进行核酸检测病毒载量,确认是否为乙肝病毒亚型感染[6]。

综上所述,本地区育龄妇女大部分已有乙肝抗体,乙肝危害的宣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一部分缺乏抗体的易感人群则应做好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她们积极接种疫苗,定期监测乙肝抗体水平[7]。而对于另一部分已感染乙肝的育龄妇女也不必过于担心,医生必须更加耐心去做好解释工作,减轻这部分人的心理压力,毕竟做好母婴阻断工作还是有很大机会避免新生儿感染的。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携带者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自然不孕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状况的比较分析*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9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