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促生成 讲评出成效
——以2020年全国卷Ⅰ“岳桦林”试题讲评为例

2021-05-31福建缪尧平郑益班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结实长白山试题

福建 缪尧平 郑益班

约翰·杜威认为,发展包括持续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感知力。讨论是最有利于发展的,因为我们只有和别人讨论交流之后,才会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逐渐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三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中,教师选用2020年全国卷Ⅰ第9~11题作为课前练习,通过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错误率很高,且对“林线”等相关知识理解不清。因此,在课堂上以本组试题为切入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

一、原题呈现

(2020年全国卷Ⅰ,9~11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9~11题。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二、开展课堂讨论

1.提出课堂讨论主题

课堂上学生观看“美丽中国自然:长白山系列一山有四季”视频(时长约4分钟)、岳桦林景观图片和文字材料,从而增强对岳桦林带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参考答案,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试题中出现了森林带、岳桦林带、岳桦结实线和长白山林线等概念理解不清。针对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每个小组讨论总结并写出困扰本组最大的问题。

2.展示课堂讨论结果

小组展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问题多、不简洁、重复等特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快速梳理并选出需要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展示如下:

问题1:怎样划分树的年龄,怎样区别幼树和老树?

问题2:结实是什么,与树的年龄存在哪些联系?

问题3:为什么气候变暖,平均气温升高,生长季稳定而不是延长?

问题4:为什么下部的岳桦才结实?林线趋于稳定和结实线稳定有什么关系?

问题5:除了结实线稳定,还有什么原因使林线趋于稳定?

3.解决课堂问题过程

(1)第9小题的解决过程

首先,解决学生的问题1和2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实”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教师展示课前查阅的资料:岳桦林最大胸径约40 cm,花期4—6月,果熟期9月,说明能开花、结实的岳桦林才是成熟的树。展示确定树木年龄的科学方法:依照曲仲湘(1952年)的分级原理和方法并结合部分年龄验证调查,树木年龄分为幼苗或幼树(树径<2.5 cm),小树(2.5~7.5 cm),中树(7.5~22.5 cm),大树(>22.5 cm)。其次,从空间尺度分析,明确题干中“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指的是岳桦林分布上限(林线提升70~80 m后的位置),该位置以上没有岳桦林分布,说明生存环境恶劣,具有光照条件激烈变化、气温低、降雪多和风力大等特点。第三,从时间尺度分析,题干“目前”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林线的海拔提升并稳定的时间。所以,此处的岳桦是由于气候变暖、林线上升,种子到达后新生长成的树,以幼树(<2.5 cm)为主。

(2)第10小题的解决过程

首先,从空间尺度分析,题干中“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指的是长白山北坡的所有岳桦林的分布区域,该区域处于海拔1 900~2 150 m处,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其次,从时间尺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所以,该区域全年平均气温有所升高,但冬季平均气温低,受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升温幅度大于夏季。但学生还是有疑惑,提出问题3,这就需要讲清影响林线分布的根本原因。根据王襄平的研究:我国高山林线高度的温度指标为年生物温度3.5 ℃,温暖指数14.2 ℃·月,生长季平均温度8.2 ℃,生长季平均温度是影响林线分布的根本原因。而材料中“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岳桦林带的生长季基本稳定,说明平均温度大于8.2 ℃的天数变化不大,否则岳桦结实线将会上升。

(3)第11小题的解决过程

首先,从空间尺度分析,题干中“长白山北坡林线”指的是岳桦林分布上限。其次,从时间尺度分析,题干中“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不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该是更长的时间跨度,这样林线的海拔还会继续上升。但题干“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说明没有岳桦幼苗和幼树,推测出可能种子无法到达这个区域,或者种子到达后无法发芽生长,则可判断岳桦结实线稳定,导致风搬运种子的高度达到极限,所以“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逐渐解决了问题4的疑问,逐渐明白在长白山林线之下的岳桦,生长条件较好,可以开花、结果。第三,针对学生的问题5,教师可以补充影响林线的因素,如李迈和教授提出的低温、干旱、养分不足、强风、盐碱和水分胁迫等都可能限制森林的分布,使学生理解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生长季平均温度,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林线的分布。

(4)图示建构,明晰思路

地理图示,可以承载地理概念、规律、原理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建立形象化的知识体系。课堂上可以利用3分钟时间,学生小组讨论后合作画出本题解题过程的图示,收集学生的作品,整理后在黑板上归纳如下图。通过画解题过程的图示,培养了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学生理解长白山林线的变化,可反映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具有警示作用,所以研究该区域对人类社会有重大意义。课后,学生完成有关岳桦林的拓展和变式练习,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

4.深度拓展,能力提升

教师补充林线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如下图,“郁闭型”林线是林中林木树冠彼此相连形成郁闭森林所形成的林线;树线是极地(或高山)“岛状林”分布的最北(或最上)界限,即森林之上,只有一棵或几棵形成的树或树丛,与郁闭森林的树相同;树种线,如长白山的岳桦矮曲林向山地苔原带侵入的过程中,在最高处生长的一棵或几棵岳桦树,连成弯曲的线。

林线概念辨析图示

三、讨论法在讲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课堂主题

学生在高三阶段做过的练习举不胜举,很容易出现做错的试题,再次遇到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讲评课中可选错误率高的试题,如错误原因多样,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为课堂讨论主题。教师可在每次讲评课前,发放试题错误调查表,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确定需要讲评的试题,整理归纳相关的知识联系和思维培养策略。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选择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典型试题(首选全国高考试题);也可选择教师在解题和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展示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并请学生在课堂上做讨论,加深理解。

2.创设问题情境

高三阶段讲评课的课时比例很高,如果教师经常就题讲题,没有做讲评前的铺垫,更没有让学生阐述个人观点和进行课堂讨论,虽然课堂容量大,但实际效果不佳,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展示与试题相关的视频、动画、模型、标本、音乐和图片等材料创设具有思维冲突的问题情境,并抛出讨论主题。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对需要讨论的内容就会提起兴致,愿意主动进行讨论。

3.组织课堂讨论

猜你喜欢

结实长白山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Super Strong Beard 超级结实的大胡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找出结实的绳子
结实的纸筒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